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连云港市地区方言的特点
连云港市地处海陆、南北过渡的结合部,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正因为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连云港方言的复杂性。
连云港境内有两种方言,江淮方言和中原方言,占主体的是江淮方言,我们市区就属于江淮官话区,主要特点有:
1、翘舌音zh ch sh r与平舌音z c s的混淆,但是都读作zh、ch、sh,这就是有些人说连云港话有卷舌音的原因 ;
2、n、l不分;
3、前后鼻音不分,即n和ng不分;
4、有的方言在现代汉语中还没有对应的汉字和读音,但是对于普通话教学又没有太大的干扰。
二、连云港方言对拼音教学的“束缚”有哪些
1、平翘舌之分,如zh,ch,sh和z,c,s;
2、鼻音之分,如n、l;
3、前后鼻音之分,如in,ing和en,eng;
4、声调的影响,如普通话读“大姐”的“姐”是第三声,而我们方言读这个字音却没有声调。
5、看是不一样的字,但在方言中字音却是一样的,如:祥与强等。
三、怎样解除方言对拼音教学的“束缚”
1、怎样发准zh,ch,sh和z,c,s
同学们要发准这两组声母,首先必须弄清这两组声母发音的区别。z,c,s一组声母,同学们原来就会发,但还要认真体会舌头的活动,训练自觉控制舌头活动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再练习zh,ch,sh的发音。发好zh组的音,关键在于要克服舌头平伸的习惯,把舌头翘起来。翘起舌头发z,c,s,就是zh,ch,sh的音了。
2、怎样分辨声母n和l
在学习声母n、l时,首先要弄清楚它们发音的方法不同:n是个鼻音,发音时让气流从鼻腔出来;l不是鼻音,发音时让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所以叫边音。在n、l不分的地区,同学们一般以会发n不会发l的居多。同学们在发l音时,可以把嘴角咧开一些,以帮助气流从舌头两边顺利透出。另外,还可以用ge,ke这两个音节助读。
3、怎样分辨前后鼻音
(1)怎样分辨in,ing
在教学in,ing时,确实是比较难,尤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说实话,我对前后鼻音也是到进海州师范考普通话过关时,才彻底区分,为了让学生能从小区分前后鼻音,我让孩子读前鼻音“in”读“因”的音,正常读,但是读后鼻音“ing”时,舌头稍向后卷,久而久之,学生就分清楚了。
(2)怎样区分en,eng
说真的读这两个音,还真是难,有不少孩子对于这两个音掌握不好,读出来的音都一样,只能平时强化训练,多读多听多练了。
4、如何区分方言中的“祥与强”
我们的地区方言中有些看是不一样的字,但在方言中字音却是一样的,如:祥与强,所以学好拼音对于纠正这类字有很大帮助,因为“祥”读xi?ng,“强”读qi?ng。
5、还可以使用以下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1)可以让学生唱歌诀,乐中学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以直接的近景性动机为主的,在声、韵、调的教学中要尽量使学生接触各种感性材料,并借助一些生动形象的歌诀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样可使抽象的符号具体化,枯燥的内容形象化,学生乐于学,就学得轻松愉快,并且效果也好。
(2)可以让学生讲故事,趣中学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往往会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学j q x与?拼的省写两点的规则时2可先覆一段故事;后篙故事姻歌谣:“行礼貌=哥哥j q x,脱了帽子敬个礼。”在这些有趣的故事中,学生学到了知识,并且课前、课后学生会想象着讲这样的故事,相互之间进行交流。
(3)可以让学生做游戏,玩中学,过好拼音关
在教学中还可采用各种游戏的形式,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拼音,掌握拼音。如在教学声母、韵母的拼读时,可把它们写在卡片上,让学生唱着《找朋友》的歌曲,让学生自由组合。在生动活泼的学习兴趣的影响下,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从而在游戏中掌握了拼音。
(4)可以让学生利用汉字,排除方言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只有学会了拼音,才能去认识汉字。怎么可能利用汉字来学习拼音呢?这也得融会贯通,互相信赖,互相学习。在学生的眼中,在生活中接触的多是汉字。利用日常生活中听见的、看到的来学习拼音,学生更能学得快,记得牢,能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能自觉地运用已掌握的方法,巧妙地学习拼音。
四、不足之处与今后的设想
在教学中存在两点不足之处:1.由于家庭因素,家长、亲朋与孩子之间,经常用方言进行交谈;2.几乎每年都有外县区的学生转进,这样给课题研究带来很大困难,差异性很大。在探究拼音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感知、记忆和思维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抓住重点、难点,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好汉语拼音,过好汉语拼音的关。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40334.html上一篇:作文教学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