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24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人类的交际方式有两种: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对言语交际起到重复、替代、补充、调节等作用,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应使其认识非言语交际的种种功能及中西方非言语交际的差异,使跨文化交际顺利、和谐。
一、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交际的界定、分类及功能
许多学者对非言语交际都进行了研究。美国著名学者萨默瓦(samovar)认为:“非言语行为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接收者或输出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以人为的生成,也可以由环境造就。”具体来说,广义的“非言语”可指说话人的特征,如衣服、面容、饰物、音色、姿势等;可指听话人的状态,如感兴趣、兴奋、平静等。“非言语”可指特定环境所具有的特点,如喧闹的街市、红墙绿瓦、糖果店的香甜气味等。而狭义的“非言语”包括手势、身势、头部动作、面部动作、眼部动作、触摸等,除了这些外,还包括人说话时的语速、语调等。
非言语交际可以有很多种分类方法。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非言语交际粗略地分为四大类:(1)体态语。包括基本姿势,基本礼节动作,以及人体各部分动作所提供的交际信息。(2)副语言。包括沉默,话轮转换和各种非语义声音。(3)客体语。包括衣着和化妆,个人用品的交际作用,家具和车辆所提供的交际信息。(4)环境语。包括空间信息,时间信息,声音、灯光、颜色标识等。
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相比具有直观性与显著性,西方学者认为非言语传递的信息量在整个交际中所占比例为70%~90%。由此可见,非言语交际是人类交际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非言语交际行为主要有六种功能。
1.重复。
重复功能是指运用非言语手段来重复言语交际。例如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售货员会问买几个,我们在回答“两个”的同时伸出两个手指头重复回答的言语信息。
2.否定。
与重复功能相反,如果非言语交际和言语交际相矛盾的话,那么非言语行为所表达的意思可以完全与言语交际所要表达的意思相反。比如,甲对乙说:“你可真大方啊。”尽管从词语上看,甲是称赞乙“大方”,但若说话时的语调有讽刺的意味,实则表达的意思是乙很“小气”。
3.替代。
替代功能是指不需要言语交流,非言语行为可以取代言语交流来传递信息。例如,当我们想要给别人安慰时,有时不需要多余的言语,一个拥抱就足以表达。
4.补充。
非言语行为能够补充和描述言语信息,使言语与非言语所传达的信息内容达到一种平衡。比如,在表达爱情时,柔情蜜意的眼神能补充和修饰言语的表达。
5.调节。
非言语行为还可以对交际进行调节。比如在交谈时,人们可以通过目光和手势示意对方不要打断他的讲话,也可以示意对方适时加入交谈。
6.强调。
非言语行为可以对言语交际起到强调作用。提高音量说话就是一种想要增强效果的非言语行为,在说话时,同时瞪大眼睛、伸长脖子、用手捶桌子等非言语行为都会对所讲的话起到强调作用。
二、中西方文化中非言语交际的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不能忽视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非言语交际的障碍或误解。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让对方了解说话人所表达的意思,就要注意以下中西方文化差异。
1.体态语方面的差异。
(1)手势上的差异性。不同的文化下,人们利用手势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也是不同的。如美国人用拇指和食指围成一个圈,其余三个手指向上伸直,表示“OK”,即同意、赞成;英国人用此表示顺利、不错和许可;又如如果想表达“过来”这一意思的时候,中国人用手掌伸出,手心向下,指头朝着自己的方向来回伸缩,而美国人大都是手握成拳伸出,手心向上,食指朝着自己的方向来回伸缩。对中国人来说,这一动作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2)面部表情上的差异性。西方人的表情比东方人变化多,常常有夸张的表情;而在东方文化中,抑制自己感情的流露被认为是有修养的表现。比如中国人认为内敛含蓄是一种谦让,喜怒哀乐常常不形于色。通常情况下,微笑和大笑都表示友好、赞同、高兴之意,但在某些场合中国人的笑不但不会让西方人感到高兴,反而会引起西方人的质疑。
(3)目光接触。不同的文化中眼神的传递也是不同的。人们怎样表示感兴趣或不感兴趣,怎样表达鼓励或拒绝,表示赞美与不满,表示爱慕与厌恶都会用不同的目光表达。在法国,男子对自己欣赏的女性的凝视是一种公认的文化;在瑞典,用目光不停地上下打量对方是一种习惯;在中国,人们会对这样的目光感到不自在。
2.环境语方面的差异。
(1)空间距离。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有不同的空间距离。比如,西方人在交谈时保持一定的距离;而西班牙人交谈时会凑得很近;拉美人在交谈时几乎是紧贴对方。东方人可以忍受一群人挤在同一辆公交车上并坚持到终点站;而西方人则不同,他们通常开车上下班并且习惯宽松舒适的空间。
(2)时间信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在看待时间和使用时间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概念和态度。在西方国家,一周始于周日,在中国则始于周一。西方人做事一般要安排日程,而中国人做事没有安排日程的习惯,或不严格遵守约定时间。例如,会议到时不开始,会议到该结束时迟迟不散会,而英美国家的人们非常守时。 三、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发
在大学英语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发现,教学中很多涉及文化的非言语交际现象要比语言本身的影响力更大。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所产生的教学影响将十分重大。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使学生将语言和非语言相结合,如下是笔者提出的三点建议。
1.行为举止,纳入教学。
在教学中将非言语交际行为纳入教学内容,可将中西方言语交际行为的不同作为话题让学生搜集有关的信息,并在课堂上练习、讨论,然后总结、归纳和学习。
2.补充调节,恰如其分。
一般来说,在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传达的交际信息发生矛盾冲突时,交际的人们更趋向相信非言语交际。因此,非言语的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核心是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建立相互尊重、平等交往的跨文化交际策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它,使交际活动正常进行。
3.提高认识,巧妙结合。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除了重视言语教学外,更要认识到非言语教学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正确地运用非言语手段,让其充分了解中西方非言语行为的文化特性,使非言语手段的运用准确适度、自然得体。
四、结语
在非言语交际中,人们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姿态、空间及时间界域的使用都带有浓厚的文化特征,了解这些非言语行为中的文化差异有助于避免或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跨文化交际的冲突和麻烦。因此,我们要尽力做到尊重各国不同文化、避免偏见、防止过于简单化或者盲目夸大差异,使我们成为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ueqianjiaoyu/245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