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1 工学结合一体化创新性教学的意义
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技能型人才是目前企业所大量需求的,企业希望他们能够从事产品的制造、装配、设备的维修等综合性工作。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在学习到一定理论知识的同时,从业所需的各项技能也能得到一定的训练,使他们具备除了本专业所需要的专业关键能力之外,在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方面也能得到一定的提高。
工学结合一体化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全面发展为目标,要求在教学策略上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其指导思想是让学生通过开放式的认知、思维和工作方式,在自我控制和合作的学习环境中,构建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在教学方式、教学设计等方面都得“变”!
2 老师为导,学生为主演――教学方式的改变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作为配角甚至是旁观者的角色来分配,本末倒置了。如果把教学活动比作一场演出,那么学生应该是主演,而老师,只能充当导演的角色。老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将“先学后做”变为“边做边学”。学生在做中学,老师在做中教。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改转变:(1)教师从“单一讲解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2)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性”转变;(3)课程从“知识讲授、理论思维型”向“知识应用、能力训练型”转变;(4)学习载体由“知识、概念、定律、逻辑推导”向“工作任务”转变;(5)学习单位由“个人学习”向“团队协助”转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即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的关系,而是具有一般社会特性和社会品质的角色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不再是制度上的支配――从属关系,而是具有感情体验的精神协调关系,可以建立起真实、接收和理解的互动关系,由此而产生和谐、积极并充满活力的学习气氛。
3 工作任务为驱动――学习情境的设计
“普通铣销加工”科目是加工中心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为了顺应一体化改革工作,我们编制了专门的教材和学材(工作页),在项目载体的设计过程中,以基本的理论知识点和技能点为出发点,从“可衡量性”、“可达到性”、“相关联性”和“限期完成”等方面去进行设计,并且从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方面去综合考虑,为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然后通过“工作情景描述”、派发“生产派工单”等方式,模拟工厂生产情景,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来具体实施。下面以“普通铣销加工”中的“学习任务十一精密平口钳的制作”为例,说明学习情境的设计理念,如图1所示。
4 “六环节”环环相扣――教学流程的设计
在引导学生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时,我们主要是按照“六环节”来设计教学流程,分别是:资讯(做什么?)→计划(怎么做?)→决策(明确制造方法和生产手段)→实施(产品制造)→检查(产品是否符合专业标准?)→评价(下次还有什么需要完善的?)。在“六环节”的设计中,从初阶段的“资讯”环节至“评价”环节,仍然紧紧围绕“学生为中心”的宗旨,以培养及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主创新、自我发展”能力为出发点;老师只是起辅助和适时引导的作用。
通过以上学习情景和教学流程的设计,有以下优点:(1)使得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具象的产品;(2)学生被动的接受变成了主动的探索;(3)单一的课堂学习变成了形式多样的“工厂”生产;(4)唯分数论变成了能力综评。
5 结语
改革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设备配置与学生人数的均衡问题。一体化教学涉及面广,所需掌握的知识点比常规班级的多得多,如果场地和设备等配套设施不能同步跟上的话,在有限的课时里,只能以缩减理论内容的方式来解决;由此导致的后果也是明显的,比如试点班学生所掌握的“机械制图”知识比常规班级的就弱了很多。期待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与时俱进、不断充实、不断完善,更加充分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4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