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电子技术基础》是实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由于各种原因,《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内容相对陈旧,难以适应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教学中,“纸上谈兵”的现象较为普遍,理论学得多,实践练得少。由于学生以前未接触过电子专业知识或者对此了解很少,大部分学生感到《电子技术基础》比公共基础课难学、难懂,比较枯燥,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缺乏大量的生动实例,不能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大多数教师采用以讲为主的教学方法,对照着教材讲电路图、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学生很难学到过硬的专业技能,以至于毕业后难以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
基于学案的《电子技术基础》“理实一体”教学是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满足学生需求的有效途径。
二、把准方向:“理实一体”教学实施的思考
学案就是学生的学习方案。它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已有经验和当地的教学资源而制定的学生学习方案。学案的编写,主要按课时进行,与老师上课、学生学习同步,适用于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基于学案的中职《电子技术基础》“理实一体”教学策略,是指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以学案为载体,以任务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案引导,教师指导,师生共同探究、交流、合作,让学生明确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习相衔接的“工作(职业)目标”,让电子技术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动手训练“渗透”在一起,使“学习环境”变为“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受到职业岗位氛围的熏陶。以多元方式评价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能够获得创业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求,拉近“学习目标”与“工作目标”间的距离。
(一)学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学生发展为本”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让学生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基于学案的中职《电子技术基础》“理实一体”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口,寻找学生的入趣点,将专业课教学生活化,与学生现有经验、体验相结合,让学生喜欢学习。二是让学生有进步。中职学生的基础不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愿意学习,并参与其中,努力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三是让学生能发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学习的起点作为教师教学的起点,把传授知识和技能服务于学生有个性、可持续、全面和谐的发展,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既为学生今天的学习服务,又为学生明天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理实一体:以就业为导向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使学生获得在合适的职业岗位上工作所需要的各种能力。职业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基于学案的中职《电子技术基础》“理实一体”教学策略,以“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岗位工作任务为起点”,把社会需要、专业知识和能力体系与学生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将电子技术专业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知识、习得技能和获得能力。
三、改革行动:基于学案的“理实一体”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编写学案
中职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为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我们精心编制了《电子技术基础》学案,让学生依据学案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学案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学案的编写,要落实“四基”,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整合有用知识,简化以学科知识体系为背景的知识要点的陈述,强化知识的应用性、可操作性,充分反映时代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满足现代化生产对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为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知识结构的学习资源,体现“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用、学有所得”的基本理念。
《电子技术基础》学案包括五个基本要素:学习目标、任务准备、任务实施、任务拓展、任务评估。
1.学习目标
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其中,知识目标是具体的、明确的,是显性目标,应在学案上明确体现,要求学生运用各种学习手段去完成、去落实。而能力与情感目标虽然提出了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来培养与体现,是隐性目标。正由于目标是隐性的,需要师生通过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
2.任务准备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学生在学习时没有前期的储备,那么他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容易产生挫败感,因此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课前准备包括准备相应的学习任务资料,准备任务学习过程中学生分组和各类规范性材料等,准备教学设施包括实训工场、工具、元件、材料等。
3.任务实施
《电子技术基础》学案的编写,任务实施不仅仅是体现在对实践环节的重视,更是为了改变过去理论与实训割裂的教学方式,以工作任务构建情境,打乱原有的按学科知识单元组织授课的章节序列,围绕一个工作任务或项目来组织教学,边做边学、边学边做、做学合一。在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导航者。教师要把握难点、抓住关键,不失时机地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点拨。 4.任务拓展
课堂内的学习总是有限的,而电子技术专业的问题总是无限的,要想有效解决这一对矛盾,在学案编写中必须具备任务拓展这一要素。任务拓展既可以是横向拓展也可以是纵向拓展。横向拓展是让学生学会用旧知识串连新知识,用积累的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学会在比较中找方法,在比较中学会如何解决问题。纵向拓展是通过补充相关背景,补充课外资料来更好更深入的了解专业知识,拓展专业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愿望,释放他们的探究精神。
5.任务评价
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冲过一关又一关,这时学生既可以对学习任务的完成过程进行评价,又可以对学习任务完成的结果(如作品之类)进行评价,由学生自己介绍、演示,让学生互相讨论,发表意见,从而实现相互交流、学习的目的。任务评价可以采用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使评价做到公平、公正。评价分两方面:即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工作态度。终结性评价主要是考察学生是否达成了任务目标。
(二)教学实施
基于学案的中职“理实一体”教学,充分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应用为主线,精心设计学案,体现基本理论在工作现场的具体指导与应用,突出与现实生活和职业岗位的联系,引导教与学向生产技术与生产岗位的实际需求方向靠拢,将技能实训融合在各知识点中,坚持“做中学、做中教”,使基本理论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与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
基于学案的中职《电子技术基础》“理实一体”教学策略的实施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学案的中职“理实一体”教学策略实施框图
1.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的作用主要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学有所乐。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有时也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精彩的导入无疑会为课堂教学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导入时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注意师生情感的交流,只有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学生才能畅饮知识的琼浆,完善个性的发展。
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是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的课堂。因此,我们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经常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情境,如在模拟电路中给学生展示光控电路、闪光灯、延时关灯器、稳压电源、功率放大器,在数字电路中给学生展示定时器、循环流水灯控制器等,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实施:理实一体,学做合一
理实一体、学做合一,以学生为中心,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以行动过程为导向,实现了理论与实践、课堂与工作地点一体化的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既是一个引导者、被咨询者,回答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学习情境的创建者、组织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学习《常用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时,教师发给每组学生一些常用的二极管,如整流管、检波管、发光管、稳压管、光敏二极管等,并让学生认识常见二极管的电气符号和文字符号;然后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小组合作,根据学案完成典型电路连接的;再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思考这些二极管的功能及特性,最后自己根据这些二极管的特性连接新的电路进行实验,从而由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分工中,可以由两位学生连接电路并使用万用表进行相关检测,一位学生整理并参考从网上下载的有关二极管的资料,一位负责记录实验结果及相关读数,还有一位总负责,既是同学间的联络员也是统一策划者,妥善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当然也完全可以听取学生的意见。教师必须不断观察每个小组的动态,收集小组间的共性,学生一旦碰到问题,及时引导。
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师生间要讨论交流。为了有效抑制不参与合作的现象,在讨论结束后,常要会回答问题的成员举手,但是答案必须由所在小组的其他成员(不举手的)告诉大家。这样能强化小组各个成员之间的互动,保证小组全员参与。在完成常用二极管识别和检测后,有学生提出变容二极管、激光二极管等,它们的特性又如何?这些任务作为合作学习的又一个新任务提出,鼓励学生进行新的探索,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不断创新的能力。
3.评价:收获感悟,反馈提高
评价具有监控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激励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等重要作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理实一体”教学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以及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不同形式和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考核,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考核,有利于学生发展潜能,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从而培养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4.拓展:梳理迁移,开发潜能
拓展是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有效的拓展迁移,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胸襟,丰富他们的体验和阅历,可以给予他们实践和创新的自由。教师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为目标,设计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力求在丰富的生活世界与枯燥的学科理论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能力发展。
实践出智慧,实践长才干,实践中学生的各种能力得以培养。在学习《串联调整式稳压电源故障分析》时,实验若允许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形式让学生拼搭电路,完成后一定会有许多小组不成功,这正是本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若实验不允许,教师可以自制教具,或由调光台灯、充电器为例提出问题:灯不会亮、灯光不可调、灯特亮、灯特暗?这是什么原因,同样在串联调整式稳压电源中也存在着这些故障,让学生讨论,教师引导,这时就会有许多种答案产生,让学生在彼此思维的碰撞中迸出“火花”,促使学生以更严谨的态度求知识,以更客观的眼光看世界。 四、实施成效:让学生更具职业竞争力
(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学案的中职《电子技术基础》“理实一体”教学强调教师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教、学、做合一”,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学生反映这样的学习不仅不累,反而相当有趣,学得也快,得以获得成功的体验,非常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电子技术基础》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内容比较抽象,知识更新也较快。我们的学生学习基础一般,课程内在的逻辑体系与学生现有基础、接受水平、智力发展之间的“剪刀差”较大,课时又比较紧。基于学案的中职《电子技术基础》“理实一体”教学后,有效地整合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资源,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了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
(三)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基于学案的中职《电子技术基础》“理实一体”教学,以企业岗位工作任务为起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起到重要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职业习惯,认识到了与人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使我们的学生成为职场竞争中的优胜者奠定了基础。
作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一线教师,我们将继续努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探索适合中职学生特点、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每一个学生,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理实一体,学做合一,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舞台。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6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