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现状分析
其实很多人都很清楚,实验教学对生物教学多么重要,但一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往往就会被抽条,可能被省略、被删减或是不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地区情况差异大,教学资源相对不均衡。从同学科的角度看,大中城市和偏远地区的教学资源的不均衡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事了,硬件设施和生物专业教师都存在着较大偏差,在这种条件下解决生物实验课的问题岂不是纸上谈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位成熟的生物教师至少需要四、五年的时间,更何况各大中专院校已经没有这个专业,寥寥无几的几大高校的毕业生能走进中小学校门的又怎能看到几个呢?这不是悲观,这确实是现状问题。我们希望相关部门设置专业也该从教育的均衡发展出发。
2.学科重视程度不够。再看看部分大中城市,因为中考地位的不稳定性和比重小的原因,某些学校此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有时显得若有若无。教师人数比例同语、数、外等大学科极不协调,普遍是课时量有些一边倒的倾向。例如我身边的例子:生物地理学科12-14节课/人、周,语文、英语等学科5-6节课/人、周。如果专业教师工作量稍大,又无专业的实验员,似乎实验课的质量会稍有下降。加大生物教学资源的投入是当前生物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我们期待着有更加强大的、年轻的生物教师队伍能够义无反顾地走进来,壮大我们学科的教学力量。
二、迎难而上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大多数的老师们并不是束手无策,而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资源尽量上好每一节生物实验课,使学生们在实验室内得到更大的收获。在实验器材自然损坏后我们一遍又一遍维修重复使用,消耗品尽量不消耗可以使用更多次。学校班级多、学生多,有没有专职的实验员,我们年组的生物老师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同时,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维护、清理实验室、精心准备实验器材,成了教学、准备、实验、维护的多面手。
实验课更需要教师做精心的准备和付出,学生在一节成功的实验课所得到的收获远比课堂教学多。因为实验课更能做到以教师点拨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课堂上学生气氛活跃,虽然可能失去常规教学的井然有序,但整个教学空间充满了对知识渴求的气氛,能积极主动地研究和解决问题,逐渐学会把课本的知识提升在实践与思维相结合的状态下融化吸收。“应用与实践”体现了“学以治用”的学习理念,这里的实践是有目的的实践,是用以理解、巩固所学生物学知识的实践,是避免学生学死书、背死书的实践,也是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可等闲视之。每每上完一节节实验课,我觉得都有很多问题值得值得我们反思和注意。
生物实验课往往不能像在教室上课里那样安静。在看似嘈杂的实验室里可能更体现的是学生探究过程,学生没有规规矩矩、有板有眼的听讲,也可能没做到丝毫不差,但我也能体会到在这个不太安静的环境里正是他们自己尝试,自己走路,在出现的问题中寻找方法和智慧,逐渐形成潜在的能力。因为嘈杂和麻烦有些时候我曾经不愿意上实验课,这可能也是成为我们现在绝大多数教育教学所缺少的探究空间的原因之一。但是,经历研究对比实验课和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结果的较长一段时间后,我们会重新得到反思:我们的生物教育不要过于重视追求结果,而是应该在教学中产生让学生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兴趣、过程和能力比结果更重要。
纵观当今的国际国内教育形式,越来越趋于开放式教学,很多国家和城市已经开始应用电子家庭学习,上课用电子书,我们如果一味的采用填鸭式教学会严重的阻碍了教育教学的发展,与现实应用脱节。尤其是我们生物这门涉及面宽广的学科更应采取实践探究式。一个民族的发展强大或是每个诺贝尔的获奖者大都是从实验室里或生活实践中发展取得的,而不是死读书本。我们的条件也许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不能与国际接轨,这就需要我们这些基层的人民教师开动脑筋,迎难而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向前冲。
三、勇于创新
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我们做的还不够,也许我们还一时甩不开中考、高考的包袱,但这更需要我们这些一线生物教师在生物实验的课堂上多下点心思,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在知识经济的社会中最重要的素质。在十六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积累的同时,我也在坚持不断地思考问题,创新教法。有的时候学生在实验课上表现得无比的投入和有成就感,因为他们比老师做得还要好。我常常跟学生们说:“我们在研究学问的时候,有时学生比老师研究、探讨得还要透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有了这样的鼓励,学生们会在实验课上大胆地超越自我,实验效果甚至超过老师。展现学生的优秀成果及一般成果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热情与成绩的激励和肯定。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从前我总认为“一言堂”会像学生传授更多的东西,学生参与的少,更无法及时表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在一般成果中出现的问题。所以通过这些生物实验课让学生多参与、多展示、多发现、多解决,体验到学习生物学的成就,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记得指导领学生们做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玻片标本时,我严格按照步骤给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却依然避免不了标本里面不出现气泡,染色时间匆忙导致颜色也不是很深,我给学生解释这是正常现象,但大家尽量注意盖盖玻片时一端一定要先接触水滴,然后再缓慢盖上,注意角度和速度,染色时间稍长一点。一位男生在制作的过程中极为用心思,没有气泡,没用染色,物像清晰,颜色鲜艳。我让他通过电子数码显微镜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实验室里响起了热烈地掌声。他非常自豪,显得非常有成就感。他站在前面给大家总结经验说:“挑先选了洋葱的最外层的颜色最深处取材,然后在盖玻片上滴一滴清水时,我少滴一点,避免洋葱原有的色素溶在水里而掉色,这样我就可以不用染色就可以看到紫红色的细胞了。盖盖玻片时我动作缓慢而准确,把老师说的注意事项都记下来就可以了。”学生们在实践中结合老师所教,开动自己的脑筋发扬知识应用知识,这不正是我们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吗? 生物课不能再上成孤立的生物课了,应该恰当地与其它学科进行渗透与整合,彻底打破学科界限,横向联系、纵向深入。记得有一次在带领学生探究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的实验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是:用塑料管向石灰水里连续吹起多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在小组间讨论交流经验时,有一位同学说他观察到的现象确实有变浑浊这一过程,不过又吹了一会儿浑浊的石灰水又逐渐变清了,同学们都笑着说这有点像变魔术而百思不得其解。其实一个拥有化学功底的生物老师当然知道其中的奥秘了,那是因为他吹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时间长,碳酸钙沉淀和二氧化碳进一步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碳酸氢钙,沉淀逐渐消失,可是学生没有化学知识基础,不能解释这一现象,这也是超出教学大纲的范畴,也影响正常进度,老师可以不必在课堂上解释。但我把学生的这一发现作为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布置给学生,让有兴趣的同学课后查找资料,做一个简单的探究报告,整理好后下周向全班同学汇报展示。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探究精神,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学生兴趣浓厚,也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基础,一举多得。学生从实验课上享受着学习的乐趣,收获着探究的成果,有谁敢说这不能促进孩子们未来的成就呢?
以上这些实例都是我在教学中随时发现的同时引导学生敢于深挖,勇于创新教法的实例,有的时候我还大胆尝试,实验课上还采取学生主持演示、学生指导、学生互评的做法,我在学生们中间也能学到各种新的探究方式,走出书本,可以实事求是地说有时老师不如学生,从活跃的生物实验课上也能体会到教学相长的幸福。
四、展望未来
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生物教育工作者逐渐更新教学观念,紧跟时代步伐,利用现有硬件条件发挥专业学科优势,转变陈旧教育思想,潜心研究,积极投身实验创新教育,为培养更加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而发挥最大潜能。虽然我们队伍中的很多人对生物实验教学进行了积极改进和优化,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展望未来我们依然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不断地放眼学习,因为时代永远在前进。
希望能够在今后的课例研究中与各位同行、专家共磋商,一同探讨,使我们的生物课堂更上一层楼,争取与国际接轨,走得更高、更远。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4366.html上一篇:微生物生理学创新教学的探索
下一篇: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