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对教学目标做了清晰和明确阐述:“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人们借助它交流思想、交换信息从而达到交际目的;阅读是掌握语言知识,打好语言基础,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将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第一层次要求是由语言学习的规律决定的。根据Krashen的输入理论:“当学习者接触到一种崭新的语言材料时,他们会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在现有材料和相关语言环境帮助下,理解其中所言的内容。”我们可以将输入看作可理解输入。语言的输入方式主要由听、读两大部分构成,而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中阅读占主要地位。阅读是掌握语言知识,打好语言基础,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对“较强的阅读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中分为“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个层面。“基本要求”为:能顺利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性题材文本,掌握文本中心大意以及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和细节,并能进行一定分析、推理和判断,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在阅读篇幅较长,难度较低,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材料时,能把握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O0词。
二、落实大纲提出的目标的具体措施
1.材料的恰当选择
Ewer指出:“假如学习者能够获得数量充分且难度适中的材料,那么阅读速度就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问内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提高。”后来Carver也指出:“阅读课程应该包括大量简单的材料。”Fry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简易的阅读有助于学生在El后应付大量文本信息。”由此可见选择材料的恰当与否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存在正相关。
2.重视和利用以前文本的结构和内容
阅读材料包含不同的文本形式,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具有识别以前文本结构的能力,“对整篇文本结构的理解有助于对全文信息的领悟”。同时教授“不同类型的文本形式也会帮助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如果在学生阅读某些文本信息前,我们就已经向学生讲授其中的一些技巧,那样学生就会有机会利用既得的知识去理解文本,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深层次的阅读和阅读相同内容的读物”的技巧来获取正确的信息。因此学生如能对文本的主旨及作者的风格、词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他们就会发现理解起来容易了许多。
3.熟练地掌握词汇和语法
学生要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最基本一点就是熟练地掌握词汇和语法,它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充分条件。《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学生四级需要掌握4000个单词,六级要求掌握5300个单词,修订的大纲则要求六级掌握5500个单词,和一定数量的短语。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如果不能正确地掌握词和词的准确搭配关系,阅读起来就有难度。熟练掌握语法也是阅读能力提高的基础。大纲要求在巩固和加深基本语法知识基础上,提高语法知识在阅读中的运用。一个不懂语法的人是难以想象拥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我们应明白词汇和语法的掌握过程是漫长的,需持之以恒,熟记和运用才能达到了解其真实的目的。当然对于单词的记忆有多种的方法和技巧,但是笔者认为可以采取:a、将相关的经济、军事、文化、医药、农业等词汇分门别类地整理;b.运用构词法:主要利用词干和词缀来记忆和推测单词的意义,c.利用文章的语境对单词进行推测。
4.努力提高阅读速度
大纲说学生想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就需要掌握一些阅读的方法,才能提高阅读的实际效果。Krashen指出:“学生真正花费在阅读上的实际时间越长,他所取得的效果越显著。”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4.1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指的是通过加强眼睛跨度的训练来培养自己的能力。根据Anderson的观点:“短语与义群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因为人的大脑可以处理不同规模的义群;义群的规模越大,学生积累、预测、存储信息的速度就越快。”
4.2恰当的阅读技巧。在这个阶段建议老师可以采用经验方法来指导学生,以获得更高的更直接的效果。(1)预测性的练习。在完成精读和泛读的训练后,老师可以用类似题型的文本来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学生可以先浏览一下文本的题目和考虑文本的结构及内容,然后再把自己想的一些问题写下来;最后快速地浏览文本,同时回答自己预先设定的问题。(2)略读。这个方法主要由于获取对文本的总体理解。(3)查读。这个方法主要用于获取文本的特定信息
三、结论
阅读理解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1)扎实的语言技能。(2)高超的阅读技巧。只要学生平时多在以上两个方面多下功夫,多实践,并注意克服平时不良的阅读习惯和方法,选择适合自身水平的读物,坚持不懈加强听力和语言交流的实际运用,就会在实际的测试中取得好成绩,进而真正达到“大纲”所要求的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的目标。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5621.html上一篇:“一二一”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