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这就对实施教育现代化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实施教育现代化就需要根据可持续发展观建立新的培养目标,现在的中学生就是十几年后经济建设的主力,他们头脑中的观念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所以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十分必要的。历史学中凝聚了史学家对人类发展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揭示社会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规律、法则的理解。这些极其富理性的人类活动的经验和教训有助于学生理解今天的现实,还可以指导他们未来的行动,为现实服务。所以,历史教育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真正意义在于将来为未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寻找智慧与
准则。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渠道,但现实中我们的历史教材更多的注重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演变,只从社会角度去诠释中国、世界社会的历史进程,忽视人地关系的分析,将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对立起来,很少同时从自然环境和社会变迁关系深入分析问题,更谈不上用现代生态学去分析历史问题。这样,贯穿于中国古代历史教学中的多是对无休止的垦殖、拓荒和人口膨胀绝对褒扬,特别是对一些主要因人为不合理开发和气候变化造成生态环境变坏而衰落的分析,大多仅从社会角度加以分析。
如何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将历史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历史教师研究的重要
课题。
笔者认为首先教师自身观念要转变,需要换一个角度去理解
历史。
例如,在对我国各朝代的历史学习中,都涉及到“以农为本”政策,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优良传统,“以农为本”作为立国之策即使放到现代也不算错。但如果能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结合,去审视历史,那么就会有不一样的认识。比如,讲到民族融合提到北方少数民族改游牧生活为农业定居生活,以往我们多以此自豪,认为是农耕文明对游牧文明的胜利,是中国民族大融合的表现,但从现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看,它也是生态恶化的一个原因或说体现。虽然生活稳定了,但是草场变农田的局面带来的结果是人口日益增长和土质沙化,导致经济结构过分单一,社会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如果能在教学中进一步向学生指出“以农为本、重农抑商”往往因为政策上的误导、理解上的偏差导致人们为了扩大耕地面积,人为地毁林开垦、围湖造田,以致环境恶化,适当指出这一的消极方面,也富有教育意义。
再如历次战争,我们更多的是分析战争的起因、过程、结果,很少去研究它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又比如我国历朝历代对黄河的治理,我们对此通常是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去看待,把它作为某位统治者的政绩,事实上,黄河之所以久治不愈,水患频繁,正是自然对人类乱采伐、乱治理的惩罚。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透过这些现象看到本质,那么就会使学生认识到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而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历史教学的特点在于指导学生从人类社会进程中的正反两个方面去认识:积极地善待自然或是无情地破坏自然所造成的不同结果,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鉴往知来”的角度,给学生以深刻而发人深省的教育与启迪,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与自然和谐观。在历史教学中要转变“人类中心主义”的历史观,正确分析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确人类的活动破坏了环境,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我们要想更好的发展就要保护环境,就必须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长久以来,人们认为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是历史的唯一主角。传统历史学展现的是以人为主体的民族、国家的活动以及人的生产生活的图景,人的作用完全超乎于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之上,即使涉及有关自然环境的因素。也只是一味地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或者利用。而这种观念正是人类中心主义在历史学中的直接反映,无疑鼓励和助长了人类的贪婪和野心。
人类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古代文明,就是由于强调“人定胜天”,盲目改造自然,过度开发土地,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最后文明随之衰落毁灭的。例如: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由于不合理的水利灌溉和过度烧荒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衰落了;印度哈拉帕文化,由于掠夺性开垦荒地,使土壤草皮化和沙漠化,最终走向衰落了;由于几百年狂滥的农业开发、毁林开荒,玛雅人失去了沃土,也失去了曾孕育玛雅文明的基础,最终,玛雅人从地球上消失了。我国楼兰古国绝迹,丝绸之路改道,曾经是“天苍苍,野莽莽,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河套地区正日益受到沙漠化威胁,无一不是是大自然对人类不尊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法则的惩罚。作为历史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反思人类的行为,从历史的角度反思地球的环境状况,理性地思考人类在向自然索取的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从而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
再次,面对当今人类生存环境的严峻形势,历史教师应充分挖掘历史发展中的环保内容,在吸取先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使学生提高对国家、民族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忧患意识,增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在讲古代原始人类遗址时,课上提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就诞生在黄河两岸。它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目睹了历代王朝的兴衰成败。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古代黄河的一些情况。黄河原称“河”,西汉初年才有“黄河”一词。先秦时期,黄河流域环境状况良好,适合农业生产。中游气候温和,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下游气候湿润,湖泊较多。那时的黄河清澈、晶莹,也较温顺。虽然每到夏季来临,暴雨成灾,河水暴涨,淹没一些农舍田庄,但它没有像今天这样的情况。如今黄河为什么会这样暴戾?黄河的暴戾有其自己的原因,而更主要的原因是人对环境的严重破坏,增加了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商鞅变法时开展了大规模的垦殖,结果破坏了西安附近森林和秦岭北坡边缘森林。到秦始皇时期,因大兴宫室,这里所剩余的树木被砍伐殆尽,其直接后果是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黄河河水泥沙含量增多,河床因泥沙淤积而抬高,黄河开始泛滥。治理黄河成为汉朝统治者不得不时常关心的大事。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治理黄河,以后八十多年里,黄河没有发生过大水灾,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但此后的人们并未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加之以古代中国重农轻牧的现象,黄河流域植被破坏成为长期、大量的现象。“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次大改道”,母亲河终于成了“中华之忧患”。与黄河水患的搏斗,成了中原大地上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
中国经验型的文化传统蕴藏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载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缘起缘灭”等思想,这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对于今天我们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指导作用,关心自然、爱护自然,教育学生学会关心生态环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道德观、伦理观、法律观具有重要意义。
从孟子的“尽心、知性、知无”,到董仲舒的“天亦有喜怒之气、天人一也”都在强调“天地与我根,不得万物与我一体”。管仲认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管子?地数》)。他提醒人们保护山湖草木,注意防火,按时封禁和开放,反对过度采伐。荀子根据生物资源消长规律,提出了一套保护生物资源的理论和措施。他说:“养长时,则六畜生,杀生时,则草木植。”“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正是这种思维才使中华文明延绵数千年而活力至今不衰。
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了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既免除水灾,又灌溉田地,避免了水土流失,为川西平原变成千里沃野创造了条件,使川西富庶一方,“天府之国”故此得名;都江堰在两千年过去了至今仍造福于人民,它不仅给后人树立了一个改造自然,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的光辉典范,更为后人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经验。
没有历史,一个社会就不会对自已的历史起点,它的核心价值观,以及过去的决定对当前的影响有一个共同的铭忆;没有历史,就不能对社会中政治的,社会的或道德的问题进行任何合理的探究,人们就不可能成为见识奇广,有鉴别能力的公民。历史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在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应该并且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历史教育应在经过一番探索之后,培养起学生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自觉意识,在当前普遍受到重视的可持续教育领域中作出本学科的独特贡献。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44560.html上一篇:四步教学法(朱桂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