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Cultural Import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WANG Wenjun
(College of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Hai'nan University, Danzhou, Hai'nan 571737)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mported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cultural knowledge, student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has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the scholars, but on how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cultural introduc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search is still in its initial stage. In this paper, resulting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lunders in the language and cultural factors, combining the analysi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cultural import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current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strategy.
Key word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ultural import
0 引言
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为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提供符号编码;另一方面,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语言的使用及发展都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规约。正如Sapir 所言,“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因此,没有对特定文化的了解就不可能对某些语言现象有深刻的理解,就不能恰当地使用目标语言。事实上,不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及不同文化对语言使用的规约,是造成跨文化交际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为了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以适应国际交流的需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非常必要。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明确把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社会文化能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1 跨文化交际失误中的语言文化因素
跨文化交际失误究其原因主要有语言文化因素和非语言文化因素,这里主要从词汇和语用层面来探讨语言文化因素。语言是文化的符号表现形式,作为语言的基本构建单位的词汇往往被打上文化的烙印。一方面由于人类活动、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共性,使得不同语言中有一部分词汇在内涵与外延意义上都非常接近。 另一方面由于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伦理观念上的不同,又使得不同语言中的语义近似词汇常常有着文化内涵上的差异,甚或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词汇表达。这种词汇文化内涵上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一位国内学者在和一位外国女性专家在进行了一番学术讨论后。很想赞扬对方治学严谨、很有上进心时用了 “aggressive” 一词,从外国专家有点尴尬的表情可容易看出,汉语中的“有上进心”和英语中的“aggressive” 还是有一定差异的。还有一些汉语词汇表达中国文化中的特有现象,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词,而这些词与中国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他们对于中国学生表达自己思想也非常重要。例如,“女娲”、“儒家思想”、“辛亥革命”等。
在语用层面上,同样不同文化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差别。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共性可以帮我们将母语中的交际方式与技巧成功的应用与跨文化交际中。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由于交际双方对对方文化中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及交际规则不够了解,在不恰当的时候说了不恰当的话,即使在词汇和语法上都没有错误也会同样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败。例如,我们中国人热情好客邀请客人时可能会说:“ 今晚六点来我家玩,我过生日!” 但是再邀请国外友人时候如果说: “I invite you to my birthday party, six o’lock my place.” 就显得生硬,太过于直接,没有给对方留有余地。再比如中国人在介绍自己亲友时往往要谦虚一番,使用一些自嘲或贬低己方的语言,这对于经常以自豪、褒奖的语言介绍自己亲友的西方人士来说,可能会很难想象。
2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实施现状及对策
十多年来,众多学者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进行了比较充实的论证,其中也不乏对实施文化导入的方法与策略提出的有价值的尝试。但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实践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文化导入比较零散,不够系统;文化导入中中国文化缺失,造成文化导入与语言学习和语用能力培养脱节;以及忽视对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正确态度的培养,文化导入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针对这一情况,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更加高效地进行文化导入,以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1 提高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转化是有一个过程的。身教重于言教,如果教师本身的跨文化知识体系不够系统,或者都来自书本,并没有在充分的实践中将其转化为自觉运用的能力,就不能在教学中营造轻松的跨文化交际语境,以及通过言语示范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另外,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对不同文化差异的了解在加深,对不同文化差异的态度也在变化,文化潮流本身也在变迁,这些都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跨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的跨文化素质,才能真正做到贯通中西,提高文化导入的效率,做到游刃有余。
2.2 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展现形象的跨文化交际场景
现代多媒体手段的应用无疑给外语教学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使课堂语言输入在质和量两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和教学效率。在大学英语课文化导入中尤其如此,通过多媒体手段可以在短时间内较全面地展现文化中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例如影片《刮痧》的某些片段中就包含了丰富的中西文化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碰撞与消融。在课堂中引入这样的影片再加上观后讨论,既能增加学生对语言文化学习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更直观地了解文化冲突带来的问题,同时也能让学生认识语言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增强他们宣传中国文化的使命感。
2.3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适当导入中国文化势在必行
首先,学习语言的最佳途径是学以致用,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进行语言学习。生活在中国的学生的经历体验、思想态度无不带有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而在中国以往课堂教学中,似乎更加重视“原汁原味”的语言文化,导致“学”与“用”的脱节。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元素,比如教学材料中选取一些中国的外宣材料、中国历史、哲学思想以及经典文学等就显得十分必要。 其次,人类的认识和学习过程无不是通过利用原有知识对新事物进行分析理解并将其纳入原有知识体系的过程,语言文化的学习当然也不例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中国文化因素与目标语文化进行对比,能在短期内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之,我国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还做得不是很理想,还需要广大的教育者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地提高自身和学生们的跨文化知识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也不应只停留在讲解对学生理解语言有帮助的“文化碎片”上,还需要挖掘其深层的价值观念或历史渊源,从而帮助学生从整体和概括的高度对目标语文化有所把握,并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最后,跨文化交际不是单行道,而是至少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当代的大学生也应该通过两种文化的对比学习更加了解,甚至能够宣传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灿烂文化。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6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