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切实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必须结合教育部相关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建立起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本科教学评估体系。《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下文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教学评估顶层设计。自我评估被定义本科教学评估体系中独立的评估形态,并被置于整个本科教学评估体系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学校深入开展本科教学自我评估工作的现实意义,准确把握本科教学自我评估的基本特征,总结分析高校本科教学自我评估工作开展以来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对策,从而逐步优化学校的本科教学自我评估工作,不断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一、开展本科教学自我评估的现实意义
本科教学自我评估是高校内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和质量监控的主要抓手。新时期,高校深入开展本科教学自我评估,具有如下现实意义。
(一)落实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精神的要求
根据教育部《意见》(2011),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是学校自我评估、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教学常态监控“五位一体”的评估制度安排,它的核心和基础是学校自我评估。这种新型评估制度安排更加强调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自主性,强调高校“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高校通过开展本科教学自我评估,探索制定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又符合自身定位的人才培养质量目标和质量标准,正是落实教育部提出的新评估制度的必然要求,是为迎接新一轮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做准备。
(二)强化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意识的重要举措
本科教学质量建立在自觉的质量意识基础之上。本科教学自我评估是评价、监督、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通过本科教学自我评估,既有助于学校领导、职能部门、教学院系等及时掌握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基本状况,为顶层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更有助于强化全校教职员工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意识,确保学校办学思路、工作重心、师资建设、后勤服务等优先保障本科教学。
(三)高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内在需要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高校积极推进本科教学自我评估,全面掌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标准、专业设置标准、课程建设标准、质量评价标准、师资标准等,使广大师生积极投身于教与学,切实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是高校建设更高水平大学的内在需要,反映高校强化内涵式发展的决心。
二、本科教学自我评估的基本特征
本科教学自我评估是高校自行组织的,针对学校本科教学活动开展的各类评估行为。它相对外部评估而言,具有如下特征。
(一)自主性
本科教学自我评估是出于自我反思、自我改进和自我提高的内在需要,是自觉发生的校内评估活动。它是自主性的评估形式,不是外部评估的特定阶段或者附属物,不是由高校以外的政府机关或政府授权的专门机构组织实施。它是高校质量的自我问责,它的目的在于认识和了解学校本科教学状况,把握学校教学经验与不足,改进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二)过程性
本科教学自我评估更多关注本科教学过程,而不仅仅是教学结果。它是一种过程性、发展性的评估。它不是应对外部检查,不是必须满足某些外部规定的指标或数据,而是为了促进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主动关注教学工作的运行过程。通过对本科教学工作过程的肯定与否定、发现与反思,实现本科教学工作过程的不断改进与完善。
(三)真实性
本科教学自我评估不是为了获得政府或社会对高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认可,而是为了自我认知、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这样的评估,外部压力解除,功利心态降低,不需要对自身教学工作进行“包装”。提供真实的评估材料、获得真实的评估结果将源于高校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评估回归真实。
(四)广泛性
本科教学自我评估的广泛性首先体现在参评人员广泛,广大教师、学生和管理工作者都参与其中;其次,评价内容广泛,包括教学资源投入、专业建设、教学运行、教学改革、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再次,评价过程常态,本科教学自我评估是日常教学的一部分,具有常态性。
三、本科教学自我评估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制度的确立与完善,高校普遍开展了本科教学自我评估。经过几年的探索,高校本科教学自我评估日渐成熟,高校教学质量意识逐步加强,本科教学中心地位日益巩固,校内本科教学监控与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尽管如此,相当部分高校本科教学自我评估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以职能部门推进为主,教学院系缺乏自主性
经过教育部组织开展的首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高校的本科教学自我评估有了较广泛的基础,多数教师都知道教学评估是评价、监督、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但是,从总体上看,多数高校的本科教学自我评估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仍然停留在机械模仿外部评估模式,仍然依靠教学评估中心这一职能部门强力推进,教学院系缺乏自主性。相当部分教学院系被动应付,兴趣不高,将自我评估简单地理解为整理材料、迎接专家检查、等待职能部门考核。自我评估并没有成为教学部门的自觉意识与行动,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未能体现广大师生的主体地位。 (二)以教学评估为主,自我评估形式单调
多数高校的本科教学自我评估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为主,这充分体现出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但是,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更多是针对教学建设、教学运行、教学改革等教学工作层面的评价,未能深入到学科、专业、课程、课堂等具体层面,这种单调的自我评估形式,难以充分体现教学单位差异、学科差异、专业差异、课程差异。而且,关于科研促进教学、教学服务社会、教学资源使用效率等方面的评价较少,难以准确反映教学水平的差异。
(三)评估指标体系单一,未实行分类指导
为了提高本科教学自我评估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多数高校通过向全校征集意见,组织专家讨论,广泛吸收各方建议,形成了自己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标准。但是,多数高校目前只有一种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使用单一的评估指标体系来评价学校不同的教学院系,而各个教学院系由于种种原因,在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等方面相差很大,并不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单一的本科教学自我评估指标体系显然不符合多科性大学分类发展的需要,难以起到分类指导的作用。
(四)评估结果以分数呈现为主,整改环节弱化
目前多数高校本科教学自我评估的结果,主要以专家现场考察打分与职能部门考核评分的方式呈现,多数教学院系对评估结果(最终分数)非常重视。但是,评估结果公布之后, “松口气”的现象非常普遍,鲜有教学院系根据自己提出的整改方案及专家现场考察反馈的意见进行认真整改,整改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这就大大削弱了“以评促建”目标的实现。
四、完善本科教学自我评估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高校本科教学自我评估,首先要规范自我评估的流程,并从多个方面着手改进。
(一)本科教学自我评估的流程
为了保障高校本科教学自我评估工作的有效开展,高校首先必须规范自我评估流程,构建一套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约束功能的本科教学自我评估体系。学校要设置独立的评估机构,成立教学评估专家小组,在分管校长的领导下进行。校内评估机构成员必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熟悉学校教学运行的各个环节。高校本科教学自我评估应围绕教学建设、教学过程、教学改革、教学效果等方面,经历目标制定、日常督导、期末自评、现场考察、反馈整改等流程,这些流程周而复始。具体而言,自我评估的基本流程如下(见图1)。
图1 高校本科教学自我评估的基本流程
第一,教学院系结合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目标和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教学院系教学质量目标;第二,教学评估专家小组根据教学院系期初设定的教学质量目标对教学运行全过程进行日常督导;第三,一个教学周期结束后,教学院系组织自查自评,汇总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并撰写自评报告;第四,教学评估专家小组对照期初制定的教学质量目标和评估指标体系,进行现场考察,对教学院系本科教学工作进行整体考核;第五,教学评估专家小组整理书面评估意见并给出评估结论;第五,评估机构反馈专家组评估意见,教学院系根据专家小组反馈意见制定整改措施,逐项认真整改;第七,检查各教学院系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并提出下一教学周期教学质量目标建议。
(二)完善本科教学自我评估的建议
1.加强宣传与激励,充分调动教学院系参与评估的主动性。高校本科教学自我评估是以师生为主体,以持续改进教学工作和提升教学质量为目的的发展性评价,是主体对其教学活动或教学工作的自觉反思与省察[1]。高校要通过校报、网络、广播、会议、学生活动等多种途径,加大对本科教学自我评估重要性的宣传教育,使学校广大师生充分意识到本科教学自我评估是学校自我发展和提升的内在需要;要建立本科教学自我评估激励制度,让教师和学生成为本科教学自我评估的真正主体,赋予自我评估广泛而深入的群众基础,促进自我评估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2.丰富自我评估形式,充实自我评估内容。高校要在推进教学工作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职能部门组织开展的各类专项教学检查、座谈会、学生网上评教、学院教学工作评估、专业评估/认证等方式,或者通过教学院系一线师生自觉参与和开展的评教评学、自我反思教学等各种评教活动,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效果、教学管理、教学运行、教学改革、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开展本科教学自我评估[2]。要改变过多依赖于职能部门检查和评比形式的本科教学自我评估,鼓励无硬性约束、无刚性标准的本科教学自我评价与研讨,提供良好的师生反思、交流的机会;要鼓励教师参加教学培训和经验交流,创立教师教学论坛。
3.构建差异化评估指标体系,明确分类评估、分类指导。高校在开展本科教学自我评估时,要充分考虑校内各个教学院系的发展现状、教学特色和发展计划,把教学院系进行合理分类,根据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学院系设计不同性质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案,确定不同的评估重点和评估周期[3]。对优势学科所在的教学院系,本科教学自我评估的重点可以是是否取得了标志性的教学改革成果,是否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突出的办学优势,是否在相关知识创新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评估目的是引导和鼓励这些教学院系特色办学和多样化发展;对历史积累较为薄弱的教学院系,评估的重点应该是是否确立了明确的办学目标,是否形成了符合本科教学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否能够保证基本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是否建立了合理有效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评估目的是引导教学单位遵循本科人才培养和教学规律,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4.狠抓整改落实环节,建立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
制。整改是扩大评估成果、体现“以评促建”功能的重要环节。教学院系要以评估为契机,通过一系列的整改工作,把学校教学改革、建设和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使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上新的台阶。在整改过程中,要根据自我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制度,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期限、责任和措施;要规范整改情况的跟踪督导工作,教学评估中心等部门应根据整改方案对各教学院系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导;实施整改合格验收制度,根据整改方案,职能部门组织专家开展验收和总结,对于整改合格的教学院系,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4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