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音素教学打基础
现代汉语语音系统中分析出32个音素,其中有10个元音音素和22个辅音音素。它们是借鉴西方语音学理论,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着眼于发音特征、声学特征将元音和辅音描写得淋漓尽致,这对掌握辅音声母和单元音、复韵母、鼻韵母的发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实验语音学发现,元音是乐音,发音过程声道通畅不受阻碍并被声道的空腔放大调制形成响亮的乐音。[1]而辅音是噪音主要由声道中的某两个部位接触或接近形成阻碍或积蓄气流突然爆发或持续摩擦形成噪声。声带震动的被称为浊辅音,声带不震动的成为清音。音素本音发音原理的掌握为后面的学习垫定基础。
由于元音和辅音最大的区别就是发音响亮不受阻碍,所以在一个音节中元音成为不可缺少的主角。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说普通话要字正腔圆。传统的声韵母分析方法又注重韵母发音的口形,这正好和西方语音学理论互为补充,形成汉语完备的语音理论系统。教学中让学生通晓这些原理是必须的,不是可有可无的。
二、音节训练循规律
方块汉字通过声韵调实现语音的外化,声韵调合力生成独一无二的汉语音节,对音节的教学,分为两个阶梯层进行。第一阶梯层静态训练,在无语境状态下,使口腔状态稍试紧张,同时落实声母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韵母发音的整个过程通过韵腹的支撑作用凸现出来,声调附着在韵腹上一并呈现。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习惯直接操练整个音节,这是急于求成的做法。在初学阶段这种方法不可取,受到自己方音方言的负迁移,标准语音很难建立。我们必须通过二拼法、三拼法,琢磨音节的发音技巧,通过语流掌握音节的运用规律,从而为第二阶段动态语境下语音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音位教学随境生
音位指的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单位,它是从辨别意义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音位理论是区分语音错误和缺陷的核心理论。如:/u/―主要音位变体有[u].[w].[v]。[2]学生平日读“挖、窝、微、文、翁”开头的音不念[w]而念[v],主要是受部分电视节目主持人发音影响,受北方方音影响,大部分同学都念[v]。按普通话测试评分标准,在朗读和说话测试项目中不算作缺陷,但在单音节字词和多音节词语测试项目中,会被判为缺陷。判定理由在于念[w]和念[v]虽然两个音节意义没有改变,但音色有所变化,并不是标准的普通话语音,音节在静态状态下应保持语音的原味,所以被判为缺陷。又如:鼻音[n]和边音[l]在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里是具有辨义作用的两个音位。但在西南方言大部分地区方言语音系统里没有鼻音音位,只有一个边音音位。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1、在教学中引入音位分析理论,有助于普通话重点音、难点音的学习和掌握;2、在教学中能将音位理论内涵讲透,一定程度上可以纠正不规范语音和减少错误语音的出现;3、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将音位理论和语音发音语境联系起来,可以改善普通话语音面貌和提高普通话水平,对提高语音标准度和稳定性具有恒定作用。
四、音变顺畅求通达
正如林焘、王理嘉所说:“语音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正确而自然流畅地说话,我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总是一个音紧接着一个音说的,各个音连续不断,形成长短不等的语流。”[3]将音节置于语流中,进入第二阶梯层动态训练,在语流训练过程中选择好材料,从词语训练入手解决语流中的音变问题。现代汉语语音音变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轻声、儿化、变调、“啊”的音变。其中轻声和儿化发音好坏是提升普通话语音档次的关键性指标。语音的柔美和灵动也将依赖轻声和儿化得以实现。变调、“啊”的音变在语流中起着和谐音节间关系的作用。承载语流音变的训练语段可以是短小的古诗,可以是深情并茂的散文,也可以是叙事的小说。凝练的诗的语言,优美的散文化语言,朴实的叙事性语言能将学生吸入语言的殿堂,语流音变的训练受美的语言的感染产生协同效应会变得顺畅。最高层次的训练是学生脱离语言材料,将语音理论知识内化,通过个体之间自由交谈,持续磨练,最终达到像说自己的方言一样无任何障碍,做到不经大脑思索即能脱口而出。
学生发音习惯的改造,音节规律的习得,语感的培养,经过层层深入,逐步渗透由量变到质变,实现顺畅到通达的境界。反馈控制学生语音信息系统,整合提升学生语音智力技能系统,促进内化学生语音认知策略系统,开放激活学生语音情感态度系统,强化学生训练语音动作技能系统。课堂气氛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精讲多练,以系统化、理论化、信息化、生态化、人性化达成效率化、品质化教学课堂。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5647.html上一篇:分组教学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