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明确对话的对象、形式和目的
对话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作者)。教师和学生的有效对话,是建立在对文本有效对话的基础上的,因此要体现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文本面前,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
对话的目的是:一方面读出并体验作者在文本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品味负载内容的外在语言形式;另一方面是读出自己,以文本来观照自身,关照生活,从中受到情感、情操的熏陶,从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对生活的理解。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同其他一切对话一样,也包含两个方面:倾听和言说。首先是倾听文本,要能真正使学生接触文本、体验文本,用自己的生活和情感沉潜于文本,从而建构并生成相应的意义;其次,倾听他人对于文本的认识和解读,并从中受到启发。所以,对话式阅读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反应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二、走出假的“对话”误区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假“对话”的现象比比皆是。从对话内容上看,有“空谈式”和“预设式”两种。“空谈式对话”就是没有主题的对话,学生泛泛而谈,不着边际。“预设式对话”就是教师设计好了走向预定目标的路子,教师牵引着学生一步步走向预设的“感悟”,“启发”学生回答预设的答案,直到获得“真知”――教参的观点。这种对话完全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以对话伪装的灌输式教学。从对话主体上看,有“主导式对话”和“主角式对话”。“主导式对话”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对话,对话的问题由教师预设,对话的内容由教师掌握,学生围着教师转,成为配合教师表演的配角。“主角式对话”就是在对话中充当对话角色的是少数善于思考、能言善辩的学生,多数是观众。以上四种都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对话,都是假对话。
三、有效对话的基本策略
1.搭建民主的对话平台
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充满爱心的课堂氛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人格平等、价值平等、心灵平等,让师生各自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2.创设多维的对话空间
(1)对话形式多维: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师生与编者的对话等。(2)对话内容多维。对话内容不是教材知识的转移和克隆,而是基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个性差异的理解和感受,既要遵循文本又要超越文本。(3)信息交互多维。在对话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对话的主体,每个主体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信息的接收者。在这样多向信息的相互传递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给予充裕的对话时间
对话信息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1)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2)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个人的认知、感悟等。(3)在师生、生生交流互动中获得的新知、重新生成和建构的意义。所以要保证学生有充裕的读书时间,要给予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要给予学生充裕的对话时间。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结果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和结论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对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就应得到尊重和鼓励。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7100.html上一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