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加强对多媒体教学的再认识
《中学语文教学法》中指出,多媒体教学是 “依据现代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合理利用传统教学媒体,同时应积极引进现代教学媒体,使二者恰当结合,相辅相成,既能准确、迅速地运输教学信息,又能及时反馈调节,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多媒体教学的目标是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多媒体技术是手段,是为了服务于课堂教学。“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自然而然,朴素唯美是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的追求。
二、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偏误
(一)过于注重技术形式,冲淡教学内容本身。在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由于或追求课堂“气氛”的热闹、或追求视觉上的美观、或要展示自己运用多媒体的技术等方面的因素,使学生本应该借助多媒体获取知识的过程却在热闹地欣赏课件中一无所得。其次在制作过程中找一个简单的幻灯片设计模板就行,背景设计成白色即可,不必要设计使人眼花缭乱的背景。最后在强调读音时,可构想成先让学生读易错字词,然后幻灯片再出示该字词的读音。如若在设计中选择花哨的背景,学生就容易分散注意力,由于欣赏幻灯片的美观而忽视了对重点字词识记。
(二)课件内容制作空泛,缺少对文本的深度解读。要制作符合语文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优化教学作用的课件,首先要对文本进行准确深度解读,挖掘文本的意义场,起到画龙点睛,深化题旨的作用。如教师在执教《斑羚飞渡》时,当引导学生分析老斑羚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从容地走向死亡”的精神时,可以设计一张抗日救亡的课件,顺势引导学生体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之时,全民族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进行抵抗的画面,从而达到有效拓展、深化题旨、陶冶情操的效果。
(三)过分依赖多媒体资料,不能按需适时调整。教师在备课时,总是按照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预想的学情去准备多媒体资料。当课前准备的多媒体资料实际运用于课堂时,往往会因为课堂上出现的诸多因素的干扰,需适时调整出示的次序,甚至是改变出示的内容。如笔者在执教《黄河颂》时,课前准备了配乐诗朗诵录音,以为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掌握朗读。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播放录音时,学生的注意力只在享受音乐,而不在朗读的停顿、轻重、感情等方面。在教学第二个班级时,改为不配乐范读,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多媒体教学的原则
(一)凸显语文课本质的原则。徐小兰说:“如果说语言文字和紧随而行并由此升华的文学艺术是用来照亮我们生命和精神的火把,那么,语文老师则是为我们高擎这火把的前行者和领路人。”换言之,语文老师就应该“高擎”语言文字的“火把”,引导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中得到文学艺术熏陶,进而照亮学生的“生命”和“精神”。文本是“主”,多媒体资料是“宾”。不能喧宾夺主,主宾倒置。
(二)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作者)之间的有效互动,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发展学生思维。一位教师在执教公开课《孙权劝学》时,对于理解文中反映人物心理的三句话――“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教师先出示幻灯片,然后小组讨论,再个别提问,最后幻灯片出示答案。整个过程没有学生的朗读体验,没有教师的引导分析。虽然是多媒体教学,但缺乏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有效互动,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发展,这也是穿新鞋走老路。
(三)讲究实效的原则。课贵真实,没有真实,就没有效率,就没有学生的发展。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不同学段的学生等综合因素,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多媒体教学,从本色语文教学中追求个性课堂。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进多媒体技术,对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和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作为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从自身出发,从学生出发,从文本出发,科学设计课堂,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唤醒学生的言语生命意识,使语文教学获得力量、真实而丰盈。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5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