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知识负载更为适切
一个项目多大才合适,可能没有人能完全说清楚,因为这与项目的呈现结果――“产品”有关系。“产品”结构复杂、工艺繁杂、知识负载多,项目就大;“产品”结构单一、工艺简单、知识负载少,项目就小。可见,项目的大小并非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愿,而是由“产品”本身决定,一旦“产品”决定,项目也就基本确定。在此基础上,再将相关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项目中,形成依附于“产品”存在的知识负载,这种融入有时是自然的,有时却是一种强行移植。
例如,在苏教版“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领域一:“令人称奇的小机器――计算机基础知识简介”的项目1-2“操作Windows(4课时)”中,作者设计了一个项目――安装和卸载一款杀毒软件,并将Windows文件(夹)的管理、控制面板的管理、病毒的防与杀等知识点嵌入项目中。这是一个真实的项目,项目的特征较为分明,内容也很充实,但项目的知识负载安排较为牵强,试想,我们安装和卸载一款杀毒软件真的需要用到这么多知识负载吗?真的有这么繁杂吗?对于学生来说,安装一款软件往往是找到其中的install.exe(或setup.exe),然后一直点“下一步”,直至完成,而卸载也更为“傻瓜”。把这么多知识负载镶嵌于一个看似真实的项目中,学生却丝毫没有真实的情绪情感体验。
笔者在教学时扬弃了这一真实的项目,将整个项目解构成四个虚拟项目:一是“北国风光”,主要知识负载为图形界面及其操作方法;二是“室内寻宝”,主要知识负载为文件(夹)的相关操作;三是“破译密码”,主要知识负载为控制面板管理;四是“维护家园”,主要知识负载为安装和卸载软件、系统维护、查杀病毒。这样既保证项目教学目标的全覆盖,又使知识负载与虚拟项目更为适切。一方面变一般项目的“单一制”为虚拟微型项目的“联邦制”,四个微型虚拟项目相对独立,而四个虚拟微型项目的合成又完整地体现了大项目“操作Windows”的总体要求;另一方面通过解构与重构,也使项目的知识负载与虚拟项目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既然虚拟项目性本“虚拟”,那项目的知识负载也可“虚构”,教师也就有了更大的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空间,从而使项目的知识负载更为得体合身。
二、教学情境更贴实际
真实项目以真实工作情景为依托,以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通过完成典型产品或服务,学习相关知识,获得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真实工作情景是否就是学生需要的情景?是否一定能保证学生广泛而密集的参与?是否一定能保证项目教学的高效?应该说,这种情景更多地指向中职生今后的工作实际,是指向未来的,这对中职生巩固专业思想、理解专业文化、形成专业自觉是有益的,但这种情景很少考虑中职生当下的情绪情感体验,与中职生“急功近利”的短视心理和“活在当下”的处世哲学也不完全合拍,因此,对于一些公共基础类课程不宜过度采用。
例如,在苏教版“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领域二:“广袤无垠的e空间――Internet的利用”的项目2-5“检索网络资料(4课时)”中,作者采用的是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搜集有关计算机技术发展历史的资料,并据此撰写一篇500~800字的有关计算机发展史的博文,向读者简单介绍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主要阶段和关键人物。在发展学生技能的同时,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发展史的相关知识。这种纯知识、技能倾向的项目教学目标,没能有效地关照“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同时,项目一旦被知识、技能所裹挟,就难以生成具有足够吸引力的、趣味性的教学案例(载体),课堂将陷入“技术层面”难以自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有效释放。
笔者在教学时,进一步优化教学情景:有道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同学们,语文课本上徐迟的《黄山记》你们都学过了吧,你们到过黄山吗?你们想去黄山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一下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然后让学生搜索有关黄山的文字、图片、视频,并在同学们的经验介绍中了解、比较、感悟各种下载方式的优劣及各种搜索策略的适用场合,从而实现又快又准的下载和搜索。这种看似虚拟的情景带给学生的却是真切的体验,是从学生的心灵需求出发,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的教学意图被“隐藏”了,学生在尽情的“网游”中体验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技”似乎被忽略了,但学生却又是在“技”中论“道”,如此,教学更为开放、更富人文气息和精神情怀。
既然虚拟项目性本“虚拟”,那教学情景的创设也可“随意”,教师可以跳出技术的樊篱,通过与学生的充分协商,达到“此中有深意,欣然已忘形”的理想境界。
三、项目本性更合品性
虚拟项目的本性是虚拟,似乎是“假”的、虚构的、不真实的,它不可能以真实的“产品”为依托。一些公共基础类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和一些专业基础类课程,它们的品性是“基础”而非“专业”,难以产生具体的“产品”,难将工作流程作为教学进程。如此,虚拟项目的本性与这些基础课程的品性是完全契合的,这种契合是一种理性的相互依附,更是一种自然生态,这也使虚拟项目成为公共基础类课程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的上佳教学载体。
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1-2中的“文件(夹)的操作和管理”,内容繁杂、知识点众多,有重命名、移动、复制、粘贴、共享、属性设置、删除、快捷方式、搜索等,这些Windows的常规操作难以生成一个真实的项目,难以形成相关的“工作(艺)流程”,即便能生成一个真实的项目,能创造出相关的“工作(艺)流程”,也是一种强行植入,会引起“排异反应”。在项目设计时,如果我们遵循真实项目的惯性思维,苦觅“产品”、苦思“工作(艺)流程”,势必“山重水复疑无路”,如果我们把视角投向虚拟项目,势必豁然开朗,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项目教学前景。 笔者在教学时设置了一个虚拟项目――“室内寻宝”,整个项目流程包括三个环节:一是寻藏宝图,学生通过这一环节获得藏宝图;二是根据藏宝图来寻宝,学生通过这一环节获得宝物;三是藏宝和互寻,学生通过这一环节获得项目合格证。每一环节都以游戏、闯关为主要形式,将相关的知识负载融入每一关中,学生可以自行选择不同难度系数的游戏进行闯关,在闯关的过程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悄然实现。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更合规律、更趋自然,也更为和谐。这也使传统的“教项目”“学项目”演变成“玩项目”“应用项目”,实现了项目教学的提档升级。为了避免使课堂陷入“技术层面”,笔者设计了“藏宝和互寻”环节,通过自我藏宝和同学互寻,学生在游戏中感悟、提升,形式上是游戏,表面上是寻宝,实质上是知识与技能的深入应用。
虚拟项目既然性本“虚拟”,我们显然应该“随性”而不是“逆性”,在“随性”中实现与“基础”的对接,在“随性”中实现项目教学的持续超越。
四、项目实施更为灵动
虚拟项目也是项目,具备项目的一般特征,即必须要遵循一定的“项目流程”,必须要有一定的“项目成果”来展现。但虚拟项目并不一定恪守项目固有的范式,也不一定恪守项目教学的固有步骤,教学实施更为灵动。这一方面是因为虚拟项目往往与微型项目伴行,往往一个连续的教学周期(1~2课时)就会有“成果”显现,而且期间还伴随着很多的“副产品”,有利于中职生积极心理的累积;另一方面虚拟项目往往与游戏相伴行,项目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的游戏、闯关过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以有效释放,课堂必将涌动精彩的生成。
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作者采用的大多是任务驱动和项目驱动。无论是项目的任务分解,还是学习领域的项目划分,都留下了“驱动”的痕迹。学生是被动的,是被赶着动的,如果每堂课学生都能自动,那中职课堂将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变任务驱动、项目驱动为游戏自动,这是一种理想的呼唤。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分层,避免不分层和教师的强行分层,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对教材进行适度的二次开发,形成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微型项目群。
笔者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针对项目教学目标对原有项目进行微型游戏化改造,并多次在省、市以上公开课中执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在学习领域四:精打细算的巧助手――“EXCEL软件的使用”中的项目4-3:“统计零用钱支出数据(4课时)”,根据项目学习目标,对教材的项目资源进行必要的整合,分解为四个小项目:1.测测你的零用钱(EXCEL地址与公式);2.算算你的零用钱(EXCEL函数);3.明明白白零用钱(EXCEL图表的建立与使用);4.合理用好零用钱(EXCEL图表的分析与修改)。通过对零用钱使用情况的现场匿名调查,将产生的数据源作为分析的依据,将每个微型项目的教学流程分为“入门”“进阶”“综合闯关”三个游戏环节,学生在享受快乐游戏的同时收获着“产品”――“项目合格证”。这也使项目的成果不再单一,而是更为丰富,更为过程化。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当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去负担。虚拟项目带给中职生的不仅是宝贵的礼物,更多的是还中职生以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45299.html上一篇: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