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2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现状分析2.1教材设置缺乏针对性经过初步的调查研究,我们会发现,一方面,目前学校所使用的《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材大多为普通本科教材,教材内容的编写重视理论体系的建构而缺乏针对性的项目课程的开发。大多数学生认为,教材内容的设置与实际工作任务关系不大,有一种“所学非所用”的感觉,现用教材对课程目标着重于从宏观角度定位,课程结构的设置过于学科化。教师在授课时“照本宣科”,容易形成对学生具体工作任务能力培养不足,课程陷入学问化,使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学生普遍反映教材难度较大。由于课时压缩和实习机会不足,一些需要学生动手实践的课程往往以简单的方式代替。例如,《机械制图》部分中学生对零件图的测绘往往以学生的描图、抄图过程代替。再加上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材中过渡性内容的缺乏使学生的学习倍感压力。2.2 教学观念陈旧由于传统的“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重讲授,轻探究”的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虽然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但仍坚持以知识为本位,认为先让学生积累理论知识,再通过实习环节就能实现职业能力。伴随此种教学观念的是“知识灌输”“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理论知识并不能直接形成职业能力,而需要通过理论的学习形成对实践能力的理解,发展实践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造性,最终形成职业能力。2.3教学模式单一传统的《机械制图与CAD》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师完全掌控课堂教学,以教材为主,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探究性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讲课程内容较为效率的传授给学生,能够保证教学进度,但其缺陷也是明显的,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学生和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得不到保证,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得不到应有的培养。
3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3.1重构课程目标,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的教学改革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目标是课程内容、教材选择、教学方式等实施的依据和评价标准,要摆脱传统的学科体系的范式,基于行动能力重构课程目标。如培养学生仪器绘图、徒手绘图、计算机绘图的能力;掌握在二维平面上表达三维空间形体的方法与技能;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掌握完成《机械制图与CAD》中的一个项目要具备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等。3.2重构课程结构,以项目教学为中心“理论知识”的学习长期以来被视为《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的首要任务,学生主要精力用于储备职业能力相关知识,在实践应用中常常会出现“所用为被学”的尴尬。所以要向真正获得职业能力,仅通过理论知识的储备是不够的,需要重构课程结构,使课程教学以项目为载体,学生在通过自主探究实践对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建构所需理论知识,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如在《机械制图》课程部分中“零件图”章节的内容,将零件图测绘分为箱体类、盘盖类、轴套类三个子项目的测绘,将课程所需的零件结构表达、技术要求等理论知识融入项目中,学生在项目的解决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3.3重构课程内容,促进学生自主协作学习传统《机械制图与CAD》课程内容的“学科化”色彩很浓,不能满足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项目课程教学更加强调课程内容的逻辑性、完整性、迁移性和操作性,采用工作小组的学习方式,有小组成员协作讨论制定项目完成的计划和时间,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所要获得的内容。这不仅有益于学生特长的发挥,而且有助于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的形成,体验到个人与集体共同成长的快乐。同时在项目教学中,从信息的收集、计划的制定、方案的选择、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到成果的评价,学生参与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成为活动中的主人。这样学生既了解总体,又清楚每一具体环节的细节。
4 结语总之,《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是适应学生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必然要求,是变传统的教材中心为项目中心,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变理论中心为能力中心,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汲取,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40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