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一、幼儿阅读活动中的情境运用
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习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育有关的使幼儿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育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发幼儿的情感体验,要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并用语言将这种想象描述出来,使幼儿的语言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下面,就以笔者的一次语言阅读活动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想法。
教学内容:
小班语言活动:会变颜色的小蜗牛
教材分析:
故事“会变颜色的小蜗牛”简单又充满童趣,很适合小班幼儿的阅读。故事里的小蜗牛爱吃各种水果,又神奇般地变成各种颜色的小蜗牛。简单的故事情节,在一天又一天里美美地重复着,使故事增添了节奏感。这样的情节安排既吸引幼儿,又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便于理解和掌握。所以,我选择了这则简短的故事作为小班幼儿的一次语言阅读活动内容,既让幼儿在阅读中获取文学作品美的享受,又可以通过故事中的简单语句和重复的故事节奏,来发展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想象力。
活动目标:
1.学习句式“小蜗牛吃了××水果,变成了××颜色的小蜗牛”。
2.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大胆续编故事。
活动准备:
1.自制图画故事书一本。
2.小蜗牛胸饰,红、紫颜色片人手一份。
3.水果卡若干、颜色小蜗牛卡若干。
4.游戏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一)阅读故事
(1)出示自制图画故事书,提问:封面上有谁?猜猜这本书讲了谁的故事?
(2)幼儿边看书边听故事。
(3)提问,帮助幼儿熟悉句式“小蜗牛吃了××水果,变成了××颜色的小蜗牛”。
点评:小班幼儿的阅读能力较弱,他们需要借助直观形象来理解和思考。所以我根据故事内容设计制作了一本大的图画故事书,便于老师和幼儿的共同阅读。我注意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看书要注意观察封面,并展开猜想书里会讲什么呢?接着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语言和鲜艳生动的画面,带给孩子听觉和视觉美的享受。再通过老师的提问,熟悉故事的内容和简单句式。
(二)体验故事
1.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做会变颜色的小蜗牛呀?好!我们先来学小蜗牛爬吧!
2.师:(贴好小蜗牛胸饰)瞧,老师变成蜗牛妈妈了,你们做我的蜗牛宝宝吧。(幼儿取小蜗牛胸饰贴好)蜗牛宝宝们,快到妈妈身边来,我们一起出去找果子吃。
(教师扮演蜗牛妈妈,小朋友扮演蜗牛宝宝,进行故事情节的游戏。)
点评:在此环节中,让幼儿扮演蜗牛宝宝、老师扮演蜗牛妈妈进行故事游戏,将幼儿带入情境中,感受故事角色的愉快心情,让幼儿熟知故事的内容和简单句式,为后面的续编故事做好认知和情感上的双重准备。
(三)续编故事
1.出示各种水果卡片,引导幼儿说出水果名称和颜色。
2.引导幼儿续编故事,将各色小蜗牛卡片和同色水果卡对应摆放,进行句式“小蜗牛吃了××水果,变成了××颜色的小蜗牛”讲述。
结束语:今天,我们认识了一只会变颜色的小蜗牛,我们也当了一只会变颜色的小蜗牛,你们高兴吗?记得回去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朋友和家人听一听。
点评:我提供了各种水果卡片和各种颜色的蜗牛卡片,让幼儿选择利用,为续编故事提供支持。通过续编故事,让幼儿练习讲述“小蜗牛吃了××水果,变成了××颜色的小蜗牛”,在提供的水果卡片中,我在考虑幼儿感性经验的基础上,选择了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果。让幼儿具有这些水果名称和颜色特征的经验积累,从而可以顺利地进行水果和各色蜗牛的匹配,更好地达成续编故事的目标。
活动反思:
欣赏和续编故事是幼儿语言阅读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几乎每个幼儿都喜欢听故事,这也是老师们让幼儿接触和感知文学语言的最基本方法和重要途径。续编故事可以帮助幼儿理解运用文学语言,放飞想象的翅膀,走进故事情境之中。但这样的飞翔虽奇妙令人向往,却要幼儿付出努力,不是每个幼儿都具备这样的能力。我尝试带小班幼儿走进《会变颜色的小蜗牛》的文学世界中,引导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初步的续编,练习简单的句式讲述。环节的开展层次明确,阅读故事是幼儿欣赏感知文本,体验故事是幼儿理解体验文本,续编故事则是故事文本的延续和创造,三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有层次阶梯性的,幼儿活动目标的实现是明确可行而逐步达成的。在整个活动中,师生互动积极而愉悦,教师始终是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而幼儿则是活动的积极响应者,创造者,有听有说,有静有动,有想有乐,充分体验到活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功。
二、幼儿阅读活动中常用的情境创设方法
1.直观情境
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激活幼儿乐学情趣,教师可采用实物或模型、图片和简笔画、动作等创设直观情境。在利用实物指导幼儿进行细致观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感受和理解时,可以结合地域环境资源和幼儿生活资源来选择观察对象。但实物观察受生活实际情况的制约性较大,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喜欢采用图片、动作等直观情境手段。如《会变颜色的小蜗牛》,教师根据故事内容,精心设计制作了一本大的图画故事书,书中的画面色彩鲜艳,形象卡通,适合老师和小班幼儿共同翻看阅读。在最后环节续编故事中,所利用的各种水果图卡和各色蜗牛图片也同样的卡通和鲜艳,便于幼儿操作摆放,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很容易调动和吸引到活动阅读中来。
2.模拟情境
情境教育家李吉林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越是年龄小的幼儿越是借助直观具体感知和思考。教师根据活动的需要,可运用电教手段,如放幻灯和录音带,使幼儿获得形、声、色的直观感觉;或出示相关的摄影、图画,再现教材中的情境;或根据文本内容,师生分角色进行表演,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寓教于趣,寓教于乐,提高了活动的效果。表演可分为师生之间的表演和生生之间的表演,例如《会变颜色的小蜗牛》中,教师创设了一个情境化的游戏场景——“苹果园”、“葡萄园”,让幼儿扮演蜗牛宝宝、老师扮演蜗牛妈妈进行故事游戏,将幼儿带入故事情境中,“真实具体”地感知和体验故事,享受温馨和甜蜜。这样情境化的游戏创设,为幼儿理解故事提供了感受和体验的机会,帮助幼儿掌握简单的语言句式,为后面的续编做好认知和情感上的双重准备。
3.语感情境
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也要行使自己的主导作用。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驾驭能力配合形象生动的画面展示,可以带给孩子听觉和视觉美的双重享受,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语感能力,激发幼儿的联想。如在《会变颜色的小蜗牛》中,教师在带领幼儿边看书边讲述故事时,甜美的音色、轻重缓急的讲述和丰富的面部表情,都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语感情境。
4.想象情境
要运用扩散思维的方法,启发幼儿合理想象,揣摩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关注人物的命运,让幼儿真正“进入角色”,强化感受,由“动情”到“悟理”,这种方法要求幼儿有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如《会变颜色的小蜗牛》中最后的续编故事环节,教师巧妙地进行情境设问:蜗牛宝宝还想吃什么水果呢?吃了这些水果会变成什么颜色的蜗牛呢?以引起幼儿想象思考,进行故事的续编讲述,始终让幼儿沉浸在故事角色的情境感受中。
李吉林老师指出:“以情境创设为突破口,把儿童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将儿童带入情境,使之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起学习兴趣,引发学习的动因……”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实践,努力创设使幼儿语言更好发展的活动情境,组织开展更精美的语言阅读教育活动。
(姚秀娟,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幼儿园,226300)
上一篇:幼儿自主性评价的教学分析
下一篇:幼儿园主题墙的环境的发展和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