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英语教育 > 打破中英教育隔阂“中西合并”

打破中英教育隔阂“中西合并”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英语教育


  因BBC纪录片而火的华裔老师杨军:

 

  杨军最为国人熟知的身份是BBC纪录片《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的主人公之一,在英国任教十多年的她,对中英教育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2016412,由英中教育交流平台First Landing Education(简称:FLE)主办的双语国际学校教育交流研讨会在英国驻华大使馆官邸举行。在英国任教、熟谙中英教育差异的中国籍教师杨军女士,是此次活动的重要嘉宾。

 

  杨军是英国教育部(Department for Education,简称DfE)智囊团唯一的一位华裔成员。不过在相比之下,她更为国人熟知的标签是BBC纪录片《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的主人公之 一。

 

  从普通老师到邻座于英教育部大臣

 

  William 是杨军的英文名字,但同时它也是英国男人常用的名字。假如要是在英国叫William,谁都不会想到是在BBC纪录片中气场强大的女老师。

 

  20158月份,英国BBC新闻机构推出了前述那部旨在探讨中式教育的纪录片。该纪录片一经推出,立即成为中英两国的舆论关注热点。身为片中主人公之一,华裔女教师杨军是一个特殊而亮眼的存在。

 

  2001,杨军孤身一人前往英国,开始异国任教的生涯。在BBC纪录片播出之前,她已经留英任教10多年,对于中英语教育差异的体会较常人更为深刻,但鲜少有发声的机会。而BBC那部纪录片火爆网络之后,情况大不相同,媒体记者纷至沓来,杨军频繁地出现在镜头前,向中英两国民众分享自己对中英教育差异的见解。而英国教育部,也因此注意到杨军,将这位在英国教育领域任职多年的华裔女教师纳入了智囊团。

 

  当《留学》记者提问:您为什么可以得到英国教育部如此的重视,杨军称,回想之前,她都有些不敢想象自己是怎么坐到教育部大臣身边,让他聆听自己的意见的。

 

  其实我自己很胆小,英国教育部只有我一个是中国人,我恨不得躲到一个小角落里只想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但是听到他们的发言时我感到很困惑,因为他们(教育部官员)都是本国人,只用他们本国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但是我不是,我用中英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分析英国的教育发生了什么。当我发言时,我就不由自主的说出了英国教育的问题,教育部大臣马上就用笔记下来,然后再让我进行更详细的解释说明。

 

  现在,每次英国教育部开会杨军都必须要坐到英国教育部大臣的旁边,假如她没在大臣的身旁,大臣都会开玩笑的说道;“那位著名的中国老师去哪了?”

 

  打破中英教育隔阂

 

  从普通的英国女教师,到英国教育部唯一的华裔成员,这看似一步登天的事情,对杨军而言,其实是厚积薄发,她已在教育领域默默耕耘和坚持付出很多年,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十几年在英任教经验,杨军对英国教育的问题,接触时间愈久,认识愈清。英国的教育体系出现了问题,正在朝着错误的方向愈演愈烈。她告诉《留学》记者,英国的教育大臣很想改变现有的英国教育风气,但是英国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学生应该被放养,应该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学习知识,反对死记硬背和墨守常规。

 

  对于英国的教育风气,杨军有自己的见解,如果学生对基础知识假如没有记牢,一定就会影响下一学习阶段的发挥,而英国教育的放养政策已经开始影响到了英国的教育体系的发展。现在英国学生在前期阶段一直是玩着学,以一种懒散的状态进入到A-LEVEL课程中,之后进入大学就变成一个教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底下就开始记笔记。英国的学生并不能马上转变自己的状态,这样就算进入了大学,也较难做到顺利毕业。

 u=2094347003,3923390907&fm=21&gp=0.jpg

  此外,《留学》记者了解到,杨军曾在英国教育界最著名的报纸——泰晤士教育副刊(简称:TES)发表自己的文章。她认为,中英对彼此的教育理解都比较肤浅,英国教育认为中国教育过于死板,学生就像机器人一样只知道读读写写,并没有运用自己的思想展开应用,完全不给学生更多的自我创造空间。而中国教育又认为英国教育太过于简单散乱,没有深度。为了注重思想延展而丢失了规则。她希望通过类似的观点分享,可以打破中英教育之间的隔阂。

 

  英国教育观念:

 

  没有差学生,只有坏老师

 

  杨军认为英国的教育虽不是中国人认为的那么尽善尽美,但优势仍十分突出,其教育体制更多体现的是对学校和老师的系统化管理,让教育更加规范和得法。英国对老师的管理较为严格,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如果学生的成绩不理想,并不是学生不认真,而是老师的教学方法问题。这说明老师并没有因材施教。如果在一段时间里,学生的一门成绩没有提高,校长会找这门课的老师来询问为什么学生的成绩没有改变。这一切的责任都是老师的问题。老师会继续改进教学方法来应对学生的能力和态度。教学评估并不是只看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提高级别,而是要看班级整体的提高率,英国的教育对老师的要求更加具体和详细。在英国的教育观念里,没有差学生,只有老师。

 

刚进入英国教师系统的时候,杨军的压力非常大。起初她认为,学生的学习有没有提高并不能只是一味的看其在学校里的表现,而更应该注重校园以外的生活。杨军解释道在中国学校成绩在于学生而不是老师,中国的学生不光注重在学校的时间,更注重在家复习的时间。而英国的学生一放学就跑了,不要说晚上复习不复习的问题,有可能连布置的作业都不写。所以在英国的教育里,课堂时间尤为重要,我们要把知识精炼后用很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让学生学会,由浅往深,找导入点,循序渐进。而在中国更强调的是打基础,死记硬背这并不是不好,而是会让学生的效率变低,让孩子觉得学习很无趣。不过,后来她慢慢意识到了英国教学模式的裨益。

 

英国的教学是必须要按照教学大纲而进行的,教材有很多种。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展开的。在英国,学校不像中国一样把所有好坏学生都混入一个班级里,而是依据学生水平进行分层教学。慢班的学生用最细化的方法,根据教学大纲来学习,而快班的学生就会用更深层次的教学大纲来教授。总体来说,区别不是很大,每个学期三个班的学生都会依据成绩重新进行划分。我们既要让学生进步,同时也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被英国学生对老师抱有怀疑态度

 

  杨军在英国教学的这十几年中,感受最深的并不是中西教学方式的差异,而是英国学生和家长对待老师的态度,和中国大相径庭。英国学生并不像中国学生一样对老师毕恭毕敬,他们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关系,相互学习的关系。虽然我的学生从我这里学习到了自然科学的知识,我同样在他们身上也学到了许多,比如英国文化礼仪,青少年最关心的话题等,甚至学习他们喜欢的流行音乐和歌曲,以打破隔阂,建立信任和友谊。更为亲密和融洽,更像是朋友一样的关系。

 

  杨军观察到,在英国,老师要给学生展示的更多是一种公平的态度。她举例说道:在平时惩罚学生或者是表扬学生时都要站在公正精准的立场上。老师跟学生的关系是建立在学生尊敬老师的前提下,学生尊敬的老师并不是严苛死板的老师,学生只尊敬有威信的老师。

 

  公平二字,让在中国教书多年的杨军感慨颇多,她告诉《留学》,自己刚到英国任教的时候,这种文化差异对她是个冲击。并不是很适应英国师生间的相处模式。她习惯了中国老师的教学模式——无论学生的言行对错,老师的话就是权威。中英教育差异实际上是文化上的差异。给杨军带来了一些障碍,导致她刚开始授课的时候并不能要和学生产生很好的互动,以学生为中心,小组讨论,学生设计研究方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而在英国教课,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和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英国的学生并不像中国的学生好管理,因为他们的思想和意见是被人尊重的。当我如果任何一个老师在课堂上有不公平的举动,学生马上就会提出疑问或者大声抗议,甚至在课堂里公开演讲带头反抗我该老师的意见

 

  谈及此,杨军笑着摇了摇头,我还经常收到学生用投诉信来吓唬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英国教书,我是非常虚心的。但有时我的谦虚和虚心,被误认为是没有自信。文化差异啊,也有许多苦恼。刚开始还真的被唬住了。后来发现这只是学生反抗老师的手段之一。所以我就后来我经常观察其他老师是怎么管理学生。然后才恍然大悟。在英国,当老师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一个过程。不光是我需要这样,所有的英国老师也是如此。

 

  变革教师思维

 

  推行中英结合A-Level教学

 

  杨军此次回到中国,是作为FLE课程与教育首席顾问,给中国一些国际学校的教师进行A-Level课程培训。A-Level课程是英国的高中课程,近些年,国内的一些国际学校以及公立学校国际部都开设了这一课程。经过观察,杨军发现中国的A-Level课程和英国的A-Level课程大相径庭。她觉得,让中国国内的老师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A-Level课程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杨军告诉《留学》记者,其实英国和中国的教育理念是两个极端,英国教育太过于轻松,只注重了趣味性而丧失了教授知识的目的,中国教育只是一味的灌输知识而缺乏对知识的应用和理解。这两个极端的最终结果都是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无用。“BBC纪录片的内容大家也看到了,其实英国爱学习的孩子还是比较能接受中国式的教育方法的,比如节目中有两个小女孩认为中国的老师讲课有调理,归纳知识很清晰,知识调理更加有条理。

 

  杨军认为对于教学生不能一刀切,假如能把中国和英国教育进行优势互补,也许效果大大不同,而一切教学的根本是老师。

 

  她谈到,中国的双语老师在教学时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中国的国际学校的教学方式还是中式的,虽然用英语教课,但是内在的思维方式并没有改变,这让学生无法了解什么是A-Level课程;第二,老师并不能完全用英语授课,甚至百分之七八十的内容都是用中文来讲课,这样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出国后难以适应英语授课模式;第三,老师的备课内容和书本脱节,学生不能学到真正需要掌握的知识。

 

  针对以上几点问题,杨军向《留学》介绍了她的教学小窍门。作为化学老师的杨军,用自己化学授课举例说明自己如何让学生简单的听懂知识。她告诉《留学》记者,这一切的关键都是课堂教学关键词。在给双语老师培训的最后几堂课,我让所有老师都把我当学生,让他们轮番讲课给我听。我就发现所有老师并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比如说溶质solute.,溶剂solvent,溶液solution。三个单词一笔带过,对于老师来说也许很简单的三个词汇,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也许就是新的词汇了,学生如果想弄清楚这些词汇的区别,那时间就全耗在单词上了。所以老师在授课上面要为学生着想,对类似的知识点进行必要的解释。还有很多老师连一些专业词汇发音都不过关,这怎么能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呢?所以老师应该在备课中就要查好单词,为学生如何能快速记住单词展开教学,同时记住如何正确发音让学生能听懂、听明白。

 

  作者:李嘉锋 来源:留学 20169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yingyujiaoyu/5242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