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1―0146―01
1引言
大学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难发现,如今大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好,基本上能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但他们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却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入,导致他们在谈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出现“失语症”现象。
失语症(aphasia)源出医学术语,指由于受伤或疾病引起的大脑损伤而导致思想表达能力、口语及书面语理解能力的部分或全部缺失(Trumble & Stevenson,2004)。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评论家面对西方文学思想的入侵以及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流失现象,提出了“中国文学失语症”。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在2000年首次提出中国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他认为,虽然中国外语界早已意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也已在外语教学中加大了文化教学的比重,但有共同的片面性,即仅仅加强了对英语世界的文化内容介绍,而对于作为交际主体一方的中国文化教学,基本上仍处于忽视状态。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加大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入。
2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输入
2.1大学英语教学中缺少中国文化输入的原因
目前,我国的英语教育已经从英语语言教学向英语语言文化教学转变,教师和学生都已经侧重外国文化的输入与输出,但同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都缺乏对本土文化自身和其英语表达的研究和学习,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无法用正确的英语表达向外国人输出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缺少中国文化输入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材方面。目前我国高校使用的教材片面顾及英语的原汁原味,大多内容都是与西方文化相关,中国文化内容几乎是空白,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就比较有限,学生从教材中输入中国文化的机会也较少。其次,教师方面。大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课本内容的讲解,而前面提到,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又很少,这就导致教师在课上给学生输入的中国文化有限。同时,很多教师对文化教学的层次和手段缺乏充分的认识,对中国文化在文化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又大多局限于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他们平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输入也不多。综合以上因素,教师很少在课堂上给学生输入中国文化。再次,学生方面。学生获取中国文化的方式比较单一,大多来源于教材或者课堂。但上面也提到了教材和教师的因素,致使学生通过课堂或教材输入的中国文化也很局限。
2.2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大中国文化输入的策略
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输入缺少的原因,我们应该找到对策,加大对中国文化的输入。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教材方面。笔者认为学者及大学英语教师在选择教材或编写教材的时候,应适当加入中国文化元素,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通过教材来了解和输入中国文化。另外,在编写教学大纲的时候,建议国家相关部门要明确并细化中国文化的相关细则,注意强调在英语课堂上的中国文化的导入、渗透与输入。这样,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其次,教师方面。大学英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及时补充和更新中国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把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联系在一起,一方面给学生输入中国文化;另一方面,使得自己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更有感染力。此外,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输入中国文化,并在平时及时监测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效果。最后,学生方面。除了通过教材、课堂来了解中国文化和输入中国文化之外,学生也要学会利用网络、书籍等其它方式和途径了解中国文化,学习中国文化,进而输入中国文化,并向外界传播中国文化。
3结语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是一个民族的根。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中国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承者,他们有必要了解中国文化,输入中国文化,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而作为大学英语教师的我们,有必要也有责任让大学生输入更多的中国文化,给他们提供平台,指导学生利用课上及课下时间、通过多种途径学习、输入和习得中国文化。中国拥有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教师和学生都要长期积累,不断习得,以便运用所学英语来宣传、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4857.html上一篇:基于中外合作教学模式的ESP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