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 >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礼仪课程教学的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礼仪课程教学的研究

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礼仪课程中的重要地位

  1.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载体和历史符号

  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儒家很成功地使整个中国保持了优美的风度与完善的礼节……这种理解并非仅限于上流社会,贫苦的人民也颇讲求。”当今天的我们崇尚西方的生活、使用英语和西方的社交礼仪的时候,也许不会想到,当西方哲学家在思考道德问题的时候,会将中国传统礼仪作为一种可供示范的典型。事实上,有学者研究指出,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时候,由于科技的发展让西方人信仰缺失,他们希望从东方重新探索到道德的边境。

  对中国而言,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也最容易被学者们提起的是儒家思想。儒家讲求“仁义礼智信”,其中“礼”就与当今谈论的“礼仪”相关。道德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学者将其渊源归于“礼”。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能够从他为人处事和生活态度中体现出来,将“礼”看做个人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与礼仪密切相关。

  2.中国礼仪与西方礼仪在现代进行文化博弈

  当各国都在强调文化“软实力”,美国提出文化“巧实力”的时候,韩国在保持本国文化传统和珍视本国文化方面做出了非常巨大的努力,甚至将中国的“端午节”申请为韩国的文化遗产。而在这方面,我国则有待加强。

  当美国好莱坞输出它的产品的时候,它所传达的是自身的文化,而文化霸权将成为“精神及道德领导权”,并以这种该方式对社会加以引导和统治。因此,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潜在的竞争,想要保持自身的精神独立,就要保护自己的文化,礼仪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3.高校大学生对中国礼仪与文化的学习需求

  之前在微博上有一条很火的微博,用生动形象的图画表现了中国传统礼仪中的一些基本要求。比如,吃饭的时候不能把筷子竖着插在米饭上,因为这样像是在坟头上插的香。很多年轻人尤其是高校大学生愿意转发,并且在转发的时候说“这些老规矩不能忘”。能够看出,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礼仪和文化具有敬畏之情,并且希望将其传播出去。

  在网络上,也会有人归纳“作为中国人不能不知道的传统习俗”,将中国传统节日的礼仪加以说明,这些深受高校大学生喜爱。

  二、融合过程中大学礼仪课程教学可能遇到的困难

  1.礼仪与文化交叉部分的师资专业性问题

  由于中国高校课程的细分,不同学科之间在教学侧重上存在差异,甚至由于不同学科在学科基础理论的建立和前提设置上就存在差别,导致在师资方面存在问题。例如,在文学院的课程中,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课程可能比较侧重于文学史,而文化史的方面也多从历史上的文学材料中提炼出来。

  2.对于课程普及度的考量

  诚然,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礼仪课程中十分重要,然而应将其作为一门怎样的课程尚有待考量。一方面,学生日常的专业学习压力很大;另一方面,学校的课程资源有限,如果“一刀切”直接将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仪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各教学院系又担心占用专业课学时。而如果只对某一个专业开设,又存在其他专业学生无法享受这一教学资源的问题。

  3.教学方法上需要探索

  杭州师范大学岳刚德副教授曾经指出,儒家思想讲究“修身为本,道德成人”,既重视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选择与思辨,更重视对于人在培养自身修养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礼仪课程的教学层面,值得探求的内容最多。

  三、传统文化与大学礼仪课程融合方式探索

  1.多学科教师联合授课与集体研究

  在中国,由于学科背景不同,一些教师没有足够机会相互交流,但事实上,不论是在研究过程中,还是在授课过程中,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相互碰撞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结果。因此,建立含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大学礼仪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将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联合在一起,一起研究授课方式和研究这一新的课程。

  在开始的阶段,可以采用不同老师分别进行几节讲座的方式来进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同的老师可以在其他老师上课的时候“旁听”,这样一方面可以交流观点,另一方面,避免不同老师所讲内容有矛盾的现象而给学生造成误解。

  2.教学调研与教学过程相结合探索培养模式

  (1)可以考虑在课程前期、中期、后期进行教学调研。在已经有的研究中,能够体现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方向课程的热情。当问及“如果我们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您认为有必要开设以下哪些课程?”的时候,调查显示,已经上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的同学中有超过23%的同学认为仍然需要增加相关的其他课程。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个比较新的尝试,除了在上课之前进行调查之外,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和学校也应该积极收集同学的反馈,来了解学生在课上希望学到些什么、目前的课程设置有哪些需要改进等等。

  (2)对于应该如何开设课程方面,可以先选择进行提供公共选修课,以讲座的呈现方式面对学生。在调研的基础上能够逐步了解有多少学生愿意学习这门课程,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课程

  定位。

  (3)作为创新尝试,可以考虑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网络授课。在课程开始之初,可以在上选修课的同时进行课程录制,并且上传到网络上供学生观看和传播。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这种授课方式能被大学生快速接受。

  3.教学法上注重传承与创新

  (1)通过多媒体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相比之下,礼仪是比较容易通过实际举例子来形象地表现的,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很难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模拟。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包括影视剧作品、历史图片等方面的搜集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能够在多媒体教学的环境中,用更为活泼的方式表现出来,文

  化就不再是一个遥远的东西。

  (2)现场情景模拟

  虽然传统文化不是非常容易形象生动地呈现,但是礼仪是可以通过行动来表现的。例如关于在座位上如何体现“长者为尊”的概念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学生事先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请上来几个同学,让他们演示自己会选择怎样安排座位,之后给出点评。

  (3)教学模式与教育方法创新

  湖南女子学院是在全国高校中把礼仪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正式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一所院校,从2003年开始,在全校学生中开设了《现代礼仪》公共必修课,组织了现代礼仪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各种教研活动,制订了现代礼仪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首创了“3+3”高校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并具体组织实施。“3+3”模式是该校礼仪专家蒋?萍教授的一个创造,即在教育内容上,实现礼仪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相结合、系统介绍与专业特点相结合;在教育方法上,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知识传授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4)组织多方活动,促进言行一致

  有学者已经提出,对于礼仪课程的教育,完全可以配套举办以大学生礼仪为主题的校园活动。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自己组织,学生可以通过讲座、舞台剧、表演、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甚至可能会超出教师的预期和想象。

  总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礼仪课程的问题,最需要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理论,而在教学方面则可以更加开放,相

  信学生的价值观和能力,在“言”与“行”共同的培养中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702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