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扫清障碍,对症下药
1.心理障碍:许多学生做听力训练,感到心里紧张。没有信心听懂,什么也听不进去。面对这种状况,首先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其次,尽量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消除畏惧感,全身心投入。
2.语言上的障碍:语言上的困难是很自然的,遇上未学过的单词短语或句型,很难听懂。针对这一情况,需要教师从初一年段开始强化语音,教给学生国际音标,为今后正确发音打下基础。进行语音的训练,掌握辨别单词的长元音、短元音、辅音、辅音连缀,辨认语流中的重读、弱读、连读和语调。
3.文化背景障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听力材料内容广泛,学生知识面太狭窄,缺乏对英语国家风土人情、文化差异、礼仪等方面知识的了解,也会产生一定的障碍。因此应尽可能通过订报刊、看电视、上网让学生尽可能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二、明确要求,细节决定成败
新课标中的语言技能主要包括听、说、读、写技能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它们之间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正所谓“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只有相互交融在一起,才能提高英语水平。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用、交际。因此听便成为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是最基本的交际形式之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状况,和教学实际适时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听力水平,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关注过程,训练决定成效
听力教学的任务是迅速正确辨音明意,并对听到的信息做出反应。听力的素养训练应做到训练在平时,贯穿于课前。
1.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应提前准备一些有趣的或生活中常见的,学生熟悉的话题,如天气、购物、家庭、爱好、问路等,与考试题型较接近的与每单元每课时听力相关话题进行小训练。用简单的问题查看学生听到或了解到的内容,以一种宽松的气氛训练听力。
2.课堂教学阶段。 在课堂上练习听力时,教师可采取听说结合的方式,学生先对背景有所了解,首先浏览预测要听的内容及问题的答案;再次以精听为主,精听是在精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先听能回答问题的关键词;第三遍录音,在听的过程中,尽量把听到的语言材料完全听懂,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概听到的内容,然后教师归纳出知识点进行简单讲解,归纳日常交际用语,指导学生进行规范的口语训练。
3.课后教学中可利用每天晨读前、上课前或第八节课后,用五到十分钟的时间,选取有代表性,有趣的故事或短文以泛听的形式让学生练习。小组还可以讨论所听内容,提高听力练习的兴趣,做到精听抓“质”, 泛听抓“量”,坚持课上精听,课下泛听,全面提高学生的听力。
四、听力有技巧,方法决胜千里
1. 快速阅卷,大胆猜测
让学生听录音前,快速阅读听力题目和选项,以此为线索根据语音的逻辑性迅速进行判断,推理,预测听力材料内容,并有针对性地听录音,预测所听内容主题或情景,遇到生词学会在语境中猜测,在有预见的心理状态下听录音,听力理解显得容易多了,而且听的效果往往会较好。
2.速记一些要点
听力理解本身要求把上下文串起来理解,这就需要记的技巧。要学会把听到的要点,诸如数字、时间、尺码、价格、人名、年龄、地名、方向等,用简略的自己制造的符号及时速记或写下来。
3.善于利用多余信息
人们日常说话常常有多余信息,这对理解很有帮助。如有些信息看似多余,但体现在语境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W: Would you like to go with me ?
M: I would like to, but I have not finished my homework yet.
第一句问到去与否,第二句中,男的虽说想去,“but” 却有了意外答案。因此听力中注意转折词的言外之意。由此可见,听力技巧的掌握对提高听力理解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结归纳以上几个方面,教师要在听力教学中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转变教学思路,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要有创新精神。坚持扫除听力障碍,坚持听力技巧的指导与训练,将听力训练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45238.html上一篇:初中英语教学过程现存问题研究
下一篇:反思新课改下初中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