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行各业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对计算机的熟练操作是现代人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而基于课程实践性很强的特点,该课程的实验环节显得尤其重要。当今计算机网络发展非常迅速,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也很普及。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来开展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相结合的产物,网络教学可以说是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形式。[1]因此,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改革势在必行。
一、实验课现状分析
黑龙江科技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教学基本上都是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的内容被动的进行学习,对于遇到的问题只能求助教师,并且记忆不深刻,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大部分同学还是不知道如何解决,所以实验课效果不明显,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进行实验课程的改革十分必要。
二、实验内容的改革
1.网络环境的构建
网络改变了教育教学形式。通过网络,教师可以利用在线留言板、BBS、电子邮件等功能实现师生、生生之间实时或延时的交流,及时迅速地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而改进教学,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黑龙江科技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省级精品课,有自己的网站,教案、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都已经实现网络共享,包括论坛等进一步丰富,可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并提供师生交流空间。这种网络教学的方式以及形式非常丰富,如果利用好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目的性,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2.网络环境下教师角色定位
教师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主要信息源的优势逐渐淡化,“面对这一新形势、新变化,必须加快实现网络环境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3]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自身角色进行精确定位。在该过程中,教师承担着多重任务,包括:设计学习项目、监控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等。
(1)设计学习项目。教师在设计学习项目时,首先要确定学习内容和目标,然后设计学习活动,制订学习方法。教师作为学习项目的设计者,其具体任务包括发布导学材料、组织学习小组、指导学生活动、回复学生问题等。为了满足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生成的项目必须能在网络上传播。
(2)监控学习过程。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中,要及时监控学习者的个体活动、学习小组活动以及学习小组之间的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以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协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3)评价学习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和作品的评价。教师评价有助于学生下一步学习活动的开展。
3.实验形式
当前网络环境没有很好地利用的主要原因在于实验形式以及实验内容不能适应当前环境,主要还是以课堂实验组为主,教师把实验内容讲一遍,然后同学进行操作,该形式既没有充分利用现在丰富的教学环境,又抹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能。因此,实验形势应该多样化,实验形式可以分成课内必做实验、课外必做实验。
(1)课内必做实验。课内必做实验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实验室根据实验指导书的内容完成相应任务,教师现场指导,有不会的问题可以直接咨询教师。
(2)课外必做实验。课外必做实验要求学生通过学校精品课网站的网络环境查看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如果遇到问题可以通过网站论坛或者其他交流工具与教师以及同学进行探讨,或者可以通过网络环境自己搜索解决,这样既能加强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又可以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
三、学习方式与评价
1.学习方式
由于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案,由学生自由组合,每5人为一组,每组设负责人1名,其他4人为组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开放式的学习小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4]负责人要帮助教师负责控制其他组员的课外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这样可以尽可能地避免学生由于惰性而不愿意与教师交流的情况发生,也可以督促学生及时完成网络上布置的任务,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评价方式
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分成两部分:网络环境项目评价(占50%)和课堂实验评价(占50%)。
(1)网络环境项目评价。定期对负责人和组员进行考核,考核可以通过网络环境进行,作品上传,然后通过学习小组之间的网上讨论对作品进行评价并给出成绩,然后将成绩按照每个组员的贡献进行分配。该过程中负责人要进行协商,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权。为了克服学生的惰性及投机心理,教师要不定期对学习小组组员进行实地考核,对学生个体以及学习小组进行评价。如果出现不良现象,则学习小组成员的成绩采用组员最低成绩作为该组所有组员的成绩,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该组成员逐步形成团结协作的风气,强化集体荣誉感。 对于网络上的实验项目,不控制每个组的具体进度,而是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与学生共同探讨或给予其指点。这样,学生的学习从原来的“教师要我学”变成了“我自己要学”。在这种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很大限度的发挥。
(2)课堂实验评价。当课堂实验结束后,安排学生上机考试,对所有个体学生进行综合考核,检验他们所学知识。考试可以使用上机模拟软件,也可以由教师制订题目,让学生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将网络环境项目评价成绩和课堂实验评价成绩进行汇总,就可以得到学生个体的综合成绩,并作为实验课的最终成绩。
四、改革成效
上述实验课教学改革是根据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已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中运用到部分班级,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表1显示的是非实验班级80名学生WORD、EXCEL和PPT三种常用办公软件综合使用上机考试成绩分布情况,从表中可以分析出学生综合使用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的能力不是很理想,且由于有些学生是被动学习导致不合格。
表1 非实验班学生成绩分布表
表2显示的是实验班级87名学生WORD、EXCEL和PPT三种常用办公软件综合使用上机考试成绩分布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综合能力比非实验班级的学生要理想,没有不及格学生,而且学生的优秀率比非实验班级的学生要高。
表2 实验班学生成绩分布表
从表2上可以看出黑龙江科技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改革是卓有成效的。
五、结束语
本文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现状,结合当今发达的网络环境,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内容、教师定位、学习方式与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44856.html下一篇:转型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