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英语教育
第1篇:商务本科全英语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应用型、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积极响应教育部提倡的积极推动本科专业课外语教学的意见,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经过十年全英语教学实践,构建了全英语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在综合《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AACSB)国际认证需要和人才需求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全英语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能力目标为五种商科通用能力、两种专业能力;构建与能力培养相匹配的课程体系和三个特色次级课程群;“六维度”建设全英语教学资源;探索全英语教学方法改革等。全英语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收获了更高级别、更多人次的全国高校专业大赛获奖,而且全英语班毕业生在就业质量、升职速度、薪酬水平方面都显示出全英语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随着北京产业结构的调整,北京的服务经济特色越来越突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北京GDP的比重从2006年开始超过70%,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超过65%,并呈持续上升趋势。如何培养服务北京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国际化商科人才,成为地方普通高等商科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育部高教司在2001年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学院顺应北京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从2006年开始,以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试点,探索、构建并实施了本科全英语教学人才培养新模式。
确定全英语教学培养新模式的能力目标
首先,全英语教学培养新模式必须确定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学院主要围绕“区域市场经贸人才需求特点”,开展广泛、充分的调研工作,最终调整和确定全英语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
1.国家标准规定的“四种能力+四种素质”
《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较为系统的能力结构,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四种能力。同时,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较为全面的素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四种素质。
2. AACSB国际认证确立的五种通用能力
经过对教育市场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广泛调研、全员讨论,学院最终确定AACSB认证的使命是:践行社会责任、推动应用创新、服务区域发展、培养商界骨干。依据学院AACSB认证确定的使命,借鉴国内外大学商学院的能力培养目标,学院确立了商科学生应具备的五种通用能力,即具有自觉的伦理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善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组织管理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
3.市场调研确立的两种专业能力
根据学院长期对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及毕业生回访数据的整理及分析,企业和毕业生最看重的分别是商科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在各项综合素质排序中,企业和毕业生都认为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是最为重要的前三个能力。在各项专业能力排序中,企业和毕业生都认为,业务能力、英语沟通能力是最为重要的两个能力。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全英语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了两种核心能力,即学生应具备对国际经贸环境进行分析与决策能力、具备国际贸易业务运营与管理两种能力。因此,学院全英语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为:以培养具有较强商务实战能力和英语语言能力的应用型、国际化商科骨干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应具备五个商科通用素质/能力+两个商科专业能力(见表1)。
构建全英语教学新模式的课程体系
基于市场调研和AACSB认证的全英语教学的人才培养能力目标,其实现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依托课程体系的设置。商科学生应具备的五个通用素质主要依托通识教育必修课、学科大类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实现,两个专业能力则重点依托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限选课实现(见表1)。
表1 能力目标与核心课程关系表
素质/能力目标 课程性质 核心课程
1.具有自觉的伦理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通识教育必修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商业伦理
学科大类必修课 基础会计
2.具有善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识教育必修课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Access数据库应用、微积分
学科大类必修课 商务研究方法、统计学
3.具有组织管理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通识教育必修课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学科大类必修课 管理学
4.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识教育必修课 大学英语、商务英语
学科大类必修课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专业必修课 国际商务沟通、国际金融
专业限选课 国际商务函电与谈判、国际服务贸易
5.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 专业必修课 毕业论文
6.具有对国际经贸环境进行分析与决策的能力 专业必修课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专业综合实践
专业限选课 国际市场行情分析、WTO规则解读
7.具有国际贸易业务运营与管理能力 专业必修课 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专业限选课 高级商务英语、国际贸易运输与保险、海关实务
在通过课程体系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构建了三个次级课程群。
1. 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课程群
学院全英语教学构建了“入学英语强化—大学英语—商务英语—全英语专业基础课—全英语专业课”的英语课程群,有效提高了学生英语语言能力,解决了大学四年英语学习持续性差的问题。
2. 提升学生理论能力的课程群
学院全英语教学构建了新生研讨课、商务研究方法、毕业论文等理论实践课程群,每年出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研究》论文集,上篇为教师教研论文,下篇为学生优秀学术论文,兼顾了全英语教学理论的深度与语言水平。
3. 提升学生商务实战能力的课程群
商务学院全英语教学构建了“课证赛”融合的课程群。一方面,将跟单员、报关水平测试、剑桥商务英语等专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融入到“国际结算”“海关实务”“商务英语”等课程,形成“课—证”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将全国商业精英挑战赛比赛规则融入到“国际商务函电与谈判” “国际商务沟通”等课程,形成“课—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商务实战能力。
“六维度”建设全英语教学新模式的教学资源
全英语教学新模式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全英语教学资源的短板,包括全英语教学的教师资源、全英语教材、实践教学基地等。学院的全英语教学新模式主要从以下六个维度入手,丰富全英语教学资源建设,解决全英语办学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1.采用全英语教材
学院甄选国外权威的、广受好评的、内容适合、难易程度适合的大学本科英文原版教材作为全英语教学的教材。这样做的好处之一是课程内容与国外大学对接,有助于学生申请国外研究生。
2. 建设英语课程模块
继大学生“入学英语强化—大学英语—商务英语I、II”之外,学院的全英语教学还建设了“经贸英语听说”“国际贸易英文契约”等英语课程模块,建设“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等全英语专业课程模块,旨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帮助学生用英语表达专业思想和内容。
3. 建设多维实践教学资源
学院全英语教学建立了多维度的实践课程体系,除了“商务研究方法”和“国际商务沟通实训”分散实践教学外,还设置了两周的“认识实习”、6周的“专业综合实践”、6周的“毕业实习”和12周的毕业论文。学院依托北京市级经贸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购买了商务谈判、商务英语、SIMTRADE外贸流程模拟等十余种实践能力训练软件,以满足校内实训课程的需要。同时,学院与铜牛集团、雪莲集团、北京向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朝阳区CBD管委会合作,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和实习机会。
4. 教师国外高校培训与全英语教学比赛
为了保证全英语教学师资,学院每年有目的地选派2名~3名教师到国外大学,每名教师承担两门全英语课程学习任务,学习国外大学该门课程的课程大纲、选用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回国后,开设1门全英语课程。经过十年的轮流培训,所有全英语授课的教师均有国外培训经历。此外,学校还每年定期举办教学比赛,鼓励与促进全英语教学。
5. 外籍教师与专家进课堂
为了更好地结合校内、校外两种资源,学院的全英语教学引进多位外籍行业专家进入课堂,如美国大使馆经济参赞进入“国际贸易理论”课堂、捷克学者进入“市场营销学”课堂等。同时,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引进外籍教师全程讲授全英语课程,丰富了全英语教学师资。
6. 暑期国外带薪实习、境外游学和交换生项目
学院为全英语教学班学生提供了暑期国外带薪实习的机会。全英语教学班每年定期到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岭南大学等境外高校进行为期一周的游学。同时,学院为全英班学生提供了台湾龙华科技大学、韩国等十余个交换生项目,学院搭建了与美国Edgewood College(艾格伍学院)合作的“2+2”、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合作的“3+1+1”、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合作的“3+1”等国际合作办学学位项目。
全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方法
1. 翻转课堂
全英语班学生既要掌握专业知识,同时又要克服外语带来的理解困难,仅凭课堂有限的学时很难达到预期教学效果。鉴于此,全英语课程的任课教师课前布置需要学生提前预习的内容和上课要讨论的内容,如课前学生应消灭生词、预习基本概念,使课内教学效果得到保证。
2. 课内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随着E-learning学习方式的兴起,学院在全英语教学中,通过教师精心筛选,为学生推荐了国际知名高校相关的慕课课程。同时,学院自建网络学堂,提供与学生课外交流和答疑的平台,有效弥补了课内教学学时有限的不足。
3. 全英语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全英语教学将全国专业实践大赛融入专业课程及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如“国际商务函电与谈判”课程、“国际商务沟通”课程的考核方式中,改造了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大赛比赛规则,作为课程的一项平时作业,纳入专业课程“3+X”过程考核,在100%学生参与的基础上,选拔出优秀作品和优秀学生参加全国专业大赛。由于作业内容贴近商业实战,学生做作业的热情很高,作品质量好,大大提高了全英语学生的商务实战能力。
全英语教学新模式的教学效果显著
十年来,学院全英语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效果显著,学生获得全国专业大赛奖项的数量和级别、考取国内研究生和出国留学比例、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均得到有效提升。首先,全英语班学生出国读研比例高达30%,远高于普通班。其次,全英语教学“课证赛”融合模式,使100%的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商科大赛的训练,50%的学生在国家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学生整体商务实战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再次,全英语班学生具有较高的英语语言能力,如考取剑桥商务英语高级证书的人数远高于普通班等;最后,全英语班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均高于普通班。六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9%以上。其中,2010届毕业生薪酬在10,000元以上的人数明显多于普通班。
本文系北京联合大学校级教改立项“地方高校商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优化研究—基于AACSB国际认证视角”的成果之一
作者:郑春芳 杨宜 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6年8期
第2篇: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本文以语言经济学为理论框架,着重分析当前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中存在的教学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完善学生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商务英语知识结构、构建适应社会和迎合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作出一定的贡献。
近几年来,我国学者们逐渐开始对在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有所关注和重视。同时,由于高校需要培养大量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因此,对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视也是十分必要的。正是因为经济活动和语言发展一直存在着紧密联系,莫再树提出了,运用语言经济学理论来研究商务英语教学问题,从而,可以为培养商务英语人才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而且,李盛等也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进行了系统、科学的研究。众所周知,任何成熟的学科都有相应的理论或其他学科予以支撑,那么,商务英语这门学科当然也不例外。它主要是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并伴随着其他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一门交叉学科。我们可以说,商务英语的理论基础之一就是基于语言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因此,在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去研究商务英语这门学科,可以给商务英语学习提高一个崭新的视角,使商务英语学习者对商务英语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1 语言经济学的理论发展与基本观点
在1965年,雅各布·马尔沙克首次提出了语言经济学。同时,对语言经济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解释。他的观点主要是强调语言经济学的性质体现在效用、费用、价值及效益,这标志了语言交际为实现经济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语言经济学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发展阶段为人类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与以语言为基础的种群差别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第二个发展阶段为强调语言可被视为一种人力资源,人们可以通过在语言教育上的投资获得收益。第三个发展阶段是我们不仅可以把语言看作经济资源或身份标志,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会经济地位。以上研究可以说明语言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具有高低之分。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市场的需求程度反映语言的经济价值
李岚清同志曾经多次强调:“外语水平的普遍提高与经济发展的速度、改革开放的深入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阿拉伯语、韩语、日语等其他小语种的出现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因为,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逐步走向世界,那么,就导致市场上对会小语种的人才需求量大大增加。因此,会说阿拉伯语、韩语、日语的人就相应增加了其市场价值。
1.2 使用者的熟练程度以及劳务市场的使用程度决定语言经济价值的高低
对同样程度的外语学习者来说,报酬的多少并不相同。比如,由于市场缺少有经验的同声传译者,那么,对与同声传译者来说,每天的报酬就可能多达10000元。而与英语教师相比,英语教师的数量居多,普通英语教师一天的报酬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数目了。国内有一些学者,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了商务英语教育问题。宏观层面上,主要阐述了商务英语不仅具有语言经济学的特性,也具有商务学科语言学的特性。从微观层面上,实施商务英语教育改革,国内学者对教师的研究并不多见。
2 高校商务英语课程的现状
《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要求》 中明确规定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课程的课时不应该低于专业课总学时的百分之十五。因为,在中国,商务英语是一个新兴学科,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会对学习者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实践教学的比重进行相应的加大,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然而,当前的商务英语教育在实践教学方面却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步履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学内容
高校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不够丰富、全面,只包括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听说等几门与商务英语专业相关的课程,根本没有达到总学时的百分之十五。同时,还缺少一些必要的商务实践课程,导致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无法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真正投入到商务英语的学习中。并且,与现代商务的实际情况相比,过去的商务英语教材的内容都比较陈旧,大部分都需更新换代,以免使其与下在的商务英语现状存在或多或少的出入。
2.2 教学条件
高校对商务英语教学方面的投入过于单一或者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没有给商务英语进行准确的定位,各高校对商务英语这个专业便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教育培养模式;另一方面,商务英语教学需要在一些校内外有自己的实训基地和仿真的专业实训教室等硬件设备,使得学生拥有一个切合实际的实践平台。
2.3 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截至 2010 年为止,中国已经有800 多所高校都成立了商务英语专业或者商务英语方向。所以,可以看出,商务英语教学受到了学多学者的重视。尽管这样,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也没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实践英语教学的目标。由于没有统一的实践教学环境和实践教学体制,导致许多学校实践教学方式仅仅在于表面形式,根本不能形成全面的商务英语教育模式,大部分知识的教授还是以传统的课堂教授为主,这样的环境中教育出来的学生显然只能应付考试,如果深入到实际有效的商务交流环境中则显得捉襟见肘。
2.4 教师力量匮乏
商务英语不仅需要理论上的传授,也需要实践上的指导。无论是企业工作经历,还是实际外贸的工作经历,都需要老师的指点。然而,就学历而言,商务英语专任教师可以说都学识渊博,然而,却缺乏实践经验,商务方面知识不足,缺乏实践经验,商务英语专业授课教师多为英语专业语言学或文学方向,使得商务英语实践教学很难有效开展,教育水平就很难提高。
3 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3.1 调整商务英语的课程内容
根据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及社会需要的语言能力要求来确定改变商务英语教学目标的方向,这样是比较科学的。商务英语专业应该以语言经济学理论为主线,学生掌握的基本技能除了英语专业的听、说、读、写、译这几个方面之外,还应该熟悉比较基本的国际商务知识。而且,对英语的交际能力培养也是重中之重,因为,学习商务英语的人才应该具备实际操作国际商务业务的能力。同时,还要熟悉相关专业岗位工作过程,为与周围外向型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而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开展商务英语全方位的实践教学
现在,多数高校的校内实践课除课堂内外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实践课程外,还应该包括的是商务模拟谈判等各种情景化设计的综合实际训练方面的课程。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良好的学习氛围的营造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高校应该在鼓励学生或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机会到校外的公司、机构进行实习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与校外多沟通,多为学生建立更多的校外实习基地,从而,提高学生商务英语实践技能及沟通交流的能力。使他们拥有足够的锻炼平台和展示自我的机会,提高社会实践能力。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实践教学会有很大的改善。
3.3 注重师资发展
为了使师资力量雄厚起来,首先,应该广泛招收优秀人才。从不同渠道和途径,诚聘资历高深,具备一定的外贸经济管理等能力的人。并且,还可以定期聘请一些资历较高的学者到本校进行授课或者指导的外聘人员。这样,师资力量不够雄厚的问题便可以得到解决。其次,支持并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地走出去,到相应的企业、公司等机构进行相关的学习,来提高商务英语方面的综合能力。再次,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师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自己充电,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教学技能,对保证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不被现代所淘汰,并且能够适应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4 结论
毫无疑问,学习商务英语,具有的不仅仅是文化价值,其中还包括经济价值。因此,将商务英语至于语言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来讨论是非常合理的。要想效益最大化,对商务英语教育的改革就可以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遵循市场的供求关系,随时调整课程进度,以便提高经济效益。在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基础之上,协同其他相应的语言经济和省力原则有效选择,来促使商务言语配置达到最优化,使效果更显著,推动和引导商务英语的向着正确轨道发展。从而,使语言经济学视域下的商务英语研究的应用价值和研究前景得到合理的推广,并证明其可行性。
作者:王欣欣 来源:科教导刊 2016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