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医用化学是医学专业课程的基础,是医务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其首要任务就是为后续医学课程奠定基础。目前医用化学课程的教学滞后于其它学科的发展水平。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因素制约着医用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1、教材的原因
医用化学教学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教材内容脱离专业培养目标,忽视了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对医用化学教学内容的需要,忽视各种分析技术在医院普遍应用,导致专业技术教育变味。化学已紧密地与人类、自然和社会相互依存,但医用化学教材远离生活。
2、教师的原因
目前,我国从事医用化学教学的教师大多毕业于化学系,对临床医学、临床药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很少,现代医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过去“纯化学”教学之弊端日益突出,不能实现医学与化学的有机融合。
3、学生的原因
学生化学知识基础薄弱,对化学知识技能在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学生无法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到专业知识中去。其次是学生的学习习惯不良,过多地依赖教师,造成学生知识内化环节的缺失,必将影响学生知识的有效迁移。
二、PBL教学模式在医用化学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是近年来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PBL始于1969年加拿大的麦克马斯大学医学院,指学生利用知识和技能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建构经验的目的。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它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PBL教学法强调引导学生自学,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使他们具备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继续学习的能力,实现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医用化学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模式,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以问题为引导
PBL教学法的核心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问题的精心设计,教师可以使教学按照预先设置的情景发展。问题的设计必须以教学大纲的为基础,并考虑教材内容、学生水平、知识结构和情感态度等因素。问题设计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即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的地方,以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提出的问题要有现实意义,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兴趣盎然,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而且易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探索和思考。教师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合作,进行小组交流。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教师参考年龄、性别、性格、思维方式、学习条件、知识结构等因素进行最优组合,形成6-10人的团队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较负责任的学生为组长,起到组织、督促作用。每个小组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到实践中去收集第一手资料,以及通过网络、报刊书籍收集资料,围绕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组内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课堂讨论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后,教师组织课堂讨论,由各小组推举出来的主持人陈述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并提出未解决的疑难问题,互相启发,共同提高。教师要鼓励同学们勇于探索,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敢于尝试、善于尝试的良好习惯。
4、归纳总结
这一阶段以教师讲授为主,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讲解,对一些学生特别容易混淆的问题,教师要特别加以解释说明。可以融入一些教材上没有的相关资料,特别是一些医用化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与最新进展,丰富教学信息。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其掌握的知识系统完整。
三、医用化学教学中PBL模式的优势及问题
医用化学教学改革重视实用性、实践性、综合性和课题性;突出学以致用、教学做合一;强调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发现和体验;强调教学过程的问题性、探索性和发散性。针对医用化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让学生掌握概念的形成及同化策略、知识与技能的迁移策略、医用化学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策略。PBL教学法以任务驱动、工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学习起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解决问题正好契合职业技术教育强调知识够用突出技术操作的实用性人才教育观。PBL教学法的基本精神在于把学科教学与岗位工作任务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参与,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学科与技术的关系上,更重视技术应用。
PBL教学法应用于医用基础化学教学,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有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如何将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有机结合,科学地安排教学时间与内容,以弥补新、旧两种教学模式之间的差距,从而收到最佳教学效果;如何选择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案例,以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如何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风格设计不同的任务,使得不同类型学生的潜力得到开发,既照顾个体差异,又体现教育公平,在此基础上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任务。PBL作为一种在新的教学理念支撑下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认识和反思、总结与交流,从而真正地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服务。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5267.html上一篇:浅谈《汽车电器设备》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