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6--01
基础德语课程作为全国高校本科德语专业的基础阶段的最主要课程,对于学生的四年专业学习起着决定性作用。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一直都是专业教师探讨的热门课题。基于基础德语课程的特点,笔者认为除去日常的简单字句翻译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合理综合使用情景教学法和跨文化交际教学法,才能够达到比较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基础德语的课程特征
基础德语是德语专业的主要综合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德语语音、基础词汇和基本语法知识等,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德语综合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德语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其首先针对一年级德语专业新生开设,授课对象绝大多数从未接触过德语,体现了此课程的零基础性特点。本课程在本科阶段的前四个学期中均占有10-12的周学时,战线长,学时比重大,体现了它是一门大规模课程。基础德语的完整授课阶段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五种技能,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成为其前提。而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背后深藏着各自文化特色及内涵。基础阶段的教学目的也在于培养学习者在不同情景下能够成功地用德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这种交际也显然具有跨文化性。
基础德语课程零基础、规模大、综合性和跨文化性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单纯依赖一种教学法是较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若结合翻译法、情景教学法和跨文化交际教学法各自的则重点对其灵活运用,则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二、情景教学法的应用
1. 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Situational Teaching Approach)是在听说教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外语教学所采取的主要方法,根据英国帕默(H. E. Patmer)和洪贝(A. S. Hornby)等人提出的情景教学的理论,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习得”语言(刘莹 2009:79)。
2.教学应用
基础德语教学规模大,综合性强,主题情景涉及广泛。在组织每个单元的教学活动的时,教师当然不应忽视各个主题的情景差异。利用情景教学法思路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可充分发挥其优势,有利于取得理想教学效果。
外语教学课堂上,进行相关情景对话表演被证明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课堂组织手段。教师可以检验学生的语言掌握情况, 学生也可以通过情景表演来提高自己在实践中用语言交际的能力。根据基础德语各单元教学主题,由教师创设相应的诸如商店、餐厅、车站、医院等模拟环境, 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模拟环境中练习相关具体主题情景。首先,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能够凭借音频和视频、静态和动态资料的综合处理能力为创造语境提供更广阔更立体的空间。在模拟角色表演中,可将符合情景的图形、音频、甚至视频资料搭建成一个更为逼真的环境,加强对模拟情景的学生各种感官的刺激,增强其投入感,激发其表达潜力。
基础德语相应情景教学过程中有时还需要必要的实物或道具作为支持,帮助学生得到直观的认识, 加深对所学概念,特别是相关名词的记忆,如:德文信封、菜单、欧元、邀请函等。完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给学生展示真实的实物, 更能加深学生的认识。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动手亲自制作一些相关道具。这样, 既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能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
三、跨文化交际教学法的应用
1. 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教学法
跨文化交际作为一种学说最早在美国产生。从20世纪60年代初起, 对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发展迅速,并涉及到很多领域, 其在语言教学方面的运用只是一个方面。跨文化交际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往(贾玉新 1997:23)。跨文化交际教学法主要任务就是在语言教学中注意传授文化知识, 使学生能利用文化背景知识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并进行交际, 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和文化比较能力(吴华英,李菊芬 2006:85)。
2. 教学应用
基础德语课程本质决定了其教学内容必然涉及跨文化领域,而学习者本人也将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方发挥作用。
因为文化的概念内涵很宽泛,由人们内隐和外显的行为构成。这些在语言中都有体现, 有时候又不会很直接地体现出来, 如果不了解就很难在特定的情景下成功完成交际。所以教师在基础德语课堂中对不同文化的灌输并不是简单地讲问候、拜访等风俗的问题, 其涵盖的面也应该更广。
教师需要在基础德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交际对象的文化特征和差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问题就是价值观念和民族性格。以价值观念为基础的民族性格,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和行为的重要方面,它同价值观念一起构成底层文化结构,对交际行为起着支配作用(贾玉新 1997:8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有计划地引入一些必要的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民族的了解,为今后的实践活动做必要的准备。
教师在给学生引入必要的基础词汇、句型和文体形式的同时,也不应忽视这些语言材料所涵盖的重要文化内涵。例如比较中德双语中称呼、邀请、拒绝、招呼、请求等言语行为的差异。从而避免学生在实践中“用正确的语法犯常识性的错误”。
本文结合基础德语课程的特点,对翻译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跨文化交际教学法在此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问题作出了分析和讨论。以上所谈到的三种手段并非是绝对割裂的,如果将其机的结合,使每种手段充分发挥效果,则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更有帮助。所以就需要教师结合起来看待和应用。这就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语音和词汇基础阶段多采用翻译教学法,帮助学生尽快开辟以一定词汇数量为基础的语言土壤。在宏观的主题教学上注意教学内容的跨文化性,在教学微观操作过程中尽量发挥情景教学法的优势,合理利用相关手段追求理想的教学效果。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5638.html下一篇: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