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1、前言
由于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计算机有关常识和技能现已深化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的今日,计算机技能、网络通信技能和多媒体技能等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开展,作为今世的大学生,有必要把握相应的常识和技能,才可以适应社会的飞速开展,变成新时期的合格人才。
2、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
2.1、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观念有待提高
近几年来,全国高考人数逐年下降,多数本科院校仍在持续扩招,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出现了招生难现象,学生入学的门槛越来越低,导致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整体素质下降,水平偏低,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在上计算机基础课时,就有学生很疑惑的问:老师,我们上这门课要做什么,是不是来玩游戏,上网聊天?当教师对他们解释一番之后,学生就会说真没意思,太无聊了,对此课程缺乏兴趣,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2.2、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计算机基础课是学生一跨入大学就必须先学习的一门课程,而他们原有的基础水平参差不奇一直是困扰我们实践教学组织的重要因素。有中专毕业升学上来的学生,他们已通过了计算机四级考试,有相当丰富的计算机知识;而有的学生来自边远地区,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对计算机知识知之甚少甚至根本没接触过电脑。如果我们教师不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不区分对待,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就会导致两级分化的局面。基础好的学生就会因学习内容重复枯燥无味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基础差的学生就会因内容不够详尽跟不上进度而产生自卑心理对学习此门课程失去信心。
2.3、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陈旧,有待改进
目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教师在实验过程中采用“手把手”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单一。所有专业均采用一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没有与专业课相结合,基础课的学习不能很好的为专业课服务。教师没有发挥主导作用,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出现学生上课时呆坐教室玩手机、睡觉的现象。
3、计算机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3.1、通过贴近生活主题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教师的教学工作应该与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起来,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自己的教案。例如,在给学生讲解EXCEL2003电子表格的时候,课本给的例子只是教职工简表,内容很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授本节课时我把相应专业前一届学生福建省计算机一级考试成绩表作为实例,这样的例子更直接生动与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相联系,更能吸引同学们的兴趣,他们很想知道学长们一级过级率如何,优秀率如何?我们能顺利通过考试,拿到“优秀”的证书吗?他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观看教师的演示效果后就跃跃欲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起来主动认真,课堂效果非常好。
3.2、分组分层次教学
针对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奇的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分组分层次的教学方法,所谓分组分层次教学,就是根据每个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或学习能力的不同,把学生区分为不同的组别,采用不同的授课内容和方法的教学组织形式。笔者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对学生进行摸底测试,预估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将一个班级分为“基础组”和“提高组”,然后根据基础水平的不同为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同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下足工夫,细致考虑哪些教学内容是每个组别的学生都要掌握的,哪些教学内容可以让“基础组”的学生取得较大的提高,哪些教学内容可以让“提高组”的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例如在WORD2003实验课上,“基础组”的学生能熟练掌握各工具的应用,完成基础的实验内容即可,而“提高组”的学生在完成基础实验的基础上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一份具有自己个性的简历。通过这种分组分层次的教学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
3.3、改革课程体系,更好地为专业服务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及高等教育的普遍要求,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职业技术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2]。作为基础课程也应该针对专业需求,为专业课服务。因此我们在计算机的基础教学中,应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对授课内容、授课方法进行灵活的处理。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根据专业特点进行增减,如针对广告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可以适当的增加PHOTOSHOP等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基础应用、网页制作等内容;针对工程管理、房地产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适当的介绍AUTOCAD制图软件的使用。在课时方面,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调整各部分内容的学时数,如我院的会计电算化、金融实务管理、工程管理类专业在以后学习工作中使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的频率高,可以适当的增加课时数以便更深入的学习。针对英语专业(小学教育方向)的可以适当的增加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课时。
3.4、采用“陷阱教学法”
在既往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通常只是机械地将知识告诉给学生,而不是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这样一来,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经常有学生说,老师这个软件我高中学过了,但是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没有经过充分的思考,没有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对知识的遗忘相当快。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陷阱教学法”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所谓“陷阱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一陷阱,让学生的思路不自觉地偏离正确答案,当继续往下分析时,突然发现了错误,从而再回头分析找到正确的答案[1]。例如,在讲学生成绩表中RANK函数排名时,先按同学们的思路求出第一个同学的排名情况,然后自动填充求出所有同学的排名情况,这时同学们就会发现问题,怎么同一名次的有好几个而总分却是不一样的?于是发动大家一起找原因,经过分析同学们就会发现自动填充的时候出问题了,这时再引入“绝对引用”的概念,如此一来,学生参与了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均进行了自主思考,使学习过程变被动为主动,既增强了理解、又加深了印象,达到长久记忆的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5、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听到“90后”这个字眼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依赖性强。在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老师,这题怎么做,我不会,没学过!”。教师要注重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教师不能仅将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的目标,只能作为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不能为了考试而进行题海战术,不注重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我认为掌握一种方法更为重要。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举手提问我一般不会直接告诉他们这题怎么做,而是教他们如何利用软件中自带的帮助,通过自学帮助中的例子来解决问题。或者学生有题目做错了,我不会重新演示,而是让他们演示给我看,从而找到错误的原因,给予讲解。
4、结束语
经过一系列的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习教育,能够有用提高学生的试验技术和剖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工作提出更高的需求。尤其是实习教育改革,它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咱们要培养出大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习才能和立异精力的优秀人才,有必要不断探究行之有用的教育方法,推进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工作向更高的方针迈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4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