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语文教学内容的构成是由“教什么”和“怎么教”两方面构成的。但这两方面有主有次,究竟哪个是主要的,需要教师花力气来解决的呢?王教授在另一本著作《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中给出了答案:“关于两方面何者为主导的问题,答案几乎是不言自明的,当然是以教学内容为主导……我们主张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观照教学方法,而反对单从教学方法的角度。”
《争吵》是九年义务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的讲读课文。本组课文以童年为主题进行编排,写出了一组童年往事。这篇课文讲两个小朋友由嫉妒产生矛盾又用宽容和好的事。
如果按以往的授课思路,本篇课文大多数老师会采取抓住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来体会人物的感情的做法,最后揭示主题,直指宽容为美德这一中心。
下面是这堂课的课堂思路:
教学内容一:提取信息,概括信息,长篇变短篇
学生初读课文后,根据老师的提示在书中作勾画与批注。
提示语:我和克莱谛原来曾是一对( ),克莱谛不小心碰了“我”一下,我因为( )火很大,骂了他。克莱谛微笑着向我解释,可我更( )了,想报复他,故意碰了他。克莱谛气得( ),老师来了……。下课后,我以为克莱谛会打我的,谁知却( )我了,我很意外,高兴地接受了。
说明:这篇课文语言风格独特,是学生不熟悉的,以三年级学生的能力,老师有必要帮其概括,句子中所留出的空白点,或是需要学生自己根据课文内容来做推断或是故事发展的重要阶段,不是单纯地找信息这样简单。
教学内容二:联系上下文合理推断与还原
问题1:我火了是因为嫉妒吗?
实践证明,学生看了课文第一句(今天我和克莱谛吵架,并不是因为他得也奖,我嫉妒他。),第一判断是相信“我”的表述的,认为“我”不是因为嫉妒。老师的问题一提出,让他们觉得非常迷茫,但经验又告诉他们还有别的原因自己没发现,这一来引起了学生的头脑风暴,他们投入到对课文的浏览中,认真找着答案。但三年级学生终究思维简单,不了解这样言不由衷的句子,学习上遇到了困难,需要老师的帮忙。解决办法是找到联系紧密的句子:第3自然段中“‘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我想报复他。’”两句话联系在一起读,学生稍稍能悟出我“火了”的真正原因了,但还存有怀疑;老师加入适当的讲解,告诉学生有一种语言叫言不由衷,叫自我辩解,学生就确认无疑了。
问题2:克莱谛从“举起手来”到“温和地说”是如何转变的?
联系上下文是方法。先研究第5段“我”在一堂课上的对克莱谛的回忆,推断出克莱谛的优秀品质;再根据“我”的复杂心理活动推测出克莱谛的心理也不平静,还原出克莱谛的心理。
说明:课文里写得明明白白的东西何必再去教,目前许多老师把表露在外的信息大加讨论,其目的就是为了指向情感目标,把情感目标当作重点,当作一篇课文的唯一归宿。正是如此,中国的学生学习了多年语文,水平却没有太大长进,落了课也不需要花力气补,只需记住字词就没什么损失。
教学内容三:从关注言语内容到关注言语形式
王荣生认为,语文课本中的选文应该分为四个类型,分别承担着语文学习的不同任务。四种类型分别是“定篇”“例文”“样本”“用件”。简单说“定篇”的材料应该是一篇完整的,没有经过任何删改的经典作品。学生重点学习经典作品的“丰厚内涵”,这种“丰厚内涵”,以最权威的解说为主,并且这些解说要想方设法固定下来,让每一批、每一代的学生都掌握。
《争吵》一文中,最有价值的不是语言与动作描写,而是第五自然段的心理描写,刻画细腻、准确。因此,把这段心理描写作为重点来研读。先从整体找到“我”的心理变化线路:从“后悔”到“惭愧”到“几次想认错,几次欲言又止”的心理变化过程,然后分别研读,用感情朗读、比较、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理解“我”的心理产生的真实性。然后再总结写法,把自己感情最复杂的一件事写出来。
选择这样的教学内容,避免了千篇文章一种思路,适时地给学生一种思维冲击,给课堂一股清新的气息,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在此堂课中真正有所得。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39917.html上一篇: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