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施
新课程过程中对学生作业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初中学校对学生作业布置遵循的原则,并且根据个人教学实践,指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适度性;可操作性;发展性
在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任何一位教师都体会到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换一套教材,更重要的是在以教材为媒介的基础上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要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应当明确课程是师生共同探究共建新知识的过程。学生作业不管是在传统教学还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都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我校自2002年实施课改,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对学生作业进行了调查思考与探究。
1.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对学生作业现状的调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课改年级的老师都接受了上级不同形式的培训,教育教学观念有了明显的转变,并且观念的转变也影响到了非课改年级。教师对学生作业的布置及学生对作业的反应出现许多新的变化,我对当前形势下教师对学生作业的做法与态度以及学生对作业的反应作了调查与分析。对教师的调查问题及结果如下:(括号内为统计结果)
(1)新课标下,能否意识到对作业布置的内容和数量较以前有较大变化?
能意识到 (87%)没有区别(12.5%)
(2)课标下对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的布置有区别吗?
数量、内容、形式上都有区别 (95%) 没有区别(5%)
(3)新课标下是以巩固所学内容为主还是以培养能力为主?
以巩固所学知识为主 (9.5%) 以培养能力为主(89%)
(4)新课标下在学生交回的家庭作业中有学生父母的批阅吗?
有,简单(23%) 有,较详(9%)没有(68%)
(5)你对非书写形式作业(生活交流、小实验、小制作等)是如何批阅的?
课堂检查了解完成情况(64%) 学习组长检查记录(27%)简单了解(9%)
(6)你对类似“一个生字或单词写10遍”的作业形式是赞同还是反对?
赞同(35%)反对(40%)有些学科应有类似要求(25%)
(7)家访过程中了解过学生在家做作业的情况吗?
了解 (90%)没有了解(10%)
(8)布置作业时体现学生的差异性吗?
经常体现 (40%)偶尔体现(50%)不能体现(9.5%)
(9)作业评价能体现激励性吗?
经常 (87%)偶尔体现(22%)
对学生的调查问题及结果如下:(括号内为统计结果)
(1)老师布置作业的数量如何?
作业量太大(10%) 适中(80%) 作业太少(10%)
(2)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感兴趣吗?
感兴趣(88.5%) 不感兴趣(11%)
(3)机械重复的作业多吗?
有,较多(7%)有,不多(4%)没有(89%)
(4)做家庭作业时遇到困难经常请教父母吗?
经常(23%) 偶尔(7%)不问(70%)
(5)家庭作业是否独立完成?
独立完成(67%) 很难独立完成(25%) 抄同学作业(8%)
当然对教师与学生关于作业情况的调查不够全面,但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1)、在新课标指导下,教师布置作业次数量、内容、形式上较以前有较大变化。wWw.lw881.com
(2)、教师能做到课内作业与家庭作业性结合,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3)、教师布置的灵活性、实验探究性较强的作业缺乏好的检查评价方式。
(4)、作业的布置难以体现差异性,使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难以持久,导致厌学心理。
(5)、学生与父母在学习上交流过少,很容易引起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如缺乏孝心以及尊重父母的感情,对父母的话闻而不听等。
2.新课标下作业布置应遵循的原则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作业布置要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要改变传统作业定位于巩固与检查的垄断功能,而是在巩固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侧重于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作业的布置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2.1适度的原则。
首先体现在量的适度,让学生完成作业不费太长的时间,避免时间过长导致精力分散,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布置作业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题海战术”的做法,做到既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又尽最大可能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其次,体现在难易适度,作业内容应面向绝大部分学生做到优秀生有余力,中等生不费力,后进生尽全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作业。这样学生就不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教学过程中就不会产生两极分化。教师教学过程中布置作业要掌握适度,首先要摸清学情,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其次做到作业内容要有针对性,应对当堂所学内容起到巩固作用,并起到引导培养学生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2.2激发兴趣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学生具备学习的内在动机,学生有了兴趣,自然有了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意识到从各个方面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培养兴趣,但作为学习重要环节的作业,不少教师只把作业看成师生之间交流学习内容、鉴别学生好差的机械手段,忽视了利用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布置要有兴趣性,应当改变传统作业中以文字书写为主的单一形式,注重内容的新颖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例如,作业内容可以是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是同学之间共同完成,或者师生一起完成,或者学生与父母共同完成;作业内容可以是文字书写形式,也可以实践操作或口头表达形式;也可以是同学间布置作业或自己制定作业内容;作业可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做到“不具一格激兴趣”,让学生做完作业有爱不释手的感觉。
2.3作业内容的可操作性原则。
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以文字书写的形式出现,自然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在此提出作业内容的可操作性原则,主要针对有开放性和实验探究性内容的作业,这类作业内容布置时应当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环境条件的限制。例如,化学课布置的煅烧铜丝的家庭小实验,学生回家就可操作完成。如果布置学生回家测量碳酸钠溶入水是否放热的家庭作业,对学生来说就很难完成,尽管厨房中碳酸钠常备,但家庭中很少备有温度计。如果作业内容超出了学生跳起来也达不到的程度,学生不会向前迈出一步,这样的作业内容就会产生消极影响,甚至对学生造成伤害。
2.4作业内容的发展性原则。
传统的作业在一定程度上是应付考试的,注重于文字的机械训练和习题训练,违背了
教书育人是以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宗旨。新课标指导下的作业内容应努力体现作业的发展功能,让学生通过作业的完成过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成功。作业的完成也应是学生发展的方式之一,利用作业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自我反思的时机,作业同样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3.新课标下作业布置的探索与实践
教学过程中不能否认传统作业内容和形式在学生学习成长中的所起的积极作用,在新课标指导下,我在
化学教学过程中对作业的布置作了如下探索与实践:
3.1课堂布置自我设疑作业。
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学生学习化学存有入门难、疑问多的特点,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建立“自我设疑笔记本”,让学生做到及时记录自己的疑问和难点,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讲解、讨论,指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深入探究,挖掘其学习潜能,体验成功探究的快乐,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善思、善疑、善问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了提高。
3.2家庭作业注重实践,贴进学生生活。
化学课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探究学习是重要的学习形式,家庭作业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化学课的家庭作业以学生乐于探究的问题为内容,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兴趣。例如,燃学生回家帮妈妈烧火做饭,探究燃烧的条件;调查身边的环境污染情况写成调查报告;参观苹果园杀灭害虫的操作过程;收集小塑料瓶、玻璃瓶,利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物质,如纯碱、食醋、发粉、铁丝、铜丝、蜡烛等成立自己的小实验室,自己设计一些可行的小实验进行探究,同学之间交流。
综上所述,课改过程中倡导作业布置的最优化应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yingyujiaoyu/53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