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作为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工学结合”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中职教育领域积极倡导和推进的一项重大理念变革。
由于工学结合拓展了教学的空间、时间及参与教学的主体,使教学组织形式更趋灵活、多样与复杂,增加了教学质量管理的难度。因此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质量管理改革方案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宁夏农业学校自国家千所示范校建设单位立项以来探索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新模式。进一步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完成深层次的生产技能训练建立资源环境。校企合作,共同开展校企合作运行模式的研究,推进 “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形成。
二、建立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首先,建立和完善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管理制度。破除传统观念,打破教学计划刚性框架,使教学计划服从生产计划,根据企业生产需求,灵活安排生产性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环节,制定弹性化的教学管理制度。按照课程教学标准,围绕能力目标与素质要求,采用多地点、多形式、多任务、多方式实施教学内容,破除传统教学大纲的不可替代性。同时制订一整套便于操作的顶岗实习制度、学生申请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带队教师管理制度、经费保障制度等。
其次,建立与完善校企合作下的考核制度。校企双方共同组建考核小组,由学校代表、企业代表和学生自己根据企业的考核标准共同参与考核。在企业实习阶段要引进企业对职工能力的考核标准,建立适应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实训评价体系。实行以过程考核为重点,过程考核与终端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通过引入企业考核与评价机制,围绕课程标准,在教学项目实施或工作过程中考核其能力与素质,结合终端考核相关的知识内容,形成能力、知识与素质考核的综合评价体系。
三、建立教学管理运行体系
以宁夏农业学校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为例,通过行业、企业调研,了解企业需求,重构了以工学结合、岗位驱动为导向的“343”的人才培养模式:“3”是指将三学年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素质养成阶段”、“综合技能训练阶段”、“顶岗实习阶段”;“4”是指“花卉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食用菌生产技术”四大核心技能;“3”是指三个融合,即生产任务与教学内容相融合、生产计划与教学进度相融合、生产指标与技能考核相融合。
创新了“核心能力三融合”的课程体系。完善了教学管理运行的组织系统、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实施操作系统、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监控反馈系统。
四、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构建工学结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框架。教学质量监控由五部分组成,即招生质量监控、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教学计划实施监控、教学辅助过程质量监控、毕业生质量监控。
监控机制和效果评价机制是实践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主要由校、学科、教研室三级组织实施。其有效运行主要针对实践教学过程、信息反馈及其管理运行机制进行控制和评价,从而不断提高管理效能,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目标的实现。监控机制主要从实践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对象、教学与管理队伍、教学信息反馈等五个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具体可实行督察制、问责制;效果评价机制主要是通过建立一整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实践教学过程、信息反馈、教学质量及其管理运行效果进行多元化综合评价。
提出教学质量控制目标,控制影响教学质量因素,实行全程、全面、全员质量控制。确立教学质量监控的五大主要要素为:人(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物(设备、材料、教材、信息资料);方法(教法、学法);测量(课程考试、实践考核);教学环境(校风、学风、教风)和教学管理等。在教学质量监控上,进行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而且还需要企业、行业人员的参与,校内校外全过程的监控和知识、能力、素质、品行及就业等内容的全面考核。同时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监控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建立综合性的评价系统,不断改进教学与质量。
五、建立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
创建“工学结合”教学质量保障的考核体系。其考核体系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一是学生满意度。对学生考核的测定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询问学生对本次实践性实习实训有哪些收获,具体列举是很满意、满意还是不满意。二是学校满意度。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应根据实习大纲规定的内容,对学生的实习结果逐一验收,并由学科对学生实习的过程考核进行对照,对每项得出结论,以很满意、满意、不满意作结。同时,应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系级有关指导老师,以及企业指导老师。三是企业满意度。可以通过对师傅、工程人员的问卷调查来测试学生对企业文化的适应程度、融合程度,对企业规章制度的执行程度以及对实践知识的掌握程度。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本质是通过教育与企业无缝对接,使学生提高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管理、合作、监控、考核、评价难度大等。通过构建工学结合教学质量管理运行机制,加强校企合作双方互惠互利的体制机制建设,提升工与学的融合度,密切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将有效破解“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改革中的瓶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影响教学管理的变革,教学管理只有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工学结合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5284.html上一篇: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