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元认知策略是学生监视及控制自我学习过程的学习策略,学生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然而,我国许多学生只会被动接受知识却不会运用,学习效果较差,成绩提高不显著,学生对英语学习丧失兴趣甚至放弃。加强对学生英语元认知学习策略的培养已经迫在眉睫,学生要掌握知识,更要有运用知识的能力。本文主要研讨了英语教学中元认知策略的有效培养,通过此项研究,使学生有意识地系统运用元认知策略进行英语学习,并改善兴趣缺失的情况。
2.理论背景
2.1元认知的概念
元认知是教育心理学术语,是认识主体对自我认识活动的一种反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Flavell于20世纪70年代初最先提出元认知的概念。他认为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是对自身各种活动进行的计划、监控和调节。A.Brown与L.Baker认为,元认知是“个人对认知领域的知识和控制”。可见,元认知这一概念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认知的知识,二是对认知的调节。我国心理学者董奇指出,元认知实质上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整。综上所述,元认知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大要素,共同实现对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
2.2元认知的构成
元认知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知识是主体关于认知活动的一般认识,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认知主体的知识;二是认知任务的知识;三是认知策略的知识。元认知体验是主体在从事认知活动时产生的认知情感体验,体验的产生与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处的位置及取得的进展可能性直接相关。元认知监控是个体在认知活动过程中不断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适时地调整计划,选用恰当的方法,保证任务的有效完成,可有效地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
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三种: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监控策略包括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调节策略是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根据对认知策略效果的检查,及时更正、调整认知策略。
3.元认知与英语教学
近年来,外语学界和心理学界对元认知在教学上的应用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元认知对于强化外语教学效果、发展学生言语思维能力、开发人的智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元认知训练,还存在认识不清晰、实施不合理等问题,因此教师应把科学有效地开展元认知训练摆上重要的日程。
3.1课堂教学的元认知策略
课堂外语教学是元认知训练的主渠道。在课内,教师既要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又要训练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同时对元认知训练的成效进行评估,课堂教学的元认知策略培养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3.1.1渗透式教学
课前准备的元认知训练为有效外语教学培养了优良的认知风格,但并不能保证大学生因此获得优秀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元认知也不是一蹴而就即可获得,需要通过长期的课堂教学进行技能渗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元认知。渗透式教学需要做到向学生传输元认知的知识和技巧,在教学中向学生提出元认知问题。
3.1.2针对性训练
元认知本身包括对认知活动的监控和调节,师生对外语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成效进行评价,进一步完善外语教学的元认知策略。直接讲授有关元认知的知识和策略,让学生具备四个方面的知识条件:知道做什么,如何去做,什么时候去做,什么样的情境下去做并努力。只有学生对这些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才可以说具备了元认知能力。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使用一整套通用性的问题,检验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
3.2课前与课后的元认知策略
课前的元认知训练就是在课前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和监控能力。学生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同时有意识地自觉运用,在实践活动中自觉培养和运用元认知能力。如阅读一篇文章时,先自己制定目标,拟定学习提纲、计划,对照答案自我检测。
课后的元认知策略是教师要求学生自我监控。在执行一项任务中,自觉执行元认知的监控的三个环节,加强对学生反省认知能力的培养。元认知的训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反省认知能力。如在一篇文章学习过后,要写学习小结,总结自己学习的得失及其原因。
4.结语
通过上述对元认知训练的理论前提、问题和元认知策略的分析,可以得出:元认知是影响英语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素,元认知策略的训练对增强外语学习效果及自主学习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元认知能力的形成并非朝夕之事,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内外时间,加强对学生元认知策略的训练,还要注意元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理论的结合。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7211.html下一篇:有效的教学设计能提高识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