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舞蹈教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舞蹈,是人类心灵美与运动美的综合体现。舞蹈课堂教学作为一门有着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其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首先,我们应当做到舞蹈课堂教学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如果我们的舞蹈课堂教学不能够很好地向学生阐释舞蹈的基本理论知识与舞蹈教学的理论体系,就很可能导致舞蹈教学实践活动的失败。而要想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舞蹈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内涵,就不得不让他们积极投身到大量的实践训练中,在实践中达到与理论的结合,进而领悟舞蹈的精髓与魅力。舞蹈教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实际上就是“形”与“神”的统一。作为新时期的舞蹈教育工作者,要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积极调动各种有利因素投入到舞蹈课堂教学中,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舞蹈课堂教学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另外,舞蹈教学理论与实践不可偏废其一,舞蹈理论知识直接影响到舞蹈教学实践的科学性与正确性,舞蹈实践又是学生舞蹈理论知识的重要补充,也是学习新的舞蹈理论知识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舞蹈理论知识与实践两者相统一的重要性。
二、重视舞蹈教师的影响力
正如我们所熟知的,在舞蹈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是其重要的组织者与实践者。学生在舞蹈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指导下学习相关舞蹈理论知识,进行舞蹈实践训练。由此可见,舞蹈教师自身的素质将对舞蹈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舞蹈教师自身的因素到底在哪些层面上起作用呢?首先是教师自身的榜样性作用。与其他学科相类似,舞蹈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舞蹈起着较强的榜样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舞蹈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舞蹈教师不仅应当具备渊博的理论知识储备,同时还应该兼具超群的舞蹈技能,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向学生呈现出舞蹈的魅力,进而提升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据教育学、心理学等的相关研究成果显示,学生在身心愉悦时,对于所学知识有着较强的兴趣,其学习效果也处于相对良好的阶段。因此,作为舞蹈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舞蹈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对舞蹈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呈现,还应当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实际的舞蹈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师应当做到“因材施教”,对有着不同舞蹈知识积累的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关注,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舞蹈学习的实际效果。
三、考虑学生自身的因素
舞蹈教学活动的直接对象是学生。学生会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作为新时代的舞蹈教育工作者,要能够熟知不同学生的特征与优势,对其进行针对性培养与训练。例如,对于那些天性好动的学生,应当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仔细规范其舞蹈动作;而对于那些羞赧的学生,则应当时常予以表扬和鼓励。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等的相关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受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之间有着非常大的联系。当个体遇到与其兴趣相同,或是认识到所学知识与技能对日后的工作与学习有重要影响时,他就会满怀热情地投入其中,并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成绩。作为新时代的舞蹈教育工作者应当因材施教,达到在舞蹈课堂教学中的良好效果。
四、注重舞蹈教学意境的构建
所谓“教学意境”,一般是基于教育者与学习者主观范畴的“意”与在教学活动中诸多外在的影响因素中的“境”之间的完美结合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意”是指教育者、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发现美、创造美,并随之产生、表露出来的情感与思想。“境”则是指“教学艺术所表现和反映的审美情景和艺术氛围,其特征是形与神的有机统一”。舞蹈教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艺术性较强的学科,其教学意境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舞蹈教学意境的构建与舞蹈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性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意境,即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另一方面,舞蹈教学意境的构建,需要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因素等等的共同营造,缺一不可。可以说,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情境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舞蹈教学亦是如此。
总之,舞蹈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舞蹈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应当从舞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组成要素入手,只有通过对各个教学要素的优化,才能够实现舞蹈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提升。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6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