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关键在教师。语文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把教材中隐含的、固有的育人内涵挖掘出来,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自然融合,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渗入学生心头。并且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细水长流地滴灌、渗透德育,在“润”字上下功夫。这样才能使学生潜移默化,点点滴滴入心头,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起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只有选择和创造恰当的方法、途径,才能让文章中那些深邃的思想,闪光的精神伴随着语言文字渗入学生的心田。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做到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课文隐含的思想性,深层含义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绝非强加于语文学科,游离于语文学科之外,而是由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合一的特点,它不仅把语文定性为工具,而且突出这个工具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和人文内涵。问题在于教师是否能洞悉语文学科的这种性质,做有心人,全面理解和落实教学大纲。一篇好的课文通常是作者情动于中、言溢于表的产物。既然是佳作,总离不开作者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真挚的感情,优美的语言,和富于表现力等特点。如《荷塘月色》中,朱自清淡淡的哀愁,苦闷的心情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切,教师若不向学生说明清楚作者当时的处境和社会环境,学生是很难理解作者这种思想的根源。再比如《黄鹂》中,教师如果不加以分析引导,学生很难想到作者笔下的黄鹂实际上是以作者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的化身,他想表达的事物只有在一定环境下才能达到美的极致的思想,正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环境渴望的体现。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可以从语言入手,仔细琢磨,反复推敲,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中所寓含的思想的高度、深度、广度,把思想精华所在牢牢抓住,然后揭示阐发,引导启发学生深思,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中,理解深思,思想慢慢升华。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推敲锤炼关键词句,对作品的细节处加以欣赏领会
一篇好的课文总有一些言简意赅、意蕴丰富的重点词句、关键词句。教学时要注意把握这些词句,引导学生细细分析锤炼,使其中所饱含的思想情操折射出耀眼的火花,照亮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的共鸣。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在深入挖掘教材内在教育因素的基础上把握教材的总体,还要把握教材的局部乃至细部,对词句蕴含的深意能真正有所领悟,同时还要融入生活的感受感悟,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情感迁移,结合生活实际去体验感悟,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有所感悟,最终有所收获。如《荷塘月色》中,文章一开始就说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呢?抓住了这一句,教师加以引导,学生就很容易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再如《读< 伊索寓言>》中,作者提出“《伊索寓言》不宜做现代儿童读物”,这是为什么呢?拿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来说吧!当我们了解了在实际生活中,小孩子不会喜欢受骗的乌鸦,反而会羡慕狡猾的狐狸这样的事实后,就容易理解作者所说的“《伊索寓言》把淳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
三、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熏陶
创造环境,渲染气氛是文学作品很重要的表现手法,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或欢乐,或悲哀,或崇敬,或憎恶,语文教学中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创造和渲染气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创设情境的关键在于能否采用各种合适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如我们在教《雷雨》一文时可以选择在一个阴雨天,然后把教室的灯关掉,教室里陡然暗了许多,在这样的环境下,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话剧《雷雨》,就会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而且还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主题思想的理解。再如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的课文,如《黄上记》、《石钟山记》等看来写景,实则抒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教学时如采用听录音讲解、看图片、口头描述等方法,引导学生眼看文字,耳听讲解,口述佳景,心游四方,学生就会慢慢进入文中的意境,赏心悦目,受到感染,也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同时也容易理解作者的感情和思想。有些外国文学作品,写的虽然是他国他人他事,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世间最美的坟墓》、小说《项链》等,只要在教学中发挥移情的作用,同样也可收到育人的效果,因为虽然国别不同,思想有差异,但人们的很多情感还是相通的,对真善美的理解和追求也是共同的。
四、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把对课文内涵的理解与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使学生在思考中获得感悟、启迪。如在学习《拿来主义》一文时,鲁迅先生倡导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扬弃”精神,如果教师仅仅停留在概念上的解释,学生就不能体会作者所说“拿来”的真正含义。如果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关注点,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教师可以举例学生非常熟悉的现代网络,网络是现代人重要的工具,具有很多功能如查阅资料、信息、聊天、邮件、游戏等等,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它在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网络上的一些不健康的思想也正在不断的传播,影响毒害着很多青少年,这个事实是很多同学知道的。当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鲁迅先生倡导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扬弃”精神,“拿来”优秀的好的东西,“扬弃”对我们不好不利的东西。
五、在课堂教学的同时,教师应带领学生阅读学习一些文学性思想性较高的作品
职校生不同于普通高中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律性较差,再加上涉世不深,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常喜爱看情节离奇的,荒诞不经的事情,爱看武打的,言情的小说,如不加以引导,学生不仅耗费精力,而且思想、道德、情操会爱到消极的影响。而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拓展,很多优秀的作品文章并不在课本内,要想学生的思想、境界、品味进一步提高,教师应该利用课内课外时间带领学生阅读学习一些思想性文学性较高的文章和作品。如一些励志小故事,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情感小故事等等帮助学生提高,让学生徜徉于良好的思想情感教育氛围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思想境界慢慢得到提高。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没有语文,德育像是没有绿叶的秃树;没有德育,语文也只是剩下河床的枯河。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育人为重,修身为本,处理好语文和德育的关系,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意义,引导学生读透教材,吸取精华,去除糟粕,有意识地引导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人生观、道德观、理想前途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的逐渐完善,成熟起来,为提高素质尽一份绵薄之力,这也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40559.html上一篇:初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探究
下一篇: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