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研究生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相当的成绩,比如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研究生教育质量逐步提高,研究生教育经验越来越多等。但是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中还存在一些乱象和备受社会垢病、关注的问题。在我国大力提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进行正确的研究生教育决策,加强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管理,推进研究生教育法制建设,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特别是博士生质量,只有这样,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才会大有希望。笔者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中比较受人关注的问题进行分析,反思我国研究生教育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研究生教育乱局之影像
(―)招考过程中的“潜规则”
1.研究生招考过程中的“地方保护主义”。第一、不准异地报考的地方保护主义。《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报考单独考试及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的考生必须到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考场应试。其他考生到本人户口或工作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考场应试。笔者在认真阅读相关说明和咨询一些高校招生考试办公室后,发现有些城市是不允许非本市人口报考的,这些条款客观上限制了一些考生异地考研,是一种“地方保护主义”。第二、很多学校的导师欢迎自己学校的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报考其硕士、博士研究生,对于外校毕业的学生,一般不太欢迎,据说,这一方面是为了解决该校学生就业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本校毕业生熟悉其学风、校风,便于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从而造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
2.研究生复试过程“走过场”,缺乏严谨的程序来保障复试工作的公正、公平、科学、合理、经济、有效。我国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人性化”的东西,面试随意性很大,尽管在复试过程中也有一套考察的内容,但是往往是缺乏透明度的。
(二)研究生培养目标模糊
研究生教育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总体上说,研究生教育是要造就社会精英,培养科技、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端人才。研究生教育目标是为了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但在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实践中,对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定位很模糊,一些高校将学术研究型研究生与非学术型研究生放在一起以一个模式培养造成混乱,如在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学位硕士培养过程中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培养,降低学术性学位研究生的“学术性”等。同时,因为研究生教育目标不清楚,研究生培养没有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与市场需要进行,必然导致毕业研究生就业形势紧张,所学的专业不适合市场需求,形成“专业不对口”的局面。上海市对2010年高校毕业生的一项调查发现:根据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的反馈,博士生和硕士生“专业不对口”的比例分别为33%和29%;而来自具体业务部门的反馈,博士生和硕士生专业不匹配度还要高,分别为38%和31%。
(三)研究生教育本科化
研究生教育本科化,一方面表现为研究生招生的数量增长过快,另一方面是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研究生导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对本科生教学的方法,教学方式本科化,没有更多关注研究生“问题意识”的生成,不太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更好地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以致于研究生在就学阶段学不到什么东西;第二、研究生课程本科化,包括硕士阶段课程内容与本科内容大量重复,在难度上与本科差距不大。课程难度小,同时课程设置门类过大,课程体系结构与本科阶段雷同,不利于研究生兴趣的培养;第三、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研究生评价体系,而采用本科生评价方式。对于研究生的评价主要是看研究生的论文,有些大学以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数量作为研究生毕业的必要条件,没有关注研究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没有形成研究生学术兴趣,也没有形成研究生的终身学习愿景,使得研究生像本科生。总之,“大学教育高中化、研究生本科化,折射出来的是中国整个教育的功利化和浮躁化,而这种功利化和浮躁化的教育只能日益拉大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教育的距离。”
(四)研究生管理存在漏洞
研究生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问题,这里就其中比较凸显的两个问题进行探讨。第一、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不严。以大学为例,研究生教育培养和管理层级一般是研究生院(研究生处)一学院一导师,二级管理或者三级管理,但一些高校由于研究生院和学院研究生办公室之间的职责界定不清、沟通存在问题,常对研究生的学习管理缺位,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松懈,对研究生是否去教室上课,是否在学校,是否在搞科研没有监管,更无人对研究生的心理动态予以关心,以致于有事情找研究生时,竟然不知道人在哪里。近年,国内高校出现硕士生自杀、博士生自杀的情况,一方面是由于研究生自身原因,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研究生教育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第二、毕业论文审核和答辩不严。论文审核过程中,有些导师把关不严,导致一些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蒙混过关,而且一般是导师通过,研究生的论文就通过。即使有论文“盲审”,一方面,由于评审导师碍于面子不好得罪人,一般都会“YES”,不说“NO”,另一方面由于在论文评审导师心里已形成一种定势:研究生论文也就这样,从而不自觉放松要求。
(五)学术近亲繁殖严重
学术近亲繁殖严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很多高校在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喜欢招收自己学校毕业的大学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另一方面在学生毕业留校时喜欢让自己的学生留下来工作。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本科一硕士一博士一留校任教”一体化链条恶性循环,对有外校学术背景和学历背景的学生和教师采取排挤的态度。一项调查显示,部分高校现任正副教授中,在本校取得最高学历的人已超过54%,而且硕士生源中超过四成为本校生源。”对于学术近亲繁殖和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批评和研究成果已经有很多,学术近亲繁殖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个障碍。一些高校已开始重视学术近亲繁殖的弊端,因为学术的“近亲繁殖”看似是一个微观层面的现象和问题,但它实际上对于整个学术体制运行的意义非同寻常。在目前条件下,它甚至有可能成为撬动我国高校用人制度、学术体制变革、学术劳动力市场乃至整个学术界环境改造最为有效、且最具可操作性的一个“支点”。
(六)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足
研究生的主要能力体现在“研究”二字,要关注学术前沿研究,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普遍存在研究生学术创新精神的缺失。研究生创新能力较差,在国际上的影响较低,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大概也正因为此,才有了“钱学森之问”。据相关调查发现,导师和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对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总体评价为一般,只有9%和38%的导师认为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优”和“良”,总计仅为47%,但是评价为“一般”和“差”的比例总计高达53%。而对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评价,30%的导师和31%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认为其创新能力为“一般”甚至是‘‘差”[6]
(七)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异化
对于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理念已被颠覆和抛弃,师生关系走向更加复杂甚至被异化的地步,根据“我国高校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现状调查”(如表1),有3.6%研究生认为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是雇佣关系,导师成为“老板”学生沦为“学术民工,,,导师一味将学生视为廉价的劳动力,对学生进行“剥削”,即给学生一点生活补助,让学生给自己做课题或者到导师所在的公司、企业进行研究或者实践工作,但是科研成果是导师的,赚的钱都是导师的,学生沦为“学术民工”。
另一方面,还有导师对研究生的精神与肉体进行侮辱,最典型的案例是中山大学的艾老师对学生的伤害。2008年1月上旬,天涯社区转载了题为“中山大学微生物专业艾云灿教授:请您不要再害人了好吗?的帖子,公开艾教授打骂、报复、刁难学生的事件。此举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中山大学1月5曰公布调查结果,称“帖中所描述的情况有一定根据,但也有部分内容与事实有出入。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引以为鉴,在严格治学的同时,要更加善待学生”,并表示艾教授已向学生道歉。如此导师对学生进行“剥削”和“侮辱”的事件时常见诸于媒体,以致于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产生异化。
(八)师生比过低
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扩招,研究生人数逐渐增加,以致于导师带的研究生数量过多,生师比较高,从而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这个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并备受批评。根据有关方面统计,硕士层次,导师带9人以下的占78%,带10?19人的占19%,还有3%带20人以上。博士层次,77%的导师带5人以下,19%的导师带6?10名博士生,4%的导师同时指导着的博士生超过11名。从国际比较来看,世界前500位的著名大学师均指导研究生为5.7人,其中高等教育发达的美洲地区师均为5.4人,欧洲地区为5.8人,高等教育相对不发达的亚太地区最高,为6.1人。
(九)区域经济发展与研究生教育布局欠合理
根据相关统计与调查,不难发现,我国区域经济
发展与研究生教育不成正比,形成了一个“悖论”,即经济发达的地区研究生教育赶不上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如图1与图2,我们不难发现经济发达的华南地区2002年占全国GDP的17%,而研究生的在校人数所占比例只是7%,而华北地区的GDP只占全国的13%,而研究生的在校人数所占比例却是26%,研究生教育向华北地区集中,根据网大2004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前98名高校中,在北京
的就有22所。可见,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区域布局上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从国际上看,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基本上都呈现出正相关性,以日本为例(见图3与图4),其各个地区的GDP比例与研究生教育布局具有明显的一致性。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研究生教育布局不匹配,导致人才的区域分布不合理,一方面,使得华南等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人才短缺,以致成为发展“瓶颈”问题。另一方面,导致华北等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研究生人才相对“过剩”,造成毕业研究生就业压力过大。
二、研究生教育治理策略
(一)重新定位研究生教育目标
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我们对研究生教育目标需要有个正确的定位。不容置疑,我国现已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存的学位授予体系,也形成了以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为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一方面培养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学术型人才,另一方面培养注重应用的实用人才。目前,硕士层次专业学位已有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等39种,博士层次专业学位有教育博士、工程博士、兽医博士、临床医学博士和口腔医学博士共5种,学士层次专业学位有建筑学学士1种,而且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招生比例在逐步增加。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我国博士毕业后的就业领域在1996年时为77.7%的人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而到2006年仅为46%,呈逐年下降趋势。该比例的下降说明有更多博士进入了其他领域就业,这与学术型博士培养目标有所偏离,因此,需要考虑不同类型博士培养目标的差异。不能搞“一刀切”的做法,一味地培养学术型研究生,而要注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按照各自的目标定位、培养方法、课程设置、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分类培养,实现“硕士生培养的资源要向为攻读博士做准备的学生倾斜,同时完善以就业为目标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二)促进研究生导师的职业专业化
自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6年认定“教师职业理应是一种专业化”开始,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就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推进。我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重视教师专业化研究与实践,在当前教师专业化的背景下,导师作为研究生的指导老师,也需要逐渐专业化,掌握专业化知识和专业化技能,形成专业化理念及专业化结构,包括教育信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专业态度与动机、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笔者认为,导师专业化不仅是在学科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上具有专业化,更加重要的是导师需要专业化的信念,具有教育服务的理念。而且导师需要认识到“指导研究生是一件让人十分有成就感的事情。”[11]即导师需要树立带研究生是-种教育事业的信念,这样才能更好去帮助研究生适应研究的角色,引导研究生合理设计与规划研究课题,指导研究生撰写文献综述和进行数据收集,激发研究生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让研究生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帮助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获取学位,从而让研究生获得必要的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他们实现全面的人格发展,而不是将学生当成廉价的劳动力和学术民工。
(三)加快关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法律的制定
我们都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是规范研究生教育的一种重要保障,“依法治教”是进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前提。当前对研究生教育进行管理主要是依据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以及在198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1981年颁布的关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行政法规需要修改、完善。而《高等教育法》中关于研究生教育的只有“第十六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和“第二十二条”等四个条款简单地对研究生教育进行了概括和规定,缺乏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更加明确和详尽的法律规定,从而“对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形成了制度上的制约。”[12]因此,在当前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促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需要加快关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法律的制定。第一、可以修正《高等教育法》,对关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法律条款进行补充。第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进行修正,完善有关研究生教育的条款。第三、还可以专门制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法》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进行法律规定。通过研究生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合法化和规范化。
(四)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
当今时代,教育国际化已经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在教育国际化发展前提下,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也是研究生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课题。1983年12月12曰,教育部副部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秘书长黄辛白率中国教育代表团出席在曼谷召开的《亚洲和太平洋承认高等教育学历、文凭与学位的地区共约》国际会议,黄辛白代表中国政府在该公约上签字,“自此以后,我国开始加强学位制度的国际化。”相比美国、英国、德国等世界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历史还比较短,且呈现出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慢、发展路途还很长等特点,要实现“教师国际化、学生国际化、教学内容国际化、实习场所国际化、学位制度国际化和研究生教育观念国际化。”等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目标要求,做到既“走出去”又“引进来’’,我国研究生教育需要不断推进国际化进程,为不断融入研究生教育国际轨道作准备,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研究生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以培养更多优秀的达到国际水准的研究生。
(五)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1.坚持“稳步推进、合理布局”的原则发展研究生教育。教育受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的制约,我们必须遵循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适度控制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针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布局不合理的现实,加快改革的步伐,促进研究生教育布局的合理性。
2.优化高校教师学缘结构和生源结构,改变和减少学术的“近亲繁殖”。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增加学术交往和交流,增加研究生生源的流动性和漂移性,使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研究生有机会共同学习,开展合作、交流与沟通,形成学术争论与创新。在改善教师学缘结构方面,我国高校已在积极采取措施,如很多在京高校已开始按“三三四”的比例聘用新教师,即30%来自本校毕业生,30%来自外校,40%来自海外。
3.注重研究生教育质量,特别是博士生教育质量。当前急需提高博士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关注博士生的论文被引用率和国际影响力,培养创新性人才。要在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更好更快地发展研究生教育。
(六)深化研究生教育管理改革
1.明确研究教育管理的目的。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不管,要通过研究生教育管理来实现让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目标。
2.坚持研究生教育管理原则:第一、柔性管理。第二、科学管理。第三、效率管理。第四、透明化管理。同时,要尽可能做到整体优化与自我管理结合、组织结构与高效性统一、行政领导与民主参与相结合,导向性与学术性相协调,绩效评价与激励相结合。
3.实现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是指需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对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的要素进行信息化运作的过程。教育信息化时代,研究生管理信息化也是必然的。因此,在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要运用网络等信息化手段对研究生、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等人员进行信息化管理,以拓宽研究生与导师、研究生与研究生管理机构、研究生与研究生之间、导师与导师之间、研究生与外界间的交流与沟通渠道,形成开放式管理,一方面可促进研究生自由学习,创新性地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可提高研究生管理的效率。
4.改革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创造条件让导师参与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让研究生参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决策,实现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导师、研究生本人共同参与的全方位管理。
(七)加快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应该是一个数量、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过程,不仅关注研究生的招生数量,更要注重研究生毕业时的质量和研究生为社会与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为了更好地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需要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树立正确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以多元化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来构建分层次的多元的评估体系,如针对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差异性,我们需要区别对待,以便满足不同研究生个体发展需求,同时还要树立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发展观,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去寻找动态的、发展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而不是以终结性的评估指标来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此外,还可以建立绩效拨款制度,鼓励研究生教育质量高的研究生教育机构获得更多的经费,以激励他们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在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主体中,成立专门针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估机构,培养教育评估人才以便加强研究生教育机构自身的内部评估,同时,发展研究生教育评估的中介机构,“直接由行政管理逐步转变为运用立法、拨款和其他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还需要加强电视、报纸、网络等社会媒体和社会人士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社会监督。当然,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机构也需要加强自身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部评估。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分为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教风及学风;导师队伍;研究生培养;研究生培养环境;社会评价。二级指标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落实与工作措施、教风及学风;导师梯队建设、导师的学术影响力、科学研究;研究生基本情况、研究生培养条件;学位论文;物质条件、管理工作;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状况、工作能力及社会评价。三级指标包括:组织机构、工作措施;学校学术氛围、导师教书育人、研究生学习气氛;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位结构、导师后备力量、导师知名度、导师学术活动、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生源质量、研究生获奖情况、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教材建设、论文选题及科研支持、论文水平;经费保障、图书信息、教学科研设备、研究生学习生活条件、组织领导与管理、规章制度及执行情况、学位管理;供求状况、专业对口情况等。在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过程中,从研究生教育质量理念的形成,到具体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建设,再到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指标的设定以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结果对社会的公布与信息反馈等,都需要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合法化、信息化,既尊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规律,又符合市场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既彰显研究生发展的个性化需要,又符合研究生教育整体发展需要,既要体现本土化,又要实现国际化。
总之,在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产生了一些矛盾,也出现了一些乱象,这些问题迫在眉睫,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加以切实解决,在我国实现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如果自身内部问题都解决不好,还能拿什么去参与国际竞争?我们只有面对现实,鼓起勇气,改革创新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才能实现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王中华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yjslw/94034.html