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摘要:学前教育师范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该群体的德育状况直接影响到下一代的教育质量,因此加强该群体的师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五年制教学部2014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研究该群体在师德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关键词:学前教育;师德;幼儿师范
作者:李静等
本文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五年制教学部2014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中的数据来自于“五年制学前教育师范生师德意识现状调查问卷”,该问卷共收回227份,有效问卷为226份,本研究旨在分析该群体在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师德重要性只“知”不“行”
美国教育专家琳莲·凯茨认为,相对于其他阶段的教师,幼儿教师最需要建立道德规范,原因就是幼儿相对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更易受到教师的引导,相应的幼教工作人员的权利更大。而中职生与其他师范生相比又有其特殊性,在师德形成方面具有自身的复杂性。
接受调查的2014级师范生中62.68%的学生年龄在15-16岁,她们初中毕业后进入我校学习,在初中学校她们多属于“后进生”,学习习惯和思想行为多有偏颇。他们在选择读师范时,有22.47%的同学是受父母左右,而非出自内心意愿。有87.86%的同学认为师德很重要,却不知道怎样把师德变成自己的行为准则。
2014级学生在进校后开始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这一过程对许多学生来说并不轻松。2014级学生多为女生,女生大多内心敏感、心思细腻,在校的五年是她们生理和心理走向成熟的一个阶段。在校生活要完全靠学生的自立能力,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辅导员又分身乏术,无法时时刻刻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状况,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上课睡觉、玩手机、看课外书,抄作业,考试舞弊。在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不讲卫生,公众场合大声喧哗。学生没有意识到个人的行为习惯、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到师德素质,因此加强幼儿师范学生基本道德素质,最后达到师德要求是学校培育学生的重中之重。
二、学校教师进行师德教育时重“理论”轻“实践”
调查显示有近81.5%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教师对自身师德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从实际来看,教师与产生行为偏差的学生谈话时,大多以说服教育为目标,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内心的想法。从下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学校只在中专一年级开设师德常识课程,采用闭卷考核的方式。该门课平时作业较少,这样学生思考的空间就更少,书中也包含了一些案例,但学生吸收接受的较少,作业也缺乏实践性。
《师德常识》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其内容包括道德的起源、功能、道德的特点、职业道德的定义等,这些知识内容陈旧,缺乏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学生对道德的起源和定义并不感兴趣,他们更关心现实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例子,毕业时能够完整背诵出师德的定义的学生可能不多,但是如果学生受到某一个例子的感召,将之内化为自己行动的准则,这会对学生产生久远的影响。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德课程开设情况
三、学校对师德教育只“提倡”不“落实”
学校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师德教育相对弱化。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领域的狂风浪潮吹到了教育领域,在市场经济的不正之风的“裹挟”下,学校重视自身的宣传,重视种类繁多的展示演出和五花八门的比赛。尤其是近几年来,从省到市再到区县,各种比赛竞相上演。为了取得好的名次,学校不惜让参加比赛的教师和同学停课排练比赛项目,学生文化课的学习不得不中断,更别说师德的培养。另一方面,就业是学生最关心的事,而找工作时所考察的技能,更是学生关心的重中之重。学生片面地强调技能,忽视师德素养。如果说技能是就业的“硬实力”,那么师德就是就业的“软实力”。学校应当对师德教育既提倡,又将其落到实处。
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能力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其中又以职业道德素质最为重要。师德属于道德的范畴,它的形成必然经历复杂的过程。同时,师范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职业特点等决定了必须加强对中职生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训练,针对上述师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编.师德常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伊文婷.师范生教师职业信仰的现状、原因与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4):46-49.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教学游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