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研究生论文
高校研究生教育分类培养是提高高水平人才创新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分析中国高校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十年实践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高校分类培养实践经验,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并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提供有益借鉴。
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提高培养质量,并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一致。随着社会发展与需求的走向变更,我国高校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也相应地由单一的学术研究型向多类型、多层次、多方位的市场应用型转变,因此,对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制度及相应课程设置的改革创新探索成为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与实践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一些知名高校已经开始借鉴欧美经验率先将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引入高校研究生教学管理体系,并作为提高研究生创新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分类培养的必要性
研究生教育采用分类培养模式是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趋势。分类培养体现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符合研究生不同的专业背景、能力构成和自我意愿的需求,因此,培养目标依据学生个体差异来确定,可达到最优的激励效果;分类培养可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多元化,既提供高水平的科技工作者,又保障社会对高水平工程应用创新性人才的需求;分类培养满足了不同专业特色传统的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和自身发展的需求[1—2]。发现与正视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中分类培养模式十年践行过程中产生和存在的问题,研究探索切合实际的分类培养新对策,对我国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更加必要。
二、分类培养模式的概述
培养单位(主要指高校)依据高水平人才成长的自身规律及社会需求,为学生构建的能力、知识、素质结构及其运行方式称为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招生条件、学制时间、课程体系、科学研究、考核及指导教师等诸多要素[3]。目前已有的分类培养模式大体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学术型也可以称为科研型、研究型,应用型则可以称为课程型、技术型、职业型、工程型或企业型。研究生适用哪种培养模式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及能力特长采取分流机制,使学生各尽其才。
目前我国高校多数侧重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此培养模式主要针对有意愿继续从事基础科学理论研究的学生。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以基础知识与理论、基础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法为主,课程设置同时要兼顾综合、交叉与前沿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研究生在确定负责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科研课题,应用储备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方法,实际完成课题的具体工作,解决具有探索性的科学问题,掌握科研工作的全部细节如文献查阅、综述撰写、设计研究方案、具体解决问题及毕业论文的撰写等。在此过程中,研究生的科学态度、科学作风及科学精神得以培养完备。优秀的学术型研究生可采用推免方式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深造[4]。
应用型培养模式是近年正在发展和探索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此种新兴的培养模式主要针对有意从事社会实践与开发的高层次实用研究的学生,以社会职业中对工程管理、工程技术和工程应用人才需求为目标。课程设置及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是以课程的技术实践与应用为导向,强调实践操作、科研活动与基础理论的结合,侧重创新应用、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5]。应用型培养模式要求指导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坚实的应用基础理论,具有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专业技术领域独立工作的能力。应用型学生的导师也可以采取双导师制,由专业导师和工程实践导师共同承担。应用型培养模式的学生是否要求撰写学位论文可视具体实践课题决定。
三、我国高校分类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尽管研究生分类培养的模式正在力图解决人才的供需矛盾,但由于应用型教育培养模式及相应的高校配套教育管理水平等处于不断探索的初级阶段,因此仍然存在专业方向、具体模式操作环节的方法、人才与职业、人才与企业等实际对接的不对称,甚至是脱离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实际的矛盾,继而出现研究生就业率偏低的表象,此类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硕士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的瓶颈。
国内多数高校的应用型培养模式招生比例远低于学术型培养模式,与社会的多元化需求不对称。经较大比例的学术型模式培养的研究生,毕业后从事高等教育、高水平科学研究等学术工作的学生不到10%,90%以上的研究生在面临直接就业时,与应用型研究生相比,表现出明显的劣势[6—7]。
应用型培养具体模式操作环节的方法缺乏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包括课程体系设计上仍沿用、照般原有学术型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只是做细枝末节的修改,不能从实际出发,推陈出新,另辟蹊径;另外,应用型培养模式还表现为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倾向。
研究生招生入学方式均采用统一的考核要求,不能根据学术型和应用型的培养模式分类制定录取标准,对应用型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考察不足[8—9]。另外,不同培养模式学位授予条件的差异划分不清,考核方法雷同,忽视应用型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特别是应用型学生在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时受到学校宏观政策的制约,影响了应用型学生学习和深造的积极性[10]。因此,招生、学位考核等的可行多元化设计势在必行。
分类培养中学生不能更改、调整和选择培养类别,也未按照学生的分类培养将导师分类管理和考评;另外,分类培养中还存在分类培养模式涉及的招生、培养、答辩及学位授予等诸多管理环节与多培养模式本身不匹配。
国内高校研究生分类培养教育及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历史相对较短,现行的分类培养方法在实践中自然会产生诸多问题,因此,它还只是“试验田”。
四、国内外高校分类培养实践经验
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代表在国内率先实施与探索研究生分类培养计划(首批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11,15],如工程技术领军人才的培养;香港高校采用与国内类似的“研究式”和“修课式”的硕士课程。但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分类培养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与美国等世界一流高校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其成功的经验可以为我借鉴和利用,以便完善和提高国内高校的研究生分类培养水平,并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12—13]。
(1)国外应用型培养模式与学术型培养模式的招生比例协调恰当,应用型培养模式招生比例较大。如哈佛大学每年应用型培养模式招生比例大约在55%以上,而学术型培养模式招生比例大约在40%左右。(2)国外应用型培养模式的目标不是独创研究,而是指向知识的直接运用,学生可以不撰写毕业论文。(3)设置至少由三名导师组成的导师组(Thesis Committee)指导学生完成论文。如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导师组由两位本专业老师和一位来自企业或外校专家组成。(4)学术型学生专业课题研究时间比例大,论文要求学术研究的深度;应用型学生侧重工程案例的实际经历和解决能力,论文要求工程应用的适用度。如俄罗斯高校实践课程和职业课程比例较高,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提高。(5)高校研究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及招生细则,高校为企业量身定做应用型优质人才,形成“订单式”培养格局。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与企业融洽合作,获利的企业从实习基地和奖金上给人才培养以有力的保障。(6)注重跨学科课程体系的建立,使学生在从事交叉学科的学术或应用研究中思维广博,触类旁通。如欧洲国家研究生教育的技高一筹[14—16]。
五、国内高校分类培养模式管理新对策
扩大应用型培养模式招生比例,与社会宽需求相对称,按照职业应用型、学术应用型、学术基础研究型递减的比例招收或划分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分类。提高入学门槛,也是减少学术型培养模式学生比例的有效手段。国内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分类培养模式改革中提高了应用型学生的比例,使毕业生的就业率维持在较高水平[17]。
具体模式操作环节的方法不断探索创新,科学、灵活地设计课程体系,增加应用型培养模式的实验、实践性课程的比例,同时,按分类培养的特殊性适当调整必修与选修课程的比例,以“因材施教”的理念引导培养模式的改革,梳理出各学科应用型学生必需的知识体系。
创建多个校内外应用型学生实践培养基地,可以实施双导师制指导学生的生产实践环节,重视应用型学生独立实践工作能力的提高。改善师资队伍构成可以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中锻炼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也可以聘请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副导师讲授工程实践课程,形成对原有师资队伍的有力补充。导师指导方式也可以采用导师组形式提高对学生的指导效果。
通过课程设置、课程考核、学制、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条件等具体要求的差异划分不同培养模式,如要求应用型学生选择完成工程项目设计、实际管理课题或产品、技术开发等作为学位授予条件,甚至是在学生拟就业的企业中完成学位,企业通过解决工程生产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实际应用技能。增强与毕业学生就业趋向相一致的硬件条件;完善两类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参照原有学术型培养模式标准,完善应用型培养模式规格制定、论文开题、答辩等环节,努力提高应用型培养模式质量,区别研究两类教学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法并恰当应用。
在研究生招生入学方式上根据学术型和应用型的培养模式分类制定录取考核标准。不同培养类型可以在学生课程学习期间自由转换,变更培养模式;增加交叉学科选修课程模块的建立,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调整增加研究生自由选课的幅度;搭建学术型学生与应用型学生交流的平台,促进不同类别学生的相互学习。另外,协调好两类师资分类与使用,可以根据导师的专长将其分类,如擅长学术研究的导师负责学术型学生的培养,擅长实践工程应用的导师负责应用型学生的培养。根据学科专业的具体实际情况,分类聘任导师,并在职称评定、导师资格遴选方面重新调整。
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等,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学习国外高校研究企业需求的“订单式”培养,融汇世界一流大学先进的研究生分类培养的办学理念的现代大学制度。
六、展望
研究生分类培养按不同高校的学科特色和历史传统虽无固定模式限制,但其却是研究生教育本然价值的回归。目前国内高校均陆续进行了硕士研究生可能的分类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尝试,目的是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满足社会需求。分类培养模式有利于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高校研究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努力分析、修正和借鉴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管理制度和课程设置的创新思路,发现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满足社会对不同领域的高水平人才、多样性人才的需求,扎实地走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适合国情、适合本校办学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作者:王路 张华 程翠林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yjslw/93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