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12-0111-02
舞蹈课是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是专业基础课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完成教学大纲学习任务,为培养具有舞蹈教学能力的幼儿园教师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因此,教师如何运用有效的学习课时,既完成大纲所规定的学习任务,又在教学中使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编排舞蹈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实践的基础上,在该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艺术实践几个方面,对如何培养学生舞蹈教学能力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根据培养目标,精选好相应的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与舞蹈学校的专业训练不同,其针对性要强,主要是作为从事幼儿教育的职业训练,教学生舞蹈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舞蹈的基本集训,学习芭蕾手位和中国古典舞手位以及中国民族民间舞,特别是幼儿舞蹈的学习和创编幼儿舞蹈的原则和方法。只有在广泛接触各种不同风格的舞蹈,并对其有所了解和掌握,积累一定的舞蹈语汇的基础上,想象力才会丰富,创编起来才能融会贯通。
教学内容要围绕培养目标来选择,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如在第一学年基础训练中,除了基本功训练外,同时要学习古典舞组合和儿童舞组合。要把教学内容的增删与有限的课时协调一致,这就要求教师要切合实际的精选好教材,在教学中应以训练学生直、立、灵活、协调感觉为主,腰腿的软度和技能为辅,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首先让其了解舞蹈的特点和种类,了解幼儿园舞蹈教学大纲和基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及幼儿舞蹈的创编。在训练腿的软度时,选择压腿和大踢腿,跳的练习选择“一位小跳”,翻的练习中选择“踏步翻身”,转的练习中选择平转,同时在进行各种风格不同的舞蹈组合练习。如芭蕾舞,中国古典舞的手位,脚位组合,身韵,呼吸组合,幼儿基本舞步等。实践证明,这样能使学生不仅进行了形体训练,也广泛接触了各种风格的舞蹈,为其教学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第二学年教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师要从民族风格的代表性、训练性以及实用性上来进行综合选择。如东北秧歌中进行“手巾花组合”和“跳踢步组合”的教学较为合适,因“手巾花组合”是基本动律的练习。跳踢步组合在训练上是属于初级组合,通过该组合训练,能提高膝,腕等部位的控制能力。跳步还具有表现幼儿活泼,跳跃的特点,对于幼儿编舞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另外,藏族的“弦子”和“踢踏组合”,蒙古族的“肩”和“马步组合”,傣族的基本手位组合,维吾尔族的“赛乃姆”“手鼓舞”组合等,以及相关的幼儿舞蹈、集体舞、表演唱。以上这些民族民间舞组合都有着不同训练价值和典型性及实用性,通过这些练习,进一步训练学生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并丰富了学生的舞蹈语汇,提高了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为将来编、教舞蹈做好准备。
第三学年主要以儿童舞创编为重,在有两年舞蹈功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为其踏进校园工作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降低课堂教学中对技巧训练的难度要求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重要来源是普通初中毕业生和部分少艺校的学生,这就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有较大的差异性。两者学习水平的差异势必给教学带来较大的难度,因此我们课堂教学就是要注意排除学生不同的心理障碍,引起不同层次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认识舞蹈、了解舞蹈、热爱舞蹈,进一步对舞蹈课内容产生浓郁的兴趣,树立学习舞蹈的信心。针对幼儿舞蹈专业的学生身体发育已基本定型,而舞蹈训练时间相比专业院校授课时又少得多的特点,笔者认为幼师舞蹈课内容在安排上不必一味沿袭传统的舞蹈技巧方面的练习减少,对软度、开度、弹跳等方面的难度要求降低,避开学生跳转翻转生理条件的局限,在基本训练中尝试借鉴现代舞蹈的训练方式和手段,通过头、颈、腰、臂、腿、掌的关节部位作为切入点,结合正确的站姿,从元素、动律到动作短句,从单一动作到组合造句,从分解练习到综合练习,同样可以达到使学生肢体灵活、动作协调的目的。
三、提高生源素质,打好教学基础
对于学生舞蹈来讲,来自普通初中毕业班的幼师学生的年龄较大,身材条件不占优势,但理解力和想象力较好。由于在初中缺乏专业舞蹈教师的指导,他们基本上没有受过正规专业训练,有小部分学生来自艺术学校,他们的专业性相差较大,最后还是名落孙山的多。众人皆知,生源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只有拥有上等的“原料”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因此,帮助提高生源的专业素质水平已是幼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竞争的需要。那么如何提高生源的专业素质水平呢?第一,通过合理地规定中考专业测试项目和内容以及它们的占分比例,全面地考查考生的专业素质水平和可塑性,来引导考生专业素质水平和提高。第二,适当调整文化课中考分数线。如果保证不了专业技巧课的质量,从专业的角度讲其教育是失败的。这就需要专业测试要严格把关、公正、真正做到择优录取,这样才会使中考文化课的分数线下降。第三,多建立几个“培训基地”,创出品牌。与初中结成对子,帮助他们初一入学专业选拔测试,定期专业辅导。利用(幼师)优越的教学条件等优势,举办中、长期。这样,共同带动广大考生专业素质水平的提高。
四、兴趣是学好舞蹈的动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爱好是学习的动力,它可以使人废寝忘食。相反,如果对知识,对科学没有兴趣,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一件苦差事,当然就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尊重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保证教学质量的秘诀。兴趣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耐性和记忆力,还能发展思维和想象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激发起学生的学生热情。那么兴趣是什么?又是怎样产生的呢?笔者认为,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事物的倾向。它是建立个人爱好和生活需要的兴趣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种是天赋的,个性化的客观行为,对喜爱的事物表现出信心十足,不觉疲倦,如痴如魔,精益求精,以苦为乐等方面。以兴趣为动力,并转化为
精神的事例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另一种是通过培养产生的,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氛围的熏陶而形成的,带有条件反射的性质。”它是通过对事物的认识,理解,以及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形成爱好的“升级”。要积极培养发展学生舞蹈的兴趣,做到“因势利导,推波助澜”,使这种爱好舞蹈的兴趣得到进一步“升温”和发展,成为学习和创新的动力。
五、改进复习提高教学质量
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不仅体现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授,而且体现在课后学生复习的过程。课堂上存在的许多问题还需要学生在课后的复习中逐步得到解决。复习舞蹈是建立在人脑对形象记忆基础上进行的,一旦头脑出现漏洞和空白,个人复习就无法进行,甚至使复习者失去信心,选择集体复习是复习舞蹈的最好方式:一是它能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利用众人的记忆能力,回忆和展现舞蹈的全局。二是集体复习会给那些只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使他们在复习中起到领头羊,小教员的作用。三是分组进行,能使学生有一个间歇缓冲的机会,产生新的力量,把动作做得更准确。在分组轮换训练的情况下,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使自己的动作更加熟练优美。另外,集体复习是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在复习过程中音乐和节奏对舞蹈不仅起到烘托作用,而且能起到进一步刻画形象的功能,也是人脑在回忆过程中的依据之一,使回忆更连贯,准确和完善。
六、以情带动,结合民间故事,民歌表演等知识进行创作活动
舞蹈是情感的产物,以情带动,情动交融才可以营造出舞蹈独有的风情与内涵。在舞蹈课堂上,我们要双管齐下,既舞蹈又教情,不光让学生掌握规范的动作,把握准确的风格,还要把带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摆脱机械麻木的技巧重复,而真正投入到舞蹈背景中的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中去,表现出血肉丰满的舞蹈动作形象。在舞蹈课堂上,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情绪,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用一些民间故事以及学生们以往的知识来帮助他们,进入到特定的情景中去。注意发挥“情”的作用,用情节假设,情感、提示、民歌渲染等方式启发学生,采用分组观摩练习,唱跳结合,发挥学生的演唱优势“以声带情,以情带物”,学生们自唱自跳,增加自娱自乐的气氛,压力减轻了,动作的印象反而加深了,达到“舞以尽情”的目的。
在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下,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十分重要。在课堂上给学生自主创作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想象动作、情绪,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设计他们心目中的动作,大胆而且富于新意,既活跃了课堂,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动作掌握到位的同时,又让民间舞的自娱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挥。
七、突出社会实践,提高教育能力
这工作主要安排在第五学期。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就是要走上社会,真正地与幼儿园小朋友走到一起,检验自己在专业上还存在哪些不足,心灵上与幼儿有多大距离。还要不断地向同行学习他们的经验丰富自己,倾听幼儿的心声,了解他们对舞蹈欣赏的情趣。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就是走到课堂,在传播舞蹈文化艺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同时,找出自己各方面存在的不足,加以弥补。教育是检验所学知识的运用手段,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从备课到授课再到课外辅导,多给他们提出意见,让学生千锤百炼,养成一种扎实的工作作风。社会实践与教育实习,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认真做好这项工作,抓住在校期间的最后教育时机,查漏补缺,向社会输送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的幼儿教师。
总之,新形势对幼儿教师的需要不仅仅是数量,而更重要是质量。质量是生命,质量是竞争的资本,谁忽视了质量就意味着失去了竞争。如何保证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质量,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也就有着不同的措施。以上所谈,是笔者结合多年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经验和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进行的浅薄思考,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上一篇:对幼儿早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