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 认知模式的基本涵义及其内容
认知是指个体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贮存和提取的过程。认知是个体重要的心理活动,是人的意识的集中表现。认知模式主要包括认知过程与认知风格。认知过程是一个由信息的获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信息的获得就是接受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信息。感觉的作用就在于获得信息。信息的编码是将一种形式的信息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信息,以利于信息的贮存和提取、使用。个体在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中都有相应的信息编码方式。在认知过程中,通过信息的编码,外部客体的特性可以转换为具体形象、语义或命题等形式的信息,再通过贮存,保持在大脑中。这些具体形象、语义和命题实际就是外部客体的特性在个体心理上的表现形式,是客观现实在大脑中的反映。认知心理学将在大脑中反映客观事物特性的这些具体形象、语义或命题称为外部客体的心理表征,简称表征。通常,“表征”还指将外部客体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在大脑中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风格是个体习惯化的信息加工的方式,又称认知方式。认知风格是个体在长期的认知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表现为对一定的信息加工方式的偏爱。个体常常意识不到自己存在这种偏爱。例如,在获得信息时,有人喜欢从外部环境中寻找,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有人则从认知目标本身中探索,不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回答问题时,有人倾向于迅速回答,有人则只在有把握时才回答问题;在阅读材料时,有人重视细节,有人则重视整体。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在学习方式、学科兴趣和对教师教学方式的适应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影响。应当提出,认知风格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任何认知风格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只要能针对不同认知风格的特点进行教学,任何认知风格的学生都能取得好成绩。
二、 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困境
一是缺乏对初中生认知模式的重视。中学作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也是中学语文教师普遍遇到的难题。从学生开始学说完整通顺的话到组织完整的句式都是作文的入门。但是中学生语文功底差,组织驾驭语言的能力弱,作文经常是拼凑组合起来的文字,显得松散而空洞,缺少写作的素材,语言贫乏,缺乏想象力。假话、空话多,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是,当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缺乏对学生认知模式的研究,教学的内容、策略不具有针对性,时代性不强,而且往往千篇一律,缺乏个体关注。
二是缺乏符合中学生认知模式的教学方法体系。中学生的年龄及其心理特征,决定了其认知水平及写作能力有限,在教学方法上必须符合其认知特征。而大多数教学教导学生重视形式的套用,方法的沿袭,这是错误的做法。如一些老师要求学生准备一些关于亲情、友情、师生情、感悟社会、感悟自然、本人励志、爱国、爱家乡方面的范文,到考场的时候直接套用。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不是对于其他作品的概括和总结,然后直接搬到自己的试卷上,这样做无异于“闭门造车”。
三是中学生作文教学缺乏个性特征。中学生不是一个教学的对象,而是一个有独立思想、思考能力的个体,知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还没有完全发挥,这些个体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潜移默化地接受教学的影响,以良好的心态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是,当前在作文教学中,往往用一些固定的标准去衡量,没有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区别对待,反而扼杀了很多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创造力也得不到发挥。
三、 完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是要高度重视中学生的认知模式。中学生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认知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构成认知功能系统的各种不同心理成份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整到完整,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构成认知功能系统的各种心理成份的关系逐渐趋于相互协调。中学作文教学,要深刻把握这一特点,因势利导,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教师应由衷地信任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够“自我实现”;师生共同分担学习过程的责任,一起制定课程计划、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教师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包括他自己的学习经验或其他经验,书籍及各种参考资料,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让学生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学习方案,自己对学习情况做出评价;创造一种真诚、关心、理解的促进学习的气氛;教师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助产士”而非权威;通过意义活动和促进友好关系,帮助学生理解自己、发展自己,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二是优化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体系。就方法的重要性层面而言,方法是通向真理的途径,事实上,很多时候,我自己也有这种感悟,方向对于一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方向错了,任何努力都是徒劳的,甚至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是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之后,所使用的方法就至关重要,同样的是一道作文题目,方法不同,学生为此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截然不同的,而且效果也不同。与传统的作文要求不同,课改后的中考作文试题,命题上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命题范围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意义和广泛的社会意义;写作内容具有开放性;表达形式具有灵活性;试题形式多样性;凸现人文性,注重创新意识,这就要求采用适合新的要求,符合中学生认知模式的作文教学方法体系。
三是加强中学生作文教学的个体特征。个体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对立统一。一方面,个体的认知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是量的积累过程。另一方面,个体的认知发展又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不同年龄的个体的认知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因而又有质的飞跃。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特征,采取不同的标准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材施教,作文没有温度,不代表学生没有有温度的生活。即使是中学生们,也肯定对生活有自己最细腻的感触。但现行语文教学模式从意识上引导学生“不讲人话”,从技术上让学生学着怎样讲假话。教学中,老师把一篇作文分成固定的套路讲解,如同分析一道应用题,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开头、结尾,什么套路,什么写法,不但要学生记下,还要付诸具体操作。再加上猜题、背题这些考试技巧的运用,学生作文呈现应试化、空洞化、技巧化的趋势。而且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文字不仅仅是工具,更是意义和价值的表达载体。作文教育不仅是要学习文字技巧本身,还要让学生能够以此接触到文化的密码,感知其中藏着的审美经验,同时,将自己的个体的特色及想法表达出来。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5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