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引言
德育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德育教育的目的是使全体学生成为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社会公德、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劳动者。
1、德育教育的意义
目前教育环境下,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德育教育是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进行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当然这是广义的德育。而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具体到学校的实践教育中,就是要求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科教育活动中。德育教育就是要将德育活动寓于整个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但能够学到有关知识,还能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习惯。不但学习,更养成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特别是能够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尊重他人、艰苦奋斗、关爱国家、关心民族事业的热心,和建社自己和国家更美好未来的信息和决心。
2、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2.1、德育教育内容
德育教育主要指在管理过程中以德服人、以德育人。教师在上述管理过程中要从自身出发,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成德育规范及标准,让学生在活动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不断完善德育素质,提升德育水平。上述教育中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社会道德、生活常识和常规习俗等,教师要善于将道德内容穿插到管理过程中,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核心理念,从本质上改善管理效益。
2.2、德育教育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让学生积极投入到管理过程中,还可以改善氛围,提升各项教育工作的落实效益,对教育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2.1、对传统管理片面进行了纠正
在传统教育过程中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没有过多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内容,在管理中只是对学生进行行为约束,没有真正服众,上述管理根本无法实现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以形成团结的班集体。而德育教育下的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生活,内化学生行为,对学生发展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2.2.2、顺应了时代教育的需求
随着社会德育形式的日益严峻,如何提升德育教育效率已经成为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德育教育下的管理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环境,让学生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德育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顺应社会发展需求。除此之外,许多管理过程中对学生实行一刀切,没有形成个性化管理方案,这对学生发展具有非常大的限制作用。德育教育下的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效益,以可塑性的管理内容为学生插上“翅膀”,提升学生德育水平和学习质量。
3、在教学过程之中的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3.1、重视预防教育
学生可塑性极强,有很强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是他们观察事物只能看到表象,看问题比较孤立、片面,抵制不良因素、防止上当受骗的能力差,道德观念不明确,在许多问题上分不清美、丑、善、恶、是、非。他们中有些人对不良的引诱缺乏应有的警惕,往往陷入泥坑,因此,教师要经常对学生宣讲革命传统、社会公德、爱党爱国、英雄模范事迹,激发他们积极向上、求知进取的胸怀和欲望。组织课外活动,观摩聆听英雄报告,开讨论会、讲演会等德、智活动,同时联系司法部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典型犯罪事例,剖析犯罪原因,讲清犯罪经过,帮助他们提高辨别真假、是非的能力,增强适应复杂社会环境的能力,形成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讲为维护正义而战的英雄事迹,激发正义激情。在开展上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狠抓养成教育,学生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一个很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来讲,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它可使一个人善于思考,会思考,善于学习,会学习,从而走向成功之路。一个有不良习惯和行为的人,很难成就一番事业,甚至会犯罪。学生的行为习惯直接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上,而且是一个日积月累、慢慢形成的过程,因此,要利用班会、师生交谈、文艺演出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他们灌输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尊敬师长等人格道德教育。对学生的在校日常生活规范要求,如,不准随地扔纸屑,要爱护树木,打水打饭自觉排队,不大声喧哗影响他人等,共同创造良好的学习坏境。
3.2、充实内容,改革方法
现在,学校德育工作不仅要丰富教育内容,更要改革德育教育方法。在强化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基础上,结合社会现实和社会背景,补充、完善德育教育内容,使得这些内容为学生所接收,进而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摒弃传统上单纯的教条式的灌输和教育。对于学校德育教育方法,应做到不断创新和与时俱进。在德育教育课堂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加强师生互动,避免“满堂灌”,鼓励学生课堂上讲述与德育有关的真人真事。一般认为,如果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堂上讲得非常容易的理论用于社会实际问题的分析,才能算是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校德育教育要大力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德育教学质量,更需要不断采用丰富的教育手段。
3.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一切的教育活动都要以学生为本。在德育教育的渗透过程中,不但要尊重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而且要关注学生的需求。首先,不同时期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由于学生具有特定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每个时期都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时,一定要把握住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很容易会弄巧成拙。其次,要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德育渗透,关键就是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关注到学生的需求和实际需要。由于每个学生的生长环境、身体心理素质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师一定要关注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对学生的一生有益。
3.4、选取队伍,凝聚积极管理力量
德育教育下的管理工作需要选取高素质的管理成员,由上述人员带动氛围,发挥德育管理的示范性作用。教师要严格考核管理成员,确保上述人员达到德育教育要求,高质量、高水平地实现管理工作。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其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对上述管理成员进行评价,确保学生参与班集体管理建设。教师要对上述管理成员进行教育,确保该人员能够充分宣传文化,为学生形成良好的管理环境和积极的学习氛围。
4、结语
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4844.html上一篇:浅议建筑力学的几种实用教学方法
下一篇:语言测试对教学的反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