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正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的意识,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而传统的课堂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当中大量讲授、大量训练;课堂当中围着知识转、围着重点转、围着老师转、围着形式转,教师通过讲授把教学内容传递学生,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去理解并延伸,注重技能的传授,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成为被灌输的对象,这种课堂的缺陷在于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特点未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课堂中如何实现以学定教,少教多学,体现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探索精神,是我们现阶段需要深度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深入学情调查,有助教学目标达成
由于社会和家庭提供的信息技术环境不同,在课堂中经常出现在学生操作时一部分孩子很快完成任务,一部分连基础任务都完不成。所以,学情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动机、状态、习惯和学习价值,了解学生家庭背景,电脑持有数量,在家里用电脑的时间,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接受能力、学习态度、知识基础,还要掌握个别学生的兴趣、爱好、注意、记忆、理解能力、知识水平等,落实学情调查贯穿于课堂的每个教学环节,关注学生差异,引导策略的多样化,课堂重方法的指导,进而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具体、科学、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
二、运用导学案,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学科不可能像数、语、外等学科,有回家复习预习的过程,所有的教学活动,必须在课堂当中完成。如何使用预学,达到课堂省时、高效是我活动之一。而信息技术学科运用的导学案是一种以填空、选择、表格等形式出现的纸制题纲。所有的题目都是书本中的主要标题,也是本节课的知识点,题目以填空题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为了完成题目就会有针对性的去书中找答案。这样可以使学生快速的阅读教材,并且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提高教学效率。在导学案使用之前,课堂上一般都采用口头布置任务,让学生看书找到本课知识点,结果学生阅读时间长,而且效率不高,很少有学生能快速的从标题中找到知识点,而运用导学案之后,学生学会如何抓大标题、抓关键字,快速找到知识点,提高孩子阅读能力,节省了课堂时间。其次,在软件操作教学过程中,一部分学生通常都是随便点击菜单,找到本课需要用的软件就继续操作,否则就是盲目的菜单中点击工具,另一部分照着书本的步骤做,先阅读然后操作,合上书学生很容易就忘记。关键是这样的操作学生基本说不出来,是点击了什么菜单、什么工具、什么按钮,进行了什么操作,所以信息技术的课堂上,普遍存在学生不会表达的现象,而运用导学案,教师把书本中操作步骤的关键字空出来,让学生去填,学生读一遍,写一遍,再操作一遍,学生在填关键字过程中,掌握知识点,熟悉了各种名词和工具,根据自己填写的步骤来操作,更加深了印象,提高学习的实效性。运用导学案,看书时间少了,知识巩固了,专业述语记住了,操作步骤加快了,课堂上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至少增加了一个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师少教,学生多学,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效果。最后,把导学案收集起来,整理学生易错问题,查找学生困难的操作,既节省了教师查找期末复习重点的时间,又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困惑。所以导学案对学生和教师是双收益,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快速捕捉关键字,准确提炼知识点,培强了学生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教师提供了期末复习和教学反思的依据。
三、重学习方法培养,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在课堂上,抓住每一个培养孩子学会学习方法,在出现目标要求时,让学生读题时,提示在题目中注意从哪几个关键字得到提示,让孩子学会如何审题最短时间内抓住关键字,理解题意。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每次提出问题后,都留有相对宽裕的时间,让孩子们自己先动手实践,然后我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然后让该学生进行演示操作,别的学生进行指导,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关注到了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状态。在操作、练习环节,尊重学生,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允许他们产生不同的认知或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完成任务。在作品展示或反馈时注重追问知识获取的途径,从学生嘴里说出来的途径有网上、同伴间、教材上、电脑帮助按钮提示等等都是信息获取的有效途径,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参考以上方法自主的获取信息,也可以利用这些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这些方法都是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好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策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爱学;要善于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学;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会学,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分层教学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促课堂实效
正确对待学生差异,课堂上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A层的学生:能够以自学的方式轻松掌握所学知识,并学有余力能够进行自我探究性学习;B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些许小的问题,通过点拨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C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存在多项疑难,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刻需要帮助。在分配小组的时候,将A、B、C层的学生搭配起来,可以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共同解决问题,这样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如果发现某些C层学生不能完教师布置的任务时,就可以利用小组A层、B层学生辅导C层学生,既可以采取左右辅导,也可允许下位自由辅导,不仅迅速提高C层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而且极大地满足了A层学生的成就感,促进他们学习积极性,同时给他们拓展知识、创新学习留有一定时间。分层分组同时可以促进组与组公平竞争,节省大量课堂时间,既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适时的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于信息技术课堂的操作性很强,学生的一举一动所见即所得,教师对于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情况千万不要吝啬给予反馈,此时及时的反馈既评价可给他们的操作进行指导和兴趣的激发,“很好,不错,对极了,你想到太周到了,OK,这是简单的语言给学生一种肯定,鼓励和希望,让他们在学生的过程中有更高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成功率的效率更加明显,也相应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然评价的语言要有针对性,要多样性,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亮点,不能随意的说,要让孩子真正感到这句话切实适用他的表现,恰到好处的触动他的情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4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