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分组教学应注重层次化,遵循自愿、互利、统一的原则
在小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部分学生不愿参与小组的讨论,只是一个听众。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1)可能是小组内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理解能力与知识水平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小组活动或任务对他而言难度过大而参与不了。(2)部分学生较为腼腆,不愿在不熟悉的同学面前去表达。针对以上的问题,分小组前应进行充分的测试,按照知识水平层次的不同分成三个较大的组,在此基础上按照自愿的原则分成小组,再根据学生的表现与习惯做适当的调整。如此既能克服部分学生在小组活动时的依赖情绪,又能使小组内的学生在同一水平上进行充分的讨论。
二、分组教学应注重活动的简单、具体与可操作性、成果的可视化
在分组教学中,分配给每个小组的任务与活动应是简单的、明确的、易操作的。简单的任务容易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而明确的、易操作的又能使学生明白该做什么、该怎么做的问题,同时也较容易完成。与此同时,对于活动结果的展示与呈现要力求易于交流。这样才能达到在交流中知识水平获得提升的目的。如何使它发挥出最大的功效,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充分地理解与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只有教师对合作学习有了正确的认识,并对每一次活动设计做好精心准备,才能真正减少小组合作低效现象,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就一篇作文教学而言,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分配他们分别做以下任务:A组写出5~8个与本篇作文有关的短语,B组写出与题目有关的几个句子,C组根据所给内容及要求写出一篇60词以上的作文。如此,各小组的任务与要求都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们也就有了完成任务的积极性。
三、分组教学应注重小组内的分工合作与学生习惯的培养
为了尽可能地提升小组的活动效率,小组内应有明确的分工。
小组活动应该是各成员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完成任务和分享讨论成果。但在实际情况中,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参与的机会明显较多,而另一些学生则习惯于当听众,很少或从不发表个人意见。因此,建立有效、科学的合作学习规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为使他们每个都能积极地参与小组活动,对于小组内的职责分工可以轮流或交替,这样每个人都会成为组长、发言人。同时教师要阐明小组的特殊意义,让学生明晰自己在小组内的职责――为整个小组的成功贡献力量,让他们明晰如果小组内有一人掉队,将会影响整个小组的成绩。为更好地执行以上学习规则,教学初期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作技能的教授和训练,以使他们形成一种学习的习惯与自觉性。
四、分组教学应注重激励机制的建设
在分组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和积极表现给予及时的口头表扬,还要对表现较为积极的小组给予激励与奖励,建立长效的机制,例如,要每周或每两周对小组活动进行总结,表现较好的小组可以评为星级小组,或得到减免作业等奖励。如此也能激发学生为“集体荣誉而战”的热情,从而积极地参与到小组的教学活动中。
在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在综合运用能力提高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分组活动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它能为学生构建真实的语言环境,搭造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能真正地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使学有所用。但是在操练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问题。教师应出认识上的误区,充分发挥组织者的作用,精心地准备每一次活动,科学地设计活动的内容。活动过程中,加强引导,注意时间的把握,并在活动结束时,做出客观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分组活动教学的效果,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不断地感知,运用语言,不断地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6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