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英语教育
生物学科的观察能力是指善于观察生物体和生命现象的细微变化及其本质特点的能力,是指运用感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它是学生认识自然,获取信息必不可少的一种智能活动。中学生具备敏锐、精细的观察力是学好生物学知识必备的良好素质。
观察在生命科学研究上具有重大作用,许多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规律是由生物学家通过观察发现的。荷兰德尔夫特市的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池塘水,发现了微生物世界;英国皇家学会的实验管理员胡克受列文虎克的影响,在显微镜下观察软木切片,发现了细胞;奥地利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观察杂交豌豆后代的性状,发现了遗传规律,创立了遗传学……在生物教材的所有实验中,单纯的观察实验就占一半以上,其它的实验也无不与观察密切相关。因此,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保证。
一、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观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生动的感性认识形式,它往往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并在思维的参与下进行的。观察是分析的基础,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观察时,必须对观察者预先提出一定的目的或任务,拟定一定的计划,按计划仔细地观察,提出问题来寻求某种答案,这样才能保证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中。
例如,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几种动物细胞,教师先利用媒体展示多种动物细胞或同种动物不同部位的细胞,引导学生概括它们在结构上的共性;然后让学生通过制作和观察自己的口腔上皮细胞、绘细胞结构简图并与植物细胞相比较,用显微镜来认识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并区分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通过观察比较,学生明确了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这些结构与植物细胞的相同。不同的是植物细胞有叶绿体、液泡和细胞壁,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没有这几种结构。
二、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1、先整体观察后局部观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全面观察,抓住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样才能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局部观察即细微观察,要求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捕捉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从而发现事物各个侧面的特点。
例如,在学习“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节内容时,我先引导学生看书本,学习理论知识,然后结合练习二的要求,用表解的形式归纳人体的八大系统,要求学生用显微镜由“系统—器官—组织—细胞”依次进行观察,使学生由总到分,对人体的结构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学生印象深刻。
2、循序观察。循序观察是指对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进行观察。例如,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的结构,可以顺着其中一个细胞由外至内的顺序寻找细胞壁、细胞膜(在显微镜下不易看清)、细胞质、细胞核。
3、对比观察。是运用纵横比较进行观察,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对比观察能使学生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异以及从差异中找出共同点或因果关系。
例如,在学习“眼和视觉”时,引导学生把眼球和装有胶卷的照相机在结构上进行比较。
4、重复观察。为了保证观察结果的可靠性,观察的次数要多,否则就难以区分偶然发生和必然规律,也就是巴甫洛夫所说的“观察、观察、再观察”。
例如,在学习“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时,对于人的心脏左右两个“泵”是如何同时协同工作的这个问题,我引导学生看录像,看挂图,反复观察书本中的画图和文字说明进行理解,再辅以讲解,大部分学生才能真正理解。
5、观察要有记录。教师要教会学生对观察现象和结果做认真的记录,并对这些现象和结果,对观察的成败原因进行分析。这对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和科学态度是十分必要的。
三、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上一篇:如何培养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下一篇:创新英语课堂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