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应该以字词教学为主。高效的词语教学,能够使学生切实体味作者用词的精妙,为语篇文本的感知体验聚集有效正能量,在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一举多得。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和准确理解词语意思、领悟词语韵味,从而提升教学的效益呢?
一、链接生活,为词语教学寻找源头
语文的外延是广阔的生活。对于词语教学而言,仍然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低年级的学生以直观思维为主,与生活进行链接,能够有效还原词语的本真意蕴,对于学生深入感知词语,有效解读文本具有举足轻重的推进作用。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中这样一组成语:天朗气清、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瓜果遍地、秋高气爽。如果仅从字面上进行教学或者引导学生查阅字典,学生面临的始终都是僵硬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无法对这些成语进行感性地体验和感知,势必对词语的理解陷入机械、僵硬的泥潭。因此,在教学这些成语时,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校园,走进自然,用心灵感受秋天的风景、感受秋天的花香、聆听秋天的鸟叫。当学生形成了感性的体验后,这些成语的意思也就能够在内心意识中生根开花。
再如,教学《识字8》“泡泡”这个词语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什么情况下经常可以看到泡泡?”在链接生活后,有的学生说妈妈洗衣服时就能看到大小不同的泡泡,有的学生说雨水落在河里时会溅起泡泡,还有的学生说小鱼在水里玩耍时吐出来的就是泡泡……
阅读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挂钩,将生活资源引入到对词语的感知之中,学生就能对教学的词语产生认知的联系,不仅巧妙地解决了词语的意思,更借助有意义的字根识记了字形。生活经验的有效调动,为词语教学接上了地气。
二、朗读体验,让词语教学超越藩篱
在阅读教学中,词语并不是僵硬枯燥的文字符号,她也有生命,彰显着情感。只有借助生命的力量,才能将词语赐予的生命气息凸显出来。因此,强化词语教学,诵读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只有在深情诵读中,学生才能穿越文字的藩篱,直抵文字内核,体悟词语所蕴含的生命力量,从而有效地体验词语,提升教学的效益。
例如,在教学《世界多美呀》这篇课文时,很多学生在朗读复词“啄呀啄呀”时,绵软无力,毫无情感可言。此时,教师紧扣文本的意蕴进行引导:“刚出生的小鸡,能这么快把蛋壳啄破吗?”学生们摇头,在第二遍的诵读中,不少同学摇晃着脑袋,突出了重音,将小鸡啄蛋壳时艰辛努力的状态有效地表现出来。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教师配置以合理的诵读评价:“坚持住,蛋壳有裂痕了!”学生的诵读兴趣,就会越发高涨。
在这一教学的案例中,教师紧扣关键词、核心词强化指导,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辐射、拓展的作用,让这一“种子”的力量,带动其他词语的学习与体悟,学生获得的就不仅仅是这一词语的感知理解,而是在更大范围内提升了学生感知、理解词语的能力。
三、创设情境,让词语教学灵性涌动
词语意境的凸显,必须建立在相应的语境中,否则只能成为孤立的存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强化词语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充分联系上下文,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加以体会,才能真正感知到词语的表达魅力。很多教师在教学之余,常常结合文本的具体情境,把词语进行归类,并将其放置在课文的情境中,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观察得到,聆听得到,感受得到,增强了词语教学的趣味性。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词语的表达魅力,而且紧扣文本语境,促进了阅读教学整体效益的提升。
比如在教学《狐狸与乌鸦》这篇课文时,教师先后出示了关于狐狸和乌鸦的两组词语:“直流口水、眼睛一转、赔着笑脸、摇着尾巴”“叼着肉、没有回答、看了一眼、掉了下来”。这两组词语类群不仅有效地引领学生理清了文本的脉络,感知了故事的情节,而且狐狸与乌鸦这两个动物的形象也在学生心目中得到了充分地夯实。在感知这两组词语类群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这些词语,对课文进行复述,借助学生对这些词语的感性认知,并在自身联想的基础上促进了学生词语的运用能力。
在这样的教学中,词语就不再是孤立的存在。在文本语境的感召下,在学生自身的联想中,这些词语共同构建出一幅五彩绚烂的画面,创建出生动有趣的故事,彰显了勃发的表达活力。
四、动作演示,让词语教学迸发生机
《语文课程标准》一直强调指出:词语的学习,必须依托于具体的情境。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运用自身的体态语言,将文本的情景转化为人体行为,即运用生动有趣的情境表演,诱发学生语言的表达欲望,在加强学生对词语感知理解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进行方法的有效积累。
例如,在教学《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中的“紧盯”一词时,教师进行了这样的引导。师:大家看,小明在表演,老师是怎么做的?生:用眼睛看着他。师:“盯”是看的意思,所以他是目字旁。那老师看的时候怎么样呢?生:看得很仔细。生:一直看了好长时间。生:老师的眼睛一直都没有眨。
学生在理解词语时,并没有被文字僵硬的符号遮蔽了思维的光芒,而是借助老师的动作呈现,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就摆脱了原本僵硬枯燥的层面,化抽象为具体,变得生动有趣了。
五、实践练笔,让词语教学学以致用
2011版本的《语文课程标准》这样提出:低年级学生的词语积累,要在阅读中进行,并将自己在阅读和生活中积累的词语,积极地运用于自身的写话之中,从而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整体效益。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借助文字的阶梯,逐渐进入词语的内核之中,从而凭借生活的感知以及自身心灵的力量体验词语、运用词语。
例如,在教学《狐狸与乌鸦》一文时,面对“一溜烟”这个词语,教师本来以为学生理解一定会具有难度,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对这个词语接触很少,但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众说纷纭,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加以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的学生紧扣字面意思进行文字推敲,说就像烟雾一样散得特别快;有的学生则借助语言的情境,在联系上下文时尝试运用近义词代替词语,比如“一眨眼、一刹那”等。学生借助以往的词语积累,并在此时的词语感知中积极地加以运用,取得了较好的理解效果。而在运用层面,学生在续编这个故事时,更是妙笔生花:狐狸像装上了风火轮,跑得特别快;狐狸来无影去无踪;面对狼的追赶,狐狸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嗖”的一下就不见了。
其实,学生积累词语的途径很多。阅读、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每个细节,都是学生感知词语、积累词语的有效路径。教师要搭建各种渠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让更多的词语停驻在孩子的头脑意识中。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创设相应的情景,激发对原始积累词语的有效调动,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从而提升他们表达的能力。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工程。低年级在阅读教学中就应该将教学的重心聚焦在词语上,只有打牢词语教学这一地基,学生语文素养这座大厦才能越筑越高,越筑越结实。阅读教学,让我们从词语开始。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4246.html上一篇:新课改理念下识谱教学的研究与思考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