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其他主干课程相比,比较文学以其宏观性研究而独树一帜。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应采取相应举措。笔者郑重提出整体教学观,以此增强比较文学的教学效果。
所谓整体教学观,主要是指任课者带着整体教学的意识,从具体的专业授课中跳出来,站在一定的制高点,通过积极有效的教学活动把它与其他专业课程渗透、整合。
一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展开整体教学呢?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避免重复授课。比较文学的课程必定会与外国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及文学理论等课程发生交叉、重复。如在“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的比较研究”这一单元就会涉及大量的外国文学史内容。文学思潮的更替是西方文学发展的显著特征。在外国文学史学习中,学生在接触到每个时代的欧美文学时,首先就会学习这一时期的文学主潮,了解它产生的内因、外因及特点等。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等文学思潮都是外国文学史的学习重点。一般情况下,在课程设置上,比较文学往往被安排在外国文学史之后。既然如此,对于系统学习过文学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在比较文学的课堂上再次学习相关内容,则恐怕不会让学生产生久别重逢的喜悦,反而有老生常谈之感。
有了这样的考量之后,这部分教学可以安排得灵活些。笔者在课程开始时,设置了一个提问环节。比如文艺复兴的性质是什么,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潮是什么,你对欧洲文学发展的主流模式有什么看法等,通过一系列提问帮助学生梳理已经学习过的外国文学史知识。因为是对学生已有知识体系的梳理,胸有成竹的学生面对这些问题会感到兴奋,也会主动地积极地进行回忆和思考。采用这样的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避免了对其他专业知识的简单重复。
针对某些班级学生整体素质比较高的情况,笔者有时会提前布置学生分小组预习这部分内容。在课堂上,学生用PPT展示自己的外国文学史知识。当代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强,在多媒体的运用上,有些学生甚至超过任课老师,这样的互动的开放式的课程比较容易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有了这样的自主学习和梳理之后,学生再进入比较文学领域相对来说就更容易些。在随后的教学环节中,笔者一般会用个案法说明外国文学史与比较文学的区别。这是必须进行的工作,可以帮助学生廓清学科界限。因为学生在比较文学的课堂上会大量接触外国文学史、文学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内容,所以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混淆。
二
整体教学的另一个含义是尽可能帮助学生“打通”已有的知识体系。比较文学的教学不应该是独立的,也不能独立。
“堂吉诃德研究”可以说是主题学研究中的经典范例。作为文艺复兴代表作之一的《堂吉诃德》“不仅标志着西班牙古典艺术的高峰,而且对欧洲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具有深远的影响”。[1]P88然而,到底是什么样的“深远影响”呢?外国文学史教材一般不会再继续延伸,常规教学也在这里止步。然而,这里恰恰是比较文学开始的地方。站在比较文学的视域里,“倘若我们把《堂吉诃德》看作西方小说的开端的话,那么此后的小说无不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过这部小说的影响”[2]P189。文学史上不仅有大量的仿作,而且有更多的作品在不同程度上借用了“堂吉诃德精神”。《商第传》(斯特恩)中的托比、《强盗》(席勒)中的卡尔?莫尔、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中的比埃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等著名人物形象的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借鉴和模仿了“堂吉诃德精神”。最著名的堂吉诃德的跟随者当属爱玛(《包法利夫人》)。这一系列文学人物的梳理,既是对文学史的回顾,又是一个新的审美视角。
在主题学的探索中,学生对堂吉诃德这一著名人物形象的理解会加深。借由堂吉诃德这一人物形象,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学传统的影响和源流。正如梵?第根所言:“文学传统在任何部分都没有像这里那样见重,各国文学的相互依赖关系在任何部分都没有像这里那样显得明白清楚。”[3]P48
这一对已有知识提升、拓展的功能是比较文学的独特之处、天然优势。外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及文艺理论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其他主干课程,都可以用比较文学的视角重新观照。文类学会涉及中国古代文论的专业知识;借由思潮流派研究可以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译介热潮进行深度挖掘;比较诗学更是对中外文学理论的一次统筹。
三
比较文学不仅可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内部实现对话与沟通,而且可以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这一功能。笔者提出的整体教学观的第三个方面就在于此,即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强调跨学科意识。
20世纪,世界各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都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其特点之一就是文学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自然科学等学科及与其他艺术之间互相渗透。在学生现有的课程设计当中,这部分的内容应该说是比较薄弱的。比较文学正好可以做这个补缺的工作。
在笔者开设的通识课上,学生来自各个院系,包括艺术院系和理工科院系。部分学生对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是相当陌生的,甚至他们对不少中外文学作品只知其名。这种知识架构存在的缺陷自不待言。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比较文学更容易让这些专业之外的学生理解。伟大的文学家歌德,《浮士德》的作者,对植物学、昆虫学、解剖学、化学、地质学等学科都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发表过讨论植物形态的著作《植物的蜕变》、《形态学》等。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正是出于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将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带入文学批评里,从而开创了精神分析批评的新天地。比较文学的这部分跨学科的知识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关注。课堂上,笔者会事先对学生的专业背景进行调查,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早在1950年,雷马克在讨论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时,就指出:“我们必须进行综合,除非我们要让文学研究永远处于支离破碎和孤立隔绝的状态。要是我们有志于加入世界的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我们就应该时时把文学研究中获得的见解和成果汇集起来,并把有意义的结论呈献给其他学科,整个民族和整个世界。”比较文学不仅是联系各地区文学的纽带,而且是“连接人类创造事业中实质上有机联系着,而形体上分离的各个领域的桥梁”。[4]P208-214
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包括文学与其他艺术、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哲学、文学与语言学及文学与科学等分支,其中文学与科学的关系看上去是最疏远的。笔者这里就以文学与科学的跨学科研究看看整体教学观的思路。一个是形象化生动化的,一个是抽象的理论性的,然而它们之间的距离可能并不像我们想得那么远。关于文学与科学的跨学科研究,在我国尚属研究的薄弱环节,但是在西方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已经取得相当多的研究成果。
陈?先生说:“从教学上讲,我们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开放意识和国际文化交流能力的新一代,比较文学是他们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5]P14这里的“新一代”不仅仅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还应该包括所有大学生。现如今通识教育已得到高度重视,在中外教育界已经达成共识。比较文学具备的跨越性正好适应这种教育。
1985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1995年,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成立。1997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正式取代“外国文学”成为汉语言文学的二级学科。从这几个时间节点看,国内关于比较文学教学的研究是非常重视的。比较文学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培养方向等都是研究的对象。
笔者认为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有一点是需要明确的,即本科阶段的比较文学教学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这是比较文学教学的“纲”,笔者上述所作的努力,就是“纲”的具体呈现。对于一般的本科生而言,他们到底需要在何等程度上掌握比较文学呢?有学者认为,在本科生教学阶段,“切实的教学目的则是初步确立打通的意识,和一种开阔的、包容的观念、眼光与观察问题的视角”[6]P59。笔者赞同这种观点,对本科生要求学贯中西,这是不切合实际的。笔者认为,比较文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总结性的学科,所以设在大四上学期是有必要也是有理由的。通过比较文学的学习,学生可以将之前的相关课程知识重新整理、归纳。一方面这是对之前学习的一次巩固和提高,另一方面,或者说更为重要的是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具体说来,比较文学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社功能的理论素养,调整他们的思维定势,帮助他们树立“比较”的意识。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比较文学教学方能做到有的放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6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