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孩子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充分调动视觉、听觉、知觉等各种感官配合大脑活动的过程。在这一系列的活动反映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由于刚刚接触正规系统的教育方式,大部分孩子情绪都不太稳定,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三分钟热度”的现象,也就是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意志力。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也逐年提高,同时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家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全家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现象屡见不鲜。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比别的孩子更有能力,而忽略了孩子的学习接受能力与兴趣爱好,一味的囫囵吞枣,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家长盲目追逐攀比,揠苗助长,导致孩子最终失去学习信心,影响学习的兴趣。家长和教师不能因为孩子成绩不好过分批评,而没有根据实际原因,从主观或者客观上发现产生问题的所在,最终导致问题没有妥善解决,孩子成绩依旧下滑,再加上更加严厉批评,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就会彻底失去信心和学习兴趣。
二、探讨对幼儿音乐感受力及表现力的培养以音乐课《聪明的一休》为例
某一天听儿歌无意间想起了这首歌《聪明的一休》,在小时候的我们比较喜欢看动画片。经常在路上走的时候可以看到一种小朋友坐在上面的会唱歌的那个摇床。经常就可以听到《聪明的一休》这首歌投一块钱硬币在里面,孩子就非常高兴的在那里摇着。每当我看到的时候我就会想,那些孩子是因为那里很舒服还是因为那个歌很好听呢。因为在我们读幼儿园的时候,可以玩的东西还没有现在那么多。但是现在,玩的有趣的东西特别的多,比如动物园里,游乐场里。就拿游乐场里的旋转木马来说,每个家长带孩子去游乐场玩,必定会去坐旋转木马并且孩子都很喜欢。那孩子是喜欢坐在那里的感觉孩子喜欢那里有歌听呢?还是那些动物很可爱呢?
在音乐课前的课堂教学设计重点,运用演示法、练习法和发现法及讨论法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音乐教学。通过展示图片和观看视频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深学生对一休哥的美好印象。通过范唱,让学生学习歌曲,在结合舞蹈动作,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掌握基本的唱歌和简单地动作技能。
(一)课堂导入
1.展示一休的图片和观看视频
2.互动,老师首先问学生:大家知道图画上的人物吗?是否看过《聪明一休》这个电视?然后老师大概的讲述下这个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聪明伶俐的和尚名叫一休。他本是一个将军的孩子,但是在一次战争中的失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把他送去当和尚。他在修行过程中有很多人故意捉弄他,但是他很机智,那些人都没有成功。同时帮助寺院和将军处理了一系列的难题,非常机智勇敢。
3.老师提问:一休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有些什么特别的地方?你们喜欢他什么地方?你们想做一个怎么样的孩子呢?爸妈或爷爷奶奶、老师、同学、邻居会经常夸奖自己吗?
(二)教学过程
1.运用歌曲的前面两句来练声。这样在这个过程中进入到了这首歌的学习状态,而且还可打开嗓子。
2.老师一边放着歌曲给学生聆听的同时跳着这个舞蹈给学生看。学生看到舞蹈之后首先就会想学并且会觉得很有趣。一句一句的舞蹈动解释歌词让学生理解,加深学生的记忆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再次聆听歌曲和范唱,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学习这个歌曲的动作,学习动作之后还可以叫学生根据自己对歌词的理解来做动作。
4.接着播放一遍别的小孩子跳的这个舞蹈,这样更形象的体现出这个动作的风格。而且是要和他们年龄接近的小朋友。这样子,他们就会想,别人可以跳那么好,我也可以,而且更模仿起来更加形象。就有更多的他们自己的东西在这个舞蹈动作上。
5.在这堂课中我们学习了《聪明的一休》这首歌,我们知道一休是一个聪明懂事的孩子,他知道怎么去面对困难是一个勇敢的孩子。我们要向一休学习。
6.最后引导大家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进行知识抢答,答对的并且积极的奖励小红花、额头的贴花等。
三、幼儿音乐感受力及表现力的培养
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提到有关的幼儿园的一些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比如孩子生性好动,精力充沛的年龄特点,所以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每个老师和学生一起融入到课堂过程中来,以音乐节奏为基础,将音乐旋律歌曲的歌词,动作,舞蹈,语言结和起来。还可以加上一些游戏、图片和音乐结合的方式。让孩子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音乐并通过动作及自己对歌词的理解用动作的形式表达出来。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6164.html上一篇:声乐教学中的教学创新与师生互动
下一篇:试论钢琴教学中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