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设疑式导入,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
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追根溯源,如果我们能在课堂导入语中蕴含一些新颖别致、精彩有趣的问题,就能引起学生兴趣,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所以,针对学生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课堂导入语中设置一些问题来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
比如,在学习第二册《小壁虎借尾巴》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这样来设计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只小动物的画像,你们看看认不认识啊。(出示图片)
生(兴奋地回答):小壁虎。
师:是的,小壁虎属于一种特别的爬行动物,虽然它长得不好看,但是它吃人们最厌恶的蚊子和苍蝇,所以说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但是,你们注意看一下,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么了?
生:哎呀,尾巴怎么断了?
师:没错,这只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但是它是怎么断的?断了以后小壁虎又想什么办法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会告诉你们上述问题的答案!
这样,我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成功地导入了新课,学生也被这两个有趣的问题吸引了,从而使学生在强烈求知欲的驱使下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情境式导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情境导入,即教师借助生动的教学语言,或现代化教学辅助设备等手段,创设出可以引发学生情感体验或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在情绪的感染下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课堂导入法。我个人比较偏向运用现代化教学辅助设备来创设教学情境,因为它具有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形兼备等优势,可以完成我们以前在课堂上无法实现的教学梦想,比如,它可以将语文教材中平面的文字和静止的画面以立体化和动态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
比如,在学习第七册《颐和园》这篇课文时,我们不必马上让学生进入对这篇课文的阅读和生词的学习当中,而是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大量有关颐和园美丽景色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尤其是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三个景点……小学生看着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和雄伟壮观的建筑,不时发出各种赞叹,欣赏完毕后,我对学生说:“颐和园是清代皇家园林和行宫,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了,它被外国侵略者破坏过多次,也经过了多次修复。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描绘这个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吧!”这样,我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直观式教学情境,使学生对颐和园的景色有了初步了解,在正式学习时,学生就会迅速进入文中所描绘的情境中。
三、音乐式导入,引起学生与作者情感共鸣
音乐是一种极富内涵的艺术语言,它能够让人在音乐特有的规律和节奏下陶醉、放松。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引入背景音乐的方式来进行课堂导入,这样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和消极心理,并使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产生愉悦的心情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比如,在学习第十二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上课伊始,我为学生播放了《火柴天堂》这首歌来作为课堂导入:走在寒冷下雪的夜空,卖着火柴温饱我的梦,一步步冰冻,一步步寂寞,人情寒冷冰冻我的手,一包火柴燃烧我的心,寒冷夜里挡不住前行……如此酸楚哀怨的歌词和曲调让学生产生了悲伤情绪,与此同时他们也发出了疑问“老师为什么让我们听歌呢?这首歌与我们这节课有什么关系啊?……”此时我趁机再进行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与这首歌词当中描写的一样,讲述一个小女孩在大年夜晚上无家可归,独自在寒冷的大街上卖着火柴,那么,这个小女孩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最后的结局又如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一探究竟吧!”这样,我通过引入背景音乐,引起了学生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小学语文课堂导入艺术的几点看法和感悟,希望在此与大家分享之后,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良好作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7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