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才会认真去对待,在阅读教学中同样不可少。因为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去寻求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用心去发现、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只要是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他在学习方面会更加主动积极,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1.设疑激趣: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教师要因势利导,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和兴趣,所以,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时要一边读一边想,学会设疑、释疑。比如,在教长春版三年级《日月潭》一文时,让学生根据题目来设疑:日月潭在哪儿?为什么叫日月潭?日月潭里的景色是怎样的?由于抓住主要的问题来设问,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很快便弄清了课文的大概意思,并把握整篇文章的脉络。在教《海底世界》一文时,引导学生抓住“海底”一词设疑:海底是怎样的?有没有声音?那里会有哪些生物?抓住了关键词,学生在学习时才会带着问题去阅读。
2.情境引趣:针对写景的文章,在教学时要将学生带入到情境当中去,引起学生自学的兴趣。比如,在教学长春版教材《科罗拉多大峡谷》《荷塘旧事》《林海》《九寨沟》等文章时,课上要充分利用PPT或相关影像资料,把课文描写的画面景象都展现出来,配上音乐声情并茂的朗读,就会使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画面走出课本,产生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很高,学习效果也会很好。
3.读中生趣:通过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反复朗读课文,激起学生自学课文的兴趣。比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卖火柴的小女孩》《秋天的怀念》等感情丰富的文章时,可采用“语感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来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带着最好的自学状态品句赏文,理解文章内容。
二、多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就应该改变“我讲他听”的方式,在课上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养成在家预习的好习惯,自行解决课上要学习的字、词,多阅读一些相关的课外书,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试着去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提出问题,再通过反复朗读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训练学生主动看书,积极思考。在课上,针对学生自学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分析,对可讲可不讲的内容让学生自己解决。要面向全体学生,绝不能只注重优等生的培养而忽略了学困生的学习,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对学困生在学习上取得的点滴进步应及时给予肯定、表扬,让他们把成功的成就感转化为自学的动力,树立起自学的信心。
三、教给自学方法,提高自学质量
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毫无保留地把“金钥匙”――自学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带着“金钥匙”去逐扇打开语文知识的大门,读懂各类精彩文章,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比如,在教学《真美与真糟》一课时,设计这样几个问题:找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语句;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父亲是怎样评价的,“我”有什么反应,在成年后作者为什么“感到庆幸”?联系实际想一想,家长的鼓励和批评,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只要学生能抓住文章的写作顺序,掌握了阅读方法后,以后在学习时就会很轻松。
抓住中心句去阅读。在教学《忆读书》一课时,围绕“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句,思考:作者在幼年时、少年时读过哪些书?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作者怎样的感情?通过读书、感悟读书的益处,体会读书对人一生的重要作用。
四、培养自学习惯,提高阅读水平
为了使学生养成认真读书、思考的习惯,学生在读书时要“四到”,即: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心到”就是要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思考。“手到”则要求学生勤查工具书,边读书边做标记、摘抄、记笔记等。
诗人汪国真说过:“最优秀的读者,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作家;最优秀的作家,却必定是最优秀的读者。”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需要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带着明确的目的,专心致志地边读边想,从而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7097.html上一篇:让单元整体教学在数字化环境下驰骋
下一篇:对低年级写字教学的一点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