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是基于计算机与地理科学的交叉学科,同时,它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在理论授课的基础上,科学系统地设置一些实践教学方面的内容,从而让学生在吸收学科知识及技能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加深理解,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战略性目标,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实践型人才。[1]
一、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分析
1.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概述
从我国多个重点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培养方向较为明确,主要为了培养一批具备地理学知识、测绘科学知识、计算机知识等多学科交叉知识及其整合应用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从概念上来讲,地理信息系统是集数据采集、编辑、处理、显示地理空间信息等模块为一身的以计算机为平台的集成软件系统,在系统研发及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多学科理论及技术的支撑。具体来看,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主要内容涉及:自然地理学、地质学、遥感导论、地理信息系统导论、测量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图形学和软件工程等等专业科目,学科教育内容较为丰富。
2.当前我国高校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现状
既然“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涉及到的学科较为繁杂,因此,要将计算机科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等多项内容进行整合教学则并非易事,需要探索出一条符合学科教学特点的教育方式。从我国当前高校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际教学模式来看,很多高校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桎梏,令学科教学失去了原有的色彩,往往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承而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为该学科配置的师资力量往往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仪器设备和软件,令专业教学主要停留在书本教学层面,教师注重完成零散的教学实验,注重知识点的验证,缺乏对课程实践体系的设计。另外,针对“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成果缺乏系统的评估考核,进而令课程设置形同虚设[1]。无可厚非,这也是一个专业课程教育面对素质教育改革所需正视的问题,是教学改革过程中所必然发生的现象,但只要学校重视“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践教学,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教学质量,就能够改变这一专业的教学现状。[2]
3.浅析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内容及措施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国各高校针对“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改革一直在持续进行,从专业课程设置、教材的选用、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统筹规划与改革。就从课程内容设置方面来看,增加了实验课的相关内容,并且完善了专业考核体系,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2]。与此同时,学校加强了专业化的实验室环境建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改善实验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各个时段都能够开展实践学习,以此来提升专业实操能力。从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可以看到,我国高校各级管理者以及专业教师对于“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越来越重视,学生对于教学改革的方向也十分认可,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教学改革成果突显[3]。
二、探索未来我国高校实施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的新型模式
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来看,未来社会对于实践型人才的需求量极大,因此,则需要探索一条能够夯实“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成果的道路。要始终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教育重心,发展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学模式,推进学科教育整合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教育重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国内很多重点高校对该课程教学十分重视,不仅构建了“地理信息系统”学科软硬件一体、多软件集成的实践课教学平台以及专业网络实验条件,而且还针对教学方式、课程论文(设计)等实践环节进行了优化改革,进一步增强了与之配套的教学资源的整合运用的实效,同时,还与生产实践单位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让专业学生参与到真正的实践工作中去,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便于日后更好地适应岗位或科研部门的实际工作[4]。
2.我国高校实施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新模式
从当前教学环节的管理工作来看,无论是对于学校的教学质量改进还是对于学生素质能力的提升来讲,改革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模式等内容,都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针对该课程的所进行实际教学改革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而且,改革方案的执行管理力度有待增强。在未来,该课程的教育教学模式定会朝向实践应用型模式发展,并且该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整合实践教学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各学科都针对自身教学特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教学模式也得到了改换,尤其是对于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而言,鉴于该学科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都较强的新型专业教育项目,所以采用的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从我国现阶段的实践教学现状来看,实践教改模式的推进对于提升“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4]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4372.html上一篇:初中生物教学改革初探
下一篇: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