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在编导类专业的课程中,《影视导演基础》课程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是传媒学院编导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影视导演课程自身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是传媒专业综合运用所学理论与技术知识的综合课程。该课程有大量先导课程要求:《影视文学写作》、《摄影摄像》、《视听语言》、《电视照明》、《非线性编辑》。课程包含内容也比较多:影视艺术特性、编剧、表演、摄影摄像、美工道具、视听语言等,以综合各种知识的运用为主。本课程对实践的要求非常高,只有有效地实践,才能保证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影视导演基础》课程当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编导类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就一般院校而言,该专业在师资力量、学生质量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再加之新设此类专业的学校多为地方二本院校,因此当前《影视导演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存在某些不足。具体列举如下:
1.学生基础差,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影视导演基础》课程对学生的自主性及综合知识素养都有很高的要求。编导专业学生多数是通过艺考这一途径来到高校的,虽然学生的创造性比较强,但是相对普通学生来说,其综合知识素养比较欠缺,学习的自主性不强,情绪波动比较明显,对外在激励的要求比较高。在给予一定的外部激励时,学生精神面貌良好,一旦外部激励条件消失,学生往往就表现得萎靡不振。
从师资情况来看,编导专业多数是新上专业,除了老牌的艺术类院校,以及传统的优势综合大学之外,编导专业的师资存在种种问题。最典型的就是,教师多数从其他专业转行而来,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喜欢用原有的教学经验应对新的问题,使得教师教学在观念方法等方面无法适应新的专业的教学要求。
2.实践内容的系统性不足。
《影视导演基础》的课程实践,在操作上存在明显的零散化的特征,教师对学生的实践往往没有明确的定位及内在的对课程的深层架构,学生的实践内容比较散乱,实践样式五花八门,缺乏系统性。学生的实践没有明确的实践目的,学生的多次实践也无法形成一个综合实践体系,从而无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3.以校内实践为主,学生作品欠缺主流化。
受限于地方高校的地域位置,《影视导演基础》的课程实践还存在着以校内实践为主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编导能力的提升。校内作品拍摄实践在成本控制、场地选择等方面优势突出,但不足之处也不容忽视,即所拍摄作品的学生气比较足,与主流作品相比差距比较明显,作品的运作也明显不够商业化,使许多作品离真正的专业技术标准有很大的差异。
二、《影视导演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与主要内容
1.《影视导演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整体架构。
对《影视导演基础》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必须理顺该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关系,结合实际进行顶层架构与设计,将《影视导演基础》课程所包含的理论教学内容、形式进行优化与明确化,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注意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对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进行细化,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设定实验的内容,优化实验的安排方式,确保学生能够真正从实验环节获得导演功力的收获;对《影视导演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优化,明确实践教学的相关内容,以配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需要;同时必须优化课程的考核机制。
总之,实践教学改革的总体架构是为了全面提高《影视导演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影视作品创作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2.《影视导演基础》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在课程定位上,《影视导演基础》课程既包含理论学时,又包含实验学时与实践学时。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该课程理论实验实践的课时比例为1:1:1。从具体状况考虑,本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以下诸多层面:第一,课程理论、实验、实践的顶层架构问题;第二,理论课程的内容、体系、讲授方法;第三,实验课程的内容、体系、操作方法;第四,实践课程的内容、体系、操作方法;第五,课程的考核与激励机制问题。
3.《影视导演基础》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
本项目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影视导演基础》课程的顶层架构问题,即该课程的定位,目的与意义,以及该课程的实际教学内容体系,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与互相配合的问题。此外,还应关注学生创作实践的激励机制问题。本专业的学生文化基础差异较大,在一个高强度的课程安排之下,如何激励学生的学习与创作兴趣始终是重中之重。从以往经验来看,对课程实践成果评奖的形式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该种形式只能激励相对优秀的团队,对全体学生的激励作用不大。课程体系系统化之后,每一个模块与教学内容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而对于目的达成效果的监督,同样是重要问题。 三、《影视导演基础》课程改革措施与方案
《影视导演基础》课程实践的教学改革,虽然针对于实践课程教学环节,但是出于整体性及课程实际的考虑,课程改革必须从基础做起,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等环节也必须有针对性的改革。
1.理论教学。
在理论教学方面,应树立问题引导、教学互动、致力于提高学生学习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理念,并贯彻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主要集中在两个模块:一个模块为影视导演的工作环节与流程,是对学生的导演工作内容教学;另一个模块为影视导演的导演构思,是对导演工作及导演意识的教育。为了配合实验与实践教学的需要,两个模块的教学应穿插进行。
2.实验与实践教学。
实验与实践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以切实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导向,本课程的实验与实践环节有着系统的架构与设计。具体说来,既有导演工作的流程的实践要求,又有导演构思的实践要求。所涉及的实践内容包括:导演阐释写作,分镜头剧本写作,短篇剧本写作,长镜头实验,场面调度实验,人物出场短作业,武打动作片短作业,十分钟仿拍等多个组成部分。在实践内容中,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与体系性,所有的实践作品必须明确锻炼学生能力的哪个层面。
在具体的操作模式上,以学生自由的组合分组为实践实验的主要操作模式。以上内容中,既有个人作业,又有集体作业,既能够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又能够锻炼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以上内容结合实际教学分步进行,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商业化运作与评价机制。
在学生的评价机制上,采用过程性与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式,注重对学生态度的考核,避免以单一模块决定最终成绩的做法。此外,本课程力图开发新的促进学生主动实践的机制,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从2011级开始,本课程的结课作业均以传媒学院年度影像大赛的形式来组织评奖。一方面,为学生开拓获取实践积分的新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从已经执行的情况来看,效果比较理想,今后还需继续完善,并不断尝试新的考核评价机制。
4.实践课程改革的可行性。
应该说,本课程实践环节的课改理念符合社会需要与高校转型需要。本项目所针对的课程符合当前社会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也符合我校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下转型的需要。本课程改革符合专业需要,无论是影制专业还是编导专业,都是应用型专业,本课程的改革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符合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需要。我校参与本课程改革的教师有热情、有担当、有能力,有丰富的执教经验与影视导演的实践经验,保证了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影视导演基础》的实践性,要求本课程的理论、实验、实践环节的设定必须服务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升。本课程的整体架构是基于编导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体系架构合理,操作性强,针对性强,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在强化实践能力的同时,没有弱化理论教学环节。课程的改革,以学生的实际能力提升为主要目的,教学内容安排项目化、小组化、系统化,既立足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导演工作流程与导演工作的分工协作,又立足于对学生的导演构思与导演意识的锤炼;既有要求个人独立完成的作业,又有要求学生集体完成的任务,有效地将学生个人能力的锻炼与集体协作能力的提升有机地融为一体。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5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