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在我校的三个初中年级中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摸清学生生物科普阅读的实际情况。平行班中随机选择两个实验班,选择并推荐生物科普阅读材料,组织学生在课内、课外阅读,开展小型的演讲和知识竞赛,用问卷调查和生物学业成绩对比分析,研究科普阅读对初中生生物学习的兴趣、方法和品质是否有影响。
一、生物科普阅读的重要性
生物学知识是公民素养的基本组成。生物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在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更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要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获取信息、发现规律,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进行生物科普阅读,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自主学习生命的有关知识,这种学习体验和学习方式将有助于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一个人的所有知识的来源中,直接经验是非常有限的。所谓学习,其实更多的是学习间接经验,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因此要教会学生如何寻找知识。重要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的能力。阅读生物科普书籍,是学生走近科学、热爱生命,逐步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197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医学和病毒学家盖达塞克和198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英国生物化学家克卢格,都是因为在青少年时代阅读了由荷兰裔美国细菌学家克鲁伊夫撰写的科普读物《微生物猎人传》,从此爱好上了生物学。
二、生物科普阅读的现状调查
为了摸清学生生物科普阅读的现状,笔者进行了随机调查。发现学生生物科普阅读严重不足。
笔者在自己所任教的学校对初中3个年级随机9个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读过6本生物科普书籍的学生仅占8%,拥有生物科普读物的仅占3%,完整阅读过《昆虫记》的仅占1%。各个班级都有图书角,藏书绝大多数是同学们自己捐的,其中生物科普读物很少,绝大多数是文学读物。
三、生物科普阅读不足的原因分析
1.学生生物科普阅读的不足与家长的科学素养不高和科学教育意识淡薄有直接关系
据调查,仅有6%的家长给孩子讲过科普知识,60%的家长认为对孩子价值观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课程科目不包括生物学,家长经常看科教电视节目的不到10%,经常看生命科学电视节目的仅为5%;90%的家长拒绝孩子养宠物,家长为孩子购买的过生物科普书籍的仅占3%。
2.学生生物科普阅读的不足与学生的阅读习惯缺失有关
学生生物科普阅读的不足其实是学生阅读不足的一个侧影。根据调查,学生的课余时间,绝大多数用于做作业和娱乐,有阅读习惯的学生很少,很多学生不主动购买书。学生自发购买的课外书籍多数是漫画和文学类书籍。
3.学生的阅读现状反映出学校在对阅读引导和评价方面的不足
目前,教师对阅读强调得多,引导得少,落实得也少。甚至有的学科在对学生的阅读引导上带有浓厚的应试色彩,出现了每逢阅读必做阅读题的情况,甚至教师包办代替,替学生提炼、归纳好所谓的完美答案,让学生背诵现成的结论,导致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厌烦和抗拒的心态。
生物教师在生物科普阅读的引导缺少积极、系统的指导。长期以来,生物教学受课时少、教学任务重以及考试评价指挥棒的影响,普遍存在重教材、轻课外科普阅读的现象,就是考什么就只教什么,考多少就教多少,考到什么程度就教到什么程度。许多教师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持消极态度,认为学生都是被动学习的,课内的知识能态度端正地学习就要谢天谢地了,根本不指望学生能够在课外进行自主阅读。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有些认真听课的学生经常会由当时正在进行的教学内容联想到曾经阅读到的某一个特别的生命现象,非常希望马上能在课堂上说出来,但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进度不受影响,或者为了担心学生扯得太远收不回来,有经验的教师都会早已备下了一套提防这类可能导致“离题”的疑问的方法,能够迅速巧妙地迂回过去,其实是不给学生表达的机会。教师的这种态度打击了学生继续关注生命现象的积极性,对保护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显然也是非常不利的。
四、生物科普阅读的推动策略
1.呵护好奇心,引导学生拿起生物科普读物
生物阅读的引导,核心是生命和阅读,因此就要抓住这两个核心入手。人的天性里是有着对生命现象的好奇的。教师能够为他们解答的疑问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疑惑恐怕连教师也难以做出科学正确的解答。教师一方面要善于捕捉学生产生好奇心的契机,引导学生向书籍寻求答案;另一方面,可以主动地通过情境创设,讲一个令人惊讶的有关生命的故事,或者一个奇特的生命现象,或者介绍一位了不起的生物学家等等,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然后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相关的书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独立的阅读过程,从书籍中得到更为详细的信息,从而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这样,学生就会认可独立阅读这条获取知识的途径,并愿意反复实行它,为以后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打下基础。 2.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营造读生物科普书籍的氛围
学校的图书馆里有一定数量的生物科普读物,但是这些宝贵的资源很多都在沉睡,应该想办法让学生去阅读它们。可以指导学生有关图书分类的一些知识,教会他们利用图书分类代码快速地找到生物科普类书籍;可以把“统计清点学校图书馆生物科普书籍”这样的任务交给学生去做,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学校图书馆中所有生物科普书籍的藏书情况有整体的了解;可以组织学生中的生物科普读物的爱好者们,用小作文、手抄报、海报以及幻灯片等形式进行书籍推介,介绍自己喜爱的生物科普知识和书籍;还可以组织这一类的推介作品比赛。这些活动使学生成为宣传者,发挥出很好的带动作用,也营造了生物科普阅读的氛围。
3.举办“生命讲坛”,促进学生的生物科普阅读
教师既要鼓励学生“读进去”,还要鼓励学生“讲出来”。事实证明,讲得出来对学习者的挑战性更高,讲得出来才是真正的理解,原本从书本上到获取信息,学习者如果有意将其讲述给别人听,并且努力帮助听众理解,这实质上是一个预备教学的过程,这位信息的传播者会主动地追求信息传播的效果,会为此主动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会主动追求对信息本质的深入理解。在他选择表达用语、表现形式的过程中,自身对知识的理解会不断深化,组织、编辑、迁移、综合运用等能力也获得提高。生物教师可以利用生物课定期举行“生命讲坛”,布置学生或小组轮流进行短小的片断教学,内容不必局限于课本教材,是与当前的教学相结合内容的或者有一定联系内容,也可以是生命领域之内的其他内容。要办好“生命讲坛”,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如选题、收集材料、整合素材、PPT制作以及演讲基本功训练等。对他们的演讲还要有科学合理的评价,使演讲者或小组能够得到一定的认可,从而对这一活动发生兴趣,有利于这个活动的可持续开展。
由于学生在准备演讲的过程中,无论是在选题还是搜集素材,无论是上网还是查书,都离不开阅读,因此通过“生命讲坛”活动能很好地促进生物科普阅读,教师更应有意识地借助这一活动,持续推广生物科普书籍的阅读。特别应指导学生在汇报中点出信息的出处和来源,这既是养成学生良好的科学研究的素养,也可以向其他学生传递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的正面信息,从而启发和引导其他同学跟着参与到生物科普阅读中来。
引导学生进行生物科普阅读,既能有效地促进生物课堂教学,又可以使生物教学向课外延伸,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引导学生进行生物科普阅读的方法应该还有很多,非常值得进一步进行研究和探索,本课题只做了粗浅的探讨,希望能够有更多的生物教师参与进来,共同推动和开展这项研究。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44791.html上一篇:彰显学科本意直面教学热点`
下一篇: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