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这种教学模式过分强化教师的“授业”功能, 从而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大弱化。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实质是剥夺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 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有效发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主动地去思考问题, 更没有时间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很难发挥创新意识, 学生的视野也就被教师限制在教师所关注的视野之内。这样一来,教学效果难尽人意, 往往“事倍而功半”。显然,它有悖于现代大学教育的宗旨。
1关于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主要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人文主义及建构主义等理论为基础。美国合作学习中心研究者Johnson(1987) 兄弟提出了合作学习的五个基本构成要素:(1)积极性的相互依靠(Positive Interdependence): 成员之间有共同的目标,每个成员都依靠整个小组的成绩而受到奖励。(2)建设性直接交流(Face―to―Face Interaction ): 共同讨论任务的性质, 决定最佳工作方案,特别强调互相帮助。(3)个人与小组责任(Group and 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 每一成员都对小组负责。(4)小组协作技巧(Small Group Skills): 学习必须的社交技巧,同伴间形成和谐的工作关系。(5)小组评价(Group Processing): 共同讨论和评价学习的进展情况。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学生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和社会技能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和策略之一,被誉为“近十年来最需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和当今社会最有效和最进步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以师生、生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教师的促进作用。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合作研究的教学改革
2.1教学改革目的
合作撰写课程小论文,是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探索合作学习的一种尝试。作为一种目标导向活动,我们希望通过合作学习的探究性和自主性,让学生获得类似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的机会,获得可持续合作学习的能力,使终身学习成为可能。具体表现为:学生查找分析信息的自主探索的机会;开阔视野,勇于创新的机会;在科研小组中合作学习的机会;结合并利用课堂资源与课外资源的机会;阅读大量英文,并用英文写作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对自我学习方式反省和改进的机会等。在这种实践性和开放性的活动中,我们希望能充分倡导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教师的指导则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他们的主体地位。
2.2课程教材及处理
课程采用的是《现代大学英语》第二册。结合课程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目的,笔者根据课文里若干单元梳理出不同的主题板块,不同的主题板块适合于培养学生不同的学习研究能力。大致来讲,本期教材能够提炼的主题板块有两种处理方式,服务于两种目的。第一,主动搜集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小组合作与各种形式的人际交往、沟通的能力。如第四课:王尔德的童话《夜莺鸟与玫瑰花》,要求学生查找王尔德生平作品以及文学主张。之后,以王尔德的文学观、艺术观、人生观等为题,完成课程小论文和课堂交流。第二,批判性分析思考能力。在本期的精读课本里涉及的主题广泛,涵盖了大学教育的功能,种族歧视,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看法,快餐社会等等。鼓励学生重视他们自主思考的能力。他们不必完全同意作者的主张,但必须拿出足够的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如果同意作者的看法,但介于课文的信息量有限,鼓励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资料的方式找到更多的论据去支持作者的观点。这样一来,学生查学资料的过程中不但会更加了解该主题相关信息,同时对自己的主张更为清晰。
2.3教学检测
坚持指导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使评价贯穿整个过程。在评价标准上,体现开放性,不求结论的标准化、唯一化,鼓励学生创新。在评价方法上,坚持过程性评价和自我评价为主,辅之以结果性评价和教师的评价。为了能适时帮助并检查学生的研究过程,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体体验,为以后的评价提供依据。
2.4案例过程
2.4.1案例准备
(1)教师的指导和激励
为了打消同学们对合作研究性学习可能有的恐惧和焦虑,笔者首先向他们明确了此次教学方式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参与深入研究课文相关的主题,不仅是对课文学习或课内学习的拓展,更是亲身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机会,比起单纯地接受知识成果,这种自主学习能力一旦形成,则是终身受用的。只有同学们在心理上接受了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可能在开展研究遇到困难时找到前进的理由。另外,在研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他们都不是孤独的,因为教师会尽全力给予帮助指导,还有小组成员的相互支持。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了解和反省他们的研究进程,也为了让教师及时了解同学们的研究进程,给予帮助以及为今后评价提供依据,学生们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体体验。同时,为了同学们能轻装上阵,笔者强调在评价原则上会更加重视体验研究的过程和在这个过程中切实学到的东西。
(2)研究小组的成立
就同一个选题感兴趣的同学大约4人成立研究小组。研究性学习是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完成的,通过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的分工、合作,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都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同时,从实际角度来看,这样的合作在有限的科研时间内也减轻了每个同学的工作量。 2.4.2案例实施
(1)选好研究题目
根据课文里若干单元梳理出不同的主题板块,笔者在课堂上提供了10个题目供同学们参考。当然,学生也可以根据教材里感兴趣的内容自己选题。尊重学生的兴趣对于课题完成很重要。笔者要求学生和小组成员认真考虑后,上交一份开题报告,里面应该包含如下方面:题目,选题的意义及可行性,目前已有的相关资源,在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打算如何解决。同时,他们还应有一个初步的研究计划,以督促小组能够按时完成课程小论文。
在阅读他们的开题报告时,笔者发现了很多问题。毕竟是初次合作做研究,学生在选题时,往往只顾在感兴趣或者热点话题上做文章,因此选题过大,或者过于狭隘等问题,造成对收集到的资料难以驾驭或者干脆收集不到相关资料,给下一步骤的展开带来不便。对于不合格的开题报告,笔者明确指出他们的问题所在,给出修改意见,要求重写后给笔者看,直至合格。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把好关,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地把握所选课题的研究的可行性是研究性学习中关键的一步。
(2)明确写作规范
在论文写作之初,告诉学生课程小论文的写作规范以帮助学生明确论文写作总体框架,也为下一步查找和筛选资料做好准备。规范包括:论题简单导入,简短文献综述,论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发现,论文结论。如果是涉及实证研究,还须通过问卷、采访等方式收集分析相关数据。虽然这些复杂标准不可能在短期内要求学生学会,但在参与科学研究中体验解决任何一个实际问题的难度和所需的科学精神,才能感受到书本上每一项知识的来之不易,体会克服困难,顽强进取的酸甜苦辣,品尝到成功的无比喜悦。写作规范里还介绍了国际期刊普遍采用的APA格式,这样早期的培训会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科研和学习。
(3)查找资料
在明确了课题后,笔者介绍了相应的网站及资料。同学们分组或者独自查阅、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做好详细的工作记录。
(4)小组个别指导
初次合作撰写课程小论文,对于新生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如何在海量的网络信息里搜寻论文相关的东西,如何阐明论文研究的意义,如何使问卷问题的设计能够为研究问题服务,如何对待不会翻译的词汇和用英文合适的表达论点等。针对类似的问题,分别由课堂上讲解和课后个别答疑。
(5)撰写论文
论文必须结合论文写作规范,以清晰的文字呈现出来。
2.5案例的反思
本学期在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尝试着引入合作学习的成分,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课程论文。笔者认为在几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1)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互动关系: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在不经意中已经改变了原有的主角,让学生真正地当家作主。从体验选题,到资料搜集、分析,和论文撰写的各个环节,其实质是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的学习运用,让学生在体验中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意识和合作能力:学生在以小组为研究单位的情况下,经历了积极性的相互依靠,建设性小组交流,小组协作技巧,个人与小组责任等合作学习的特点,获得可持续合作学习的能力,使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3)学生的英文技能:在一个多月持续的信息查找分析和写作过程中,语言输入和输出量较平时的课堂学习增大了若干倍,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这种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也提高了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动机感。
当然,本次教改活动也有一些不足和尚待解决的困难,如:某些研究小组内部人员学习基础差异性较大,合作比较困难。
总的看来,这种教学改革切实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机会,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在研究体验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和批判能力,是课内教学资源有效的延伸。学生自主能力的形成才是我们教学改革质的飞跃。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4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