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与困境
文言文的价值意义无需累述。首先,文言文是现代文的基础。尽管中国文化史在五四时期完成了语言的裂变,白话文直接脱离文言文的体系应运而生,形式上与适合文言文完全脱离,但是在意识形态、思维特性等方面都是承前启后的关系。所以,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基础。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学生对之乎者也不感兴趣,认为这是老掉牙的陈腔滥调;老师对文言文的驾驭的欠缺也是课堂枯燥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文言文呈现教师不爱教,学生不爱学的两难局面。
二、文言文教学策略分析
1、主导文化情境的创造
中学教材文言文篇目大多是积淀着传统文化精华,大多是名家名篇,在内容上几乎是古代中国社会的全景写照,在文言文的授课中教师要充分的发挥主导总用,用语言魅力还原文言文创设的文化环境。再现历史场景、文恩人气质等因素。
例如在《出师表》中的三国情怀。教师要从历史人物的鲜明个性讲起。这里引导学生理解和正确认识这一历史时期人物的忠君爱国思想体系。让学生以蜀国丞相的视角对未来战争和国家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在这样的角度上,学生就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完全可以理解诸葛亮对当时形势的分析:“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1]。在这样的背景下,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完全体现了出来,忠君报国、信守承诺、鞠躬尽瘁等思想就是其人格魅力的体现。学生会设身处地的想象诸葛亮在写这份出师表的心态。历史情境会在他们的头脑中产生现代社会需要的正能量。
2、逻辑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学生是逻辑抽象思维形成的关键期,是运算思维的质变时期,中国的文言文行文要求承转启合,结构对仗,整体押韵,这些特征对初中生运用思维去分析其中奥秘的文言文的神韵。现代社会中的初中生在抽象思维的领域内可以飞跃当下,直指未来,但是他们无法想象头悬梁,锥刺股的努力;他们无法想象卧薪尝胆的雄心张志;更不能体会士为知己者死的侠肝义胆。于是课本中的文言文对他们灵魂是一种启迪,对他们思维是一次历史代入感的教育。
3、语感的培养
言、象、意是文学作品构成的三要素,在语言层面,要强化学生剧本工的训练。教师要围绕训练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加强引导,讲深、讲透重难点知识,知识点要举一反三,讲练结合,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在讲析的过程中,对古今异义词、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通假字、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现象重点讲解。教师要善于点拨,让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一目了然,以便记忆。
在形象层面,要通过语言感知形象。如《伤仲永》,讲的是少年神童到泯然于众人的惊天转变。人物形象对比强烈,正反两方面刻画,通过时间的对比,在体现学习重要性的真正含义。这个深刻的含义就是意蕴层面的体现。这一切的实现都来源于语感的体悟和掌握。
4、精于阅读,勤于背诵
中国古人说书读三遍其意自现,这其中就是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读书是千百年年人类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读书就是在书本中汲取智慧,在汲取中总计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指导现实生活。如学习《桃花源记》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课文以渔人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为行文线索,描绘了一个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没有战争烦扰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的美好理想。这样引导,思路清晰,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内容。
理解是文学沟通的开始,背诵是机械记忆的最好方式,所以记忆基础上的理解才会更深刻。初中课本中的文言文都是经历历史检验的文质兼美的名篇。这些作品千百年来滋养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精神家园。语文学科,除了工具性和人文性外,还担当者,这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规范学生的行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记住这个名言警句学生们才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世情怀;才会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心里经验;才会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人生感叹。
文言文博大精深,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结晶与沉淀,文言文教学是我们传统精神的继承,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这样,学生才会从思想意识上重视文言文的学习,这整的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41493.html上一篇: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