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Key words: material mechanics;teaching reform;teaching methods;assessment method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9-0222-02
0 引言
《材料力学》是普通高等工科院校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发展历史,其经典理论在现代工程和科学技术中一直被广泛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材料力学课程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现代工程技术对力学要求越来越高,对学生参加工作后的实践能力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而现行的教育体系很难满足这些需求。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要从知识型向创造型和实践型转变,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这是一个重大的工程,也是势在必行的趋势。材料力学课程只有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才能为社会培养处创新并且具有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的人才。
1 材料力学在三本院校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也在不断的深化改革,目前国内的高等教育已经由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由于各个院校的扩招,高等院校的学习人数越来越多,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基础普遍下降。而三本院校的学生基础也是普遍非常薄弱,随着高校提出要培养应用型、综合型人才,力学这类技术基础课的课时被压缩的越来越少,加上材料力学本来就很枯燥,很多学生对此本来就没有多大兴趣,加上课时的精简,很多内容不能很透彻的灌输给学生,由于前面的内容了解不透彻,后面的知识理解起来也就非常吃力,这样就造成了学生更加讨厌这门课程。然而,在现代工程技术的应用实践中,对力学或者材料力学的需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教学与实践发生冲突的情况下,现有《材料力学》教学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学内容方面。就教学内容而言,多年来一直没有跟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而且教课形式还是以前的理论形式,虽然加了一些材料类型的实验,但是实验都比较少,而且由于实验设施有限,很多情况下学生都是观看,不能亲自动手。现在的教学内容多数强调理论,很多课程之间不仅重复而且很多都严重脱节,并且现有的教学方式都是强调理论知识还有解题技巧,并没有结合实际工程进行讲解。随着新兴行业、新兴学科的不断出现,理论和实际脱轨的现象越来越严重;②教学方法方面。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的教学模式还是停留在以“教室、教师、教材”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没有兴趣,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该在教学中增加一些实践的案例,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论结合实际,而且还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③考试考核体系方面。既有的教学都是将所学给予在期末一次的考试分数上,由于都是以分数定能力,所以大家都会考前突击看书,突击记忆,死记硬背。而且如果通不过来年还要重修,往往老师考试之前都要划重点,很多同学都是死记硬背重点,不仅不理解,而且对于其他的知识都不理会,只是一味的背重点然后搞题海战术。即使这样,很多学生为了通过考试,不得不作弊。因此,这种分数制不但制约了学风建设,还造成学生对知识不能灵活运用。
2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笔者认为,应从多方面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等入手,实现三本院校应用型土木类专业材料力学这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2.1 优化理论教学内容,突出材料力学研究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与后续课程和工程实际的联系。在讲授材料力学教学内容时,应当打破陈规,注重课程知识的横向应用,纵向联系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如:首先系统讲解轴向拉伸与压缩这一最简单的基本变形,以“外力―内力―应力―变形―强度―刚度”为主线,以“外力特点、截面法计算内力、应力的分布规律及应力变形特点及变形计算、强度刚度条件的建立及应用”为具体内容,在稍后开展的剪切、扭转、弯曲等基本变形讲解中举一反三,运用同样的思路总结出材料力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可以始终抓住这门课程的主线,使其不偏离方向,又可以做到灵活运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只有这样,学生不再是死记硬背公式、概念,而是掌握了一个运用自如的理论工具。
突出与后续课程的联系,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应是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例如:对于弯矩图,材料力学给出了方程法、简易法和叠加法三种画法,而后续课程结构力学中采用的是分段叠加法,因此,在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中,可在学生掌握简易法和叠加法的基础上,强化分段叠加法这一教学内容,而方程法可作为学生的自学内容;对于位移的求解方法,能量法在结构力学中广为使用,此教学内容应得到强化;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求位移的方法在后续课程中的应用较少,与其他教学内容的联系也较少,可略讲或将其作为学生自学内容。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按照大纲把理论知识讲解透彻,还要在讲解过程中适当引入一些实际的工程问题。可以给出一个实际的工程,让学生结合课本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敢于踊跃发言活跃课堂气氛,这样就使学生不仅学到课本的知识,而且还能提高大家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压杆的稳定性时,可给出实际钢结构中柱与梁的连接形式,让学生思考柱在不同平面内失稳时应如何建立力学模型,如何简化端部的约束等等。当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沉淀和不断实践的过程,我们要坚持不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2 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高。传统的教学手段是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很难有自己的兴趣和独立思考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用生活中学生能接触、见到或易于理解的实例讲解。如汽车的扶手、自行车辐条、教室中的楼板、座椅、户外的旗杆等等,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实际问题的认识,还可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多采用形象化的教学工具(如教学模型、图片、曲线图等),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直观认识。其次,对于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一定要讲透彻,对于重要的难点,不但要在课堂上多花时间重点讲解,还要组织课堂讨论,课下布置相关作业,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做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再次,对于每章都要有总结,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做到脉络清晰,同时对于相似点要单独拿出来总结,找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的,方便大家记忆并且不容易混淆;最后,还是要多结合实际例子讲解,这样不仅掌握了知识,还能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让大家感觉学有所用,认识到知识的力量。通过这些,肯定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工程实例通过屏幕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工程实际。同时,图文音像并茂、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技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力学公式推导、典型题目等方面,发挥传统的板书教学连贯性的特点,注重过程的推导,边推导边讲解,细化每个过程,这样教学效果就会更加理想。将传统的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发挥其各自的特长,使两者在教学中实现优势互补,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2.3 完善课程考核办法。目前各个高校所使用的考核制度即考试以及平时上课的出勤情况,一般情况下,出勤和课下作用占一部分比重,最终的期末考试占绝大部分比重。其实,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督促学生好好学习,掌握知识,学到技能,促进其全面素质的提高。可是现实中应用的这个考核制度并不能够做到这些。现在的考试多数都是考核老师讲的重点,课下作业题目,正在结合实际的题目根本没有,为了保持“低淘汰率”,考前老师通常都会划重点,只有考前一周好好突击就能过关,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平时学习的惰性,而且还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思考能力等。显然,现行的考核制度有着不可避免的缺陷,因此应当在以后的教学中增加其他方面的考核(如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为了能真正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对课程的考核应将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对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纳入考核的范围,变一次考核为多次、多方面的考核方式,使考核的成绩能够真正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平时成绩占35%、实验考核占15%,平时课堂考核或实验教学考核不及格者,不准参加期末考试。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50%,期末笔试不及格者准予补考,考试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思考题和计算题。考试题型应为填空、选择、简答和计算。在实施过程中,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平时成绩、实验考核成绩及时公布,让每个学生都能知道自己的考核成绩,知道自己的位置,能有的放失地去学习、复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3 结语
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体系方面的创新,受到了学生的普通欢迎,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在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同时,还教会了学生如何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材料力学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刻的体会到:教学模式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我们制定合理完整的计划的同时,还要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探索总结,更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克服困难,确保教学模式改革的顺利实施。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6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